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党报新媒体小编要有这些看家功夫

2020-12-08 06:45文_周
传媒评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党报温州融合

文_周 弧

十年前,我们还处于3G时代,那时候媒体融合尚处于摸索阶段,很多人还在迟疑质疑。然而十年后,我们已进入了5G时代,早已经不是该不该融合,要不要融合的问题,而是如何融合得更好的问题。当前,媒体融合已进入全新阶段,对于融媒报道,作为地方党报新媒体编辑,我们有一些思考,并付诸实践。

媒体融合要围绕中心工作,运用新媒体做好传播

权威的信息渠道,规范的采编流程,这是地方党报的一大优势。在面对全市性重点工作、重大会议、重要活动时,如何将高大上的题材转换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2019年是大事多要事多的一年,面对这些中心工作、重大活动等,我们不再停留在推送传统稿件的操作层面,而是提前介入,主动策划,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做好宣传。

例如,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温州召开。以往的科技报道,存在术语过多、深奥难懂的问题,为了让科技新闻更好懂,我们搜集整理了大量历史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细数温州“科技简史”。《温州人,原来你“脑洞”这么大》一篇文章不仅让网友彻底了解温州科技发展,更让网友开始关注到这场科技盛会。闭幕后,诺贝尔奖得主、海内外院士专家、著名青年科学家代表等纷纷对温州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将这些语录和武侠小说中的招式结合,推出一篇《青年,看你骨骼惊奇,这本“青科诀”传你》,让这些名人话语读起来更有趣味性。我们策划的这些新媒体稿件,在赢得点击量、提升传播力的同时,更是赢得了点赞数、提高了认可度。

再比如,温州日报策划了一场“壮丽70年·瓯越新时代——温州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图片展”,地点位于温州大剧院西广场。如何在网上给活动做好预热,我们最终决定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展览举办前举行有奖问答活动,让大家猜答案,答对者奖励话费。我们连续三天推出《温州街头,他们在庆祝什么?》《告诉我,这是温州哪儿?》《首架从温州机场起飞的航班是飞向哪里?》,点击量达三万,参与互动答题的网友高达八百余人,给线下的照片展做了非常好的人气铺垫。

第二阶段展览举办期间,我们利用图片展的素材推出一档《70年时光留影·看温州奋进》图片专题报道。图片展照片繁多,选用哪些照片最能体现温州的沧桑巨变呢?我们最后选择从普通老百姓每天最关心的衣、食、住、行着手。果然,每条推文都收获不错的点击量,而且后台网友留言都表示深有感触。

媒体融合要结合党报特质,处处弘扬社会正能量

作为党报,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就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蕴藏于基层百姓中的正能量,更能打动人心。我们需要在新闻事件中,及时挖掘出正能量,弘扬好正能量。

2019年5月22日上午,322国道文成县大峃镇龙川段的高架上,上演了一段惊险刺激的“速度与激情”。文成县西坑镇的青年刘文忠先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跳上一辆重型挂车的驾驶室,利索地用脚踩下脚刹后,又马上拉住手刹,终于在车子滑行近200米后,将这辆重型挂车缓缓停靠在中林大桥的另一头。

在事件发生后,记者赶赴现场,并第一时间发回了报道。我们接到素材后,及时发布抖音,并在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但当天晚上,我们思考还有没有更多内容可以继续挖掘,可以更好地告诉网友“没有披风的‘超人’,强在哪?”。有编辑提了这么一个问题:“50吨重的挂车如果没有及时刹住车,会怎么样?”于是我们打算从物理角度来分析,由于自身知识存储不足,就采访了一位物理老师,让他帮我们分析计算,最终得出答案,如果没有刹住车,会造成650000牛顿破坏力的数据。这股力到底有多强?一般人没有概念,我们找来一个模拟动画,模拟动画里展现一辆重型坦克下落碾压汽车的情形,所产生的力和650000牛顿相当。

“奔跑哥刘文忠”事件最终通过通讯、系列评论、小视频及H5作品等全媒体进行呈现。新闻报道登上“学习强国”主频道后,点击量很快突破300万次,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国家级媒体的官微都对刘文忠的壮举进行了推送报道。

再比如,因超强台风“利奇马”的影响,山洪爆发,永嘉山早村村干部徐文海不顾个人安危救出了6名村民,并帮助100多名村民安全转移,却来不及救出自己的母亲。如此感人事迹,但已经没有新闻现场,也没有人录制下当时现场视频或拍下照片,我们最后只能通过人物的剪影以及矢量图来呈现当时的场景,告诉你“200米,一名共产党员能做什么?”

媒体融合要团队协同作战,借力打力以形成合力

新媒体部室不能单打独斗,要传统采编部室紧密融合,借力打力,发挥1+1大于2的效果。

2019年,温报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联合温州日报党报热线,共同策划了“英雄家书”系列报道,热线记者负责采写报道以及线下推广,融媒体新闻中心负责视频拍摄及后期制作,全国推送,双方形成合力。

在内容的制作上,我们讲究精耕细作。开篇报道烈士刘英家书,制作了近50个红军战士的形象剪影,反映冲锋、战斗、会师、会议等场景,运用多种特效,还原刘英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行3年游击战争时的场景。富有雕塑感的剪影,配上紧张的音乐和枪炮等音效,让人瞬间如置身战斗现场。整个视频呈现老照片近30张,同时,运用照片抠图、多层铺放、3D呈现的形式,将老照片中的刘英和夫人形象立体呈现出来。

6组烈士家书故事,刊登各类动态报道50多篇,我们的多个平台总共收获网络综合点击量近500万。而浙江省网宣办对每一篇报道进行全网推送,开篇《家书里的刘英》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让温州的英雄人物家喻户晓。全市10余所大中小学校以报道为蓝本开展特殊思政课教育,参与人次超千人。

此外,我们还联合温州日报教育全媒体部举办了“高考揭榜夜”直播。去年6月22日晚上,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激动难眠的夜晚,对于我们也是值得纪念的一夜。我们邀请了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郑小侠担纲直播的主持,市考试院原书记、院长,拥有30多年高考志愿填报经验的专家徐坚力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同时,还有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温州商学院等四所在温高校招生办相关负责人到场,与考生和家长在线交流探讨。

本来我们还很担心,直播的效果到底如何,是否会出现无人互动的情况。结果开始查分后不到半小时,直播间就涌入了5万多名学生和家长,截止到当天24点,温州日报微信平台及温州新闻APP数据显示,近25万人次在线收看,评论也不计其数,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选取部分进行解答。本次“高考揭榜夜”直播,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也刷新了温州日报直播新热度,为我们的直播探索出“新闻+服务+互动+新媒体”的模式。

媒体融合要走到现场一线,深度挖掘多角度呈现

如果没有深入基层实际挖掘,只当新闻“搬运工”,很难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报道。虽然作为新媒体部门,在人员配置上,团队主要是以编辑为主,但并不意味着放弃采访,我们也主动出击,到一线去。

我们的采访一开始就是全方位出动,上山下海,一档《奋进温州“路”——“大干交通,干大交通”一线报告》系列报道贯穿全年。以往纸媒的报道,只能通过文字来呈现,很多场景都只能由读者自行进行想象。而如今,这一问题不再存在。我们以短视频的方式,融合大量航拍、动画等元素,直击温州重大交通项目现场,感受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干劲,很有临场感。《奋进温州“路”》第二期,龙丽温高速公路文泰段工程,我们的视频中采用了3D建模动画,完整模拟了南浦溪特大桥首节钢管拱肋开吊的具体过程,相比文字,通俗易懂,很好展现了该工程施工难度大的特点。片中还有一段工程路线图的3D绘制,简单明了,让网友立刻明白这段工程开通后,将给哪些地方带来便利。

风雨逆行,初心如磐,我们走出办公室,也做逆行者。2019年8月,我们推出的《风雨逆行,初心如磐——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人物纪实系列报道,通过大量的视频和图片,还原抗灾现场。其中,第二期《“背也要把她背出去!”风雨中15.3公里的接力,只为让小生命平安降生》,我们不仅找到原视频原音,还通过重走泥泞的山路还原了当时的救援场景。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下,传播的内容、渠道和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新变化对地方党报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媒体融合的生力军,我们更应该主动求变。首先,不能仅仅停留在流程的再造,而是要转变话语体系;其次,媒体岗位不再像过去一样各司其职,编辑、文字记者、摄影记者不会再有很清晰的区分,作为编辑,也要向全媒体编辑转型;第三,未来,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升新闻采编的深度和广度,这是留给我们的思考和作业。

猜你喜欢
党报温州融合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温州,诗意的黄昏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手工艺·温州发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