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立场的作文课堂指导

2020-12-08 02:14王小翠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立场作文妈妈

王小翠

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作文课堂指导这一项内容。而想要有高质量的作文课堂指导效果,语文教师需要首先做到如下两点:

1.要制定一个长期的作文教学目标

很多教师的作文课堂只是临时起意,毫无章法,漫无目的;还有一些教师是随着中高考的步伐不断进行改变性教学,背诵范文成了作文教学的手段,教师则是完成写作技巧指导的工作……因此,語文教师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作文教学目标,制定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作文学习的目标,这是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2.要创设学生学习作文的良好生态

想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课堂指导只能起到一部分作用,更需要学生坚持练习表达,持续不断地积累。而练习离不开良好的习惯,更需要一些坚持不懈的做法。例如,“读”便是其中一个解决难题的有效方法。需要形成一套贯彻始终的多读方法,来形成别具一格的习惯,以此将“读”的作用和意义发挥出来。“写”是解决作文教学的另一扇窗,与“读”一样需要自成一体,并坚持不懈,这样的“写”才是有生成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写作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有了以上的铺垫性方法,才能不断提升作文课堂指导的效果。笔者认为,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若想提升作文课堂指导的效果,还需有以下的思考:

一、尊重学生立场,思考指导内容和指导的“度”

在大多数作文课堂指导中,通常会有以下现象:

1.“繁花似锦”式的内容布置

笔者曾听过很多关于作文教学的课堂,很多教师会开设“如何让文采纷飞”之类的课堂,讲授的内容也是有关“文采”的一系列内容,比如“优美的字体”“丰富的修辞”“繁多的角度”“适当的引用”“多样的表达”……这样花团锦簇般的课堂让学生围着教师的思路团团转,但收获甚微。怎么看也不像一节作文指导课,而像是某位专家的讲座。一节课设置多少内容,当然是必须站在学生立场去思考,而不是用自我的思维去思考。

语文教师需要经常扪心自问:我这节课学生吸收了多少?指导课堂不仅仅是完成教师预设内容,更应该是将解决学生的写作问题落实到实处。而堆砌过多的教学内容,无疑是带着学生走马观花,定是不会有所生成的。因此,语文教师不需要满园春色的课堂,需要的是将学生写作中的某个问题适时处理,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2.门槛过高的作文要求

很多教师在设定作文要求时,往往会要求有具体的内容呈现,突出的中心思想,鲜明的主题,清晰的思路,生动的语言……这样高层次的要求在高考评分标准中也是较高的。语文教师却将它作为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任何学段如此,优困生亦是如此。笔者想问:如此高标准的要求适合初中生吗?有几位学生达到过呢?

语文教师需要经常扪心自问:我所确定的指导内容是学生们需要的吗?是从学生现实作文实际出发的吗?是学生当前作文中的“荆棘”吗?现阶段学生作文写作中的难题已不再是大方向上的把握及一般写作方法的运用,大多数时候是在于作文认知发展中的闭塞。比如,为什么要通过多件事情的叙述来刻画一个人物形象?文章中为什么需要适宜的议论?写作的时候为什么需要采用修辞?从认知上改变学生才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所在。

二、尊重学生立场,指引学生审视自己的写作对象

通常,初中生作文的最大问题在于虚假空洞,究其根本,在于他们对于自己的写作对象不加以审视,模糊不清。它们有些是向壁虚构,有些是照本宣科,有些是词不达意。这时便要求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立场出发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写作对象进行多番审视。

所谓审视写作对象,就是学生对作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进行感悟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作文中的对象面对面,对其形象作深刻观察,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场景,对其画面作深度观察,从而感受画面的美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斟酌自己的观点,对其反复推敲,从而形成恰如其分的表达思路……因此,真正成功的作文指导不是教授方法,也不是提要求,而是引导学生分析和感悟,这才是教师正确指导之路。

下面,笔者讲述一下自己的一次作文指导教学:

这节作文课的内容是“妈妈”,当我导入课堂的时候没有说,而是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假如你的妈妈丢了,你可以写一则寻人启事吗?接着,我将样本发给学生,学生们仿照撰写,不过,个人情况必须属实。

当然,每个同学都知道妈妈的名字和性别。不过,年龄就不一定了。有同学说,我妈妈应该是40岁吧。有同学说,我妈好像从来没说过年纪。还有同学说,我今年15岁,那我妈妈应该有40岁了吧。结果,偌大的一个班级,居然没几个人知道自己妈妈几岁。

下面就到了正题了,要写丢失人的相貌体征。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都在刻意地回忆自己妈妈的模样。尽管每天都会见到,但妈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脸上有痣吗?不确定。哪里有疤吗?一点都没关注过呢!腰板有弯曲吗?应该弯曲了,完成繁重的家务肯定是直不起来了。结果,大部分同学的妈妈都一个模样。即使是绞尽脑汁写出了几点,结果还不能确定是不是。

笔者便笑着说道:“那请大家再将妈妈具体的衣着写出来。若是妈妈真的丢了,今天的穿着是很重要的线索。”然而,尽管很多同学都是妈妈送来学校的,但是依旧无法回忆起妈妈衣服的颜色,更不要说款式了,压根就没有注意,应该说从未注意过。显然,这则寻人启事是写不下去了。我便切入正题,要求学生回家认真观察妈妈半小时,并思考:你的妈妈为你做了什么?而你有什么想法呢?将感受写下来,文题不限。

可以想象,这篇作文写下来或许没有美轮美奂的表达,但一定是真情的流露。而在这样真实的接触、用心地感受下,一定会写出最真实而又独一无二的妈妈。而这样的一次写作经历,我相信孩子们也会更加疼爱妈妈。

三、尊重学生立场,帮助学生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一些语文教师会总结出一些作文捷径并传授给学生,而这些捷径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我认为也仅仅就是一些套路罢了。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立场,帮助学生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而这些规律包含着写作的方式方法、认知情感和一些公理性描述。

比如我这篇作文是为谁而写?又是写给谁看的呢?也就是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的读者意识。通常,教师是学生的唯一读者,而学生也只是为了教师所打分数在写作。事实上,学生在写作时,内心深处必须有一个读者。写作记叙文时,那些对于叙述故事感兴趣的对象就是你的读者,而你必须要想尽办法让你的读者了解你的故事,感悟你的人物;写作风景类时,那些爱景叹景的人就是你的读者,而你必须竭尽所能让其被你的美景所吸引;写作说明文时,那些对此感兴趣的人就是你的读者,你必须让你的读者清楚了解你的说明对象;写作说理文时,你必须让你的读者对你所持的观点有所了解,并认同它。

学生读者意识的形成就是写作进步了一大步。慎重选择写作内容,将写作过程梳理清楚,这样的作文指导才是成功的,学生们的作文才是真实的。

四、尊重学生的立场,思考并实现所有学生共同提高

一堂真正意义上成功的作文指导课,应该是班级所有学生皆有感悟,皆有进步。尽管这种进步有着差异性,但也是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这便是“实现所有学生共同提高”。

目前很多教师推崇“提升式”作文训练,具体过程是这样的:教师从中等生作文中选取一段文字,引导学生从中分析问题所在,并寻求方法来“提升”,然后全班通力合作将这段文字完美提升。最后教师安排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做类似的“提升”。这种训练有一定积极意义,但究其根本,缺陷在于:语文教师认为所选的例子具有代表性。不过,学困生却是望尘莫及,而优等生又是嗤之以鼻的态度,这样不顾学情,安排全班一起提升显然是不妥当的。这时便可采用“分类指导”式教学。这样可以针对不同学生个体制定不同方案,将每个学生的状态都看在眼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实现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作者通联:江苏昆山市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

猜你喜欢
立场作文妈妈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