一张卡见证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2020-12-08 06:45何瑞棠
传媒评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办卡外商外籍

文_何瑞棠

2019年度浙江新闻奖评选日前揭晓。金华广播电视总台选送的《义乌发放外籍商友卡 20万外商享受市民待遇》(以下简称《卡》)忝列电视消息一等奖。这是评委们对该消息的肯定,更是对采编人员的肯定。《卡》时长2分40秒,连主播导语出镜约55个镜头,平均不到3秒一个,其中还有各方同期声7段。短短160秒,透过一张小小的卡片——外籍商友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一宏大的主题。

一、由表及里,发掘主题追求更深一分

2019年12月24日上午,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杭州举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媒体人都重视“独家新闻”,独自拥有,别无所求。《条例》的颁布实施显然不是独家,那么《条例》里是否有“货”呢?一个画面在记者脑海中不时闪现。这就是大家在新闻中都能看到、却被轻轻带过的“让外商办事‘一卡通’、做生意‘一卡通’”中的“卡”—— 外籍商友卡。

近些年来,国际社会时不时地冒出质疑中国改革开放的杂音,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起起伏伏,让这些别有用心的杂音有了更大的市场。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

常言道,窥一斑而知全豹。2016年7月,义乌在全国首创设立发放外籍商友卡,在义乌居住半年以上的外商可申领纸质卡,临时来义外商可申领电子卡。小小的卡片具备身份主体、市场采购、显卡交易、护照功能以及与市民同等的乘公交、租车、图书借阅、小额存储、支付等十多项功能。而且,根据外商和市场需求,外籍商友卡每年更新、拓宽应用领域。外籍商友卡相当于外籍人士的义乌“市民卡”。当然,外籍商友卡的发行是新闻,但却不足以承担好新闻的重任。因为“好不好”不是自说自话的一家之言,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发布会上,当记者听到“外籍商友卡发放逾20万张”时,一个个画面扑面而来,瞬间找到了表现主题的最佳切入点和载体——这就是从发布会到义乌市场,用这张“卡”去扫除一些人对中国坚持开放持怀疑态度的“卡”。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它可以沉淀人们的浮躁,消除人们的疑虑。从发行至2019年12月,三年五个月,商友卡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历经了20余万外商的检验。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卡》透过这张卡,有力地回击了国际上的各种杂音,很好地彰显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自信。

二、机不可失,确保播发更快一步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资讯满天飞的时代,好新闻不仅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还必须要在播发上快人一步,抢得头筹。“外籍商友卡发放逾20万张”。消息的由头在杭州新闻发布会上,成就这条消息的其他素材必须回到义乌采集。外商是该消息中最不可缺的元素。从杭州赶到义乌去采访,从常理上讲,寻找采访对象、与采访对象沟通都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但毕竟商友卡在三年五个月的时间里已发放了20多万张,粗略估算,平均每天发放近200张。因此,在工作日要拍到申办商友卡的外商应该不难,当时又逢岁末迎新,要拍到通过商友卡进行交易的双方也不难。凡事预则立。在发布会现场,记者迅速与有关各方联系、沟通,做好各项预案,同时也搭好消息的框架结构。

果然,记者赶到义乌市对外贸易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时,就有不少外商在申请办卡。记者全程记录下初次到义乌的伊拉克商人阿迈德的办卡过程。阿迈德没想到,自己仅用5分钟就能将卡办好。但记者并没有在办卡速度上去做文章,而是在同期声选取时,选择了更有实质意义的“非常高兴,我能在这里领到这张卡,我可以去银行开账户了”这样一句话。

必须要强调的是,同期声的运用在精不在多。在创作时,一些带有较重情感化的同期声会在特定场景中产生“共情”,看似严谨而密不透风,却悄悄地将创作者的思路带偏,冲淡主题表现。

外籍商友卡的故事在阿迈德这里仅仅是个开始,外商办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融入义乌,更方便地进行商贸活动。那么,接下来,也门客商贺丹凭借良好的信用评价,快速下了8万元的饰品订单后,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通过查看商友卡表示“我们就可以(与贺丹)安心合作”,贺丹说“感觉我们在义乌,跟义乌人没有什么区别”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发布会到首次领卡的外商,再到外商通过查卡交易成功,一个关于外籍商友卡的故事至此形成了闭环,在与时间的赛跑中,记者跑出了加速度,保证了消息的及时制作完成、审核播发。对媒体人而言,何尝不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三、表达求优,力争效果更好一些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表现的形式、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关键看效果。时下站在风口上的短视频轻便、快捷,但更偏单一主题、娱乐化的属性,似乎难堪此题大任;图文、海报形式活泼,但平面化,缺了点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电视消息画面感更强,承载重大内容更具权威性、公信力,叙述故事更有利于起承转合、层层推进。

《卡》的由头来自一个相对静止的场景,而消息的形成则要跨越两地两个不同的场域。无人机拍摄使得表达时空的跨越更加顺畅,从杭州发布会现场到义乌,航拍镜头如穿越时空隧道,将两地衔接在一起,没有丝毫违和感。介绍“小小的卡片具备身份主体、市场采购、显卡交易、护照功能以及与市民同等的乘公交、租车、图书借阅、小额存储、支付等十多项待遇”,采用动态图表,一目了然,丰富了新闻的画面,使得新闻不单一、呆板。精选的同期声不仅精准传达了主题思想,而且张弛之间,起到了调节全片节奏的功效。

《卡》百分之九十多的镜头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仅采访的外商就选取了来自伊拉克、也门、哥伦比亚三个国家的国外友人,而不是仅采访一名外商,这些细节似的镜头,向世人传递,数十万在义乌生活、经商的外籍人士已成为义乌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见证者、获益者,他们和所有中国人一样,也是中国开放政策红利的共享者。

至此,《卡》实现了从视觉上的认知到主题的呈现,并最终达到了有效传播主题的目的——“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

四、思而后得,追求业务更上层楼

有句老话“新闻是遗憾的艺术”,回顾《卡》的采访制作过程,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感受和媒体同行分享。

1、类似这样的新闻,如果前期案头工作准备不充分,记者通常容易预判失误,体现在片中就会显得消息报道逻辑混乱。

2、发布会现场录制得不完整,错失了“外籍商友卡发放已过20万张”的权威声音。作为记者(摄像)要有好的习惯,现场同期声能录尽量录完整,特别是新闻发布会的同期声更应如此。

3、要会培养选题。如在发放外籍商友卡时就有意寻找首个办卡人和重要持卡人进行跟踪,不断完善对商友卡价值的认知。而这些未能实现的,只能留下遗憾,当然,也可成为未来进步的垫脚石,力争更上层楼。

(《义乌发放外籍商友卡 20万外商享受市民待遇》获2019年度浙江新闻奖电视消息一等奖)

猜你喜欢
办卡外商外籍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上万外籍儿童没在日本就学
办卡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减重奖励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办卡也分三六九
无力反驳
谁是冒牌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