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杂色烟叶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2020-12-09 15:31胡东华冯江飞黄克久梁颖涛
新农民 2020年3期
关键词:烟叶烤烟病害

胡东华,陈 杨,冯江飞,黄克久,梁颖涛,代 勇

(1.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100;2.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 400060;3.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烟叶分公司,重庆市 400023;4.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武隆分公司,重庆市 408500)

我国现行烤烟国家分级标准分组体系包括主组和副组。其中,副组主要是为区分那些因生长发育不良或采收不当或调制失误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低质量烟叶而设置的,是依据其影响烟叶质量的主要外观特征而划分的组别。虽然说在正常条件下,副组烟叶所占的比例是有限的,但杂色叶组在副组中所占比例最大。烤烟42级中有5个级别属于杂色叶组,在实际生产收购中,大多数烟农产出的杂色烟一般都在10%左右,杂色烟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也是多种多样。

这几年在重庆地区的烟叶调拨工作中可以发现,烟叶等级结构矛盾仍然是最大的问题,商业公司不能够提供符合工业品牌需求的足量优质烟叶。同时,杂色烟叶存在的现象也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在一些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地区,因此,对广大烟农来说,全面深入认识杂色烟叶,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掌握技术关键,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杂色烟叶的产生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

重庆市武隆区是重庆地区的烤烟优质产地,种植烤烟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常年生产烤烟十余万担,近年来,由于国家局对烟叶生产的统筹调控,产量降至十万担以内。为了更好的提高烟叶质量,充分利用仅有的生产计划,确保实现上中烟叶比例达到100%,武隆区结合生产实际,深入研究分析杂色烟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落实一系列的针对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杂色烟叶的定义

国标《烤烟》中规定,杂色是指烟叶表面上非基本色斑块(青黄烟除外),包括轻度阴筋,蒸片及局部挂灰,全叶受污染,青痕较多,严重烤红,严重潮红、受蚜虫损害叶等。凡杂色面积达到或超过20%者,均视为杂色叶片。

2 杂色烟叶产生的原因

2.1 烟株自身素质较差

杂色烟叶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烟叶自身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内在素质较差:①不适用烟叶处理不到位,下部烟叶通风透光差,下二棚烟叶内在质量不高,生长发育不良,易感病害。②营养供给不科学,种植土壤养分高或者是施肥水平较高,特别是氮素肥力偏高,导致烟叶肥大,贪青晚熟,难以烘烤。③土壤保水性强,或是烟田排水不畅,长时间降雨后导致烟株感病。④病虫害发生后由于防治不及时,导致烟株大面积病害发生,特别是根茎病害发生后,烟农对于外观看似可用的烟叶进行抢烤。⑤没有科学打顶留叶,特别是供肥较好的烟田,打顶过低,株形不合理,顶部叶难以正常落黄。⑥气候因素的影响,如果烤烟生长季节雨水较多,低温寡照,或是受到干旱胁迫等,也会导致烟叶素质不好,难于烘烤而产生杂色烟。

2.2 生产作业操作不当

烘烤前:①烟叶采收不科学当,下部烟采熟、上部叶采生。②采后烟叶在搬运、堆放过程中遭受机械损伤过大,使烟叶组织细胞坏死。③绑竿过程中没有进行分类绑竿,上炕时分类装炕落实不好。④绑竿过紧、装炕过密,导致排湿困难。⑤烤房存在功能性缺陷,烘烤前没有进行排查维修,比如保密性不好,升温不灵敏,排湿风门不能正常打开等。

烘烤时:①35℃以下的变黄期,持续低温时间过长,干物质消耗过大,硬变黄而难于定色,特别是头两炕烟,烤房长期不用,墙体内及地表有一定的水分,如果没有进行烤前处理,则烘烤时湿度大,升温非常困难。②定色期升温过慢或过快,特别是在46~48℃烟叶未表现“小卷筒”、55℃烟叶未表现“大卷筒”就急于升温。③定色期、干筋期升温不稳,忽高忽低。④干筋期温度高于68℃时,持续时间过长。

烘烤后:回潮过度、保管不善也容易形成杂色烟。

3 减少杂色烟叶产生的防止措施

3.1 落实烟叶技术措施,提高烟叶自身素质

根据当地生产习惯主要落实以下几项措施:①合理规划,最好是选择肥力适中,阳光充足的地块种植烤烟,对于病害发生较多,排水不畅,肥力过剩的烟田不再种植;同时,要开展土壤改良和烟田轮作。②适时移栽,尽量确保当地主要气象因子适合烟叶的生长需求。③科学施肥,根据土壤和主栽品种的特性平衡施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测土配方施肥;没有条件的地方,应做到看土施肥。土壤肥力高的,应适当少施肥,特别是要适量控制氮肥,可以提倡适当增加钾肥用量,以提高烟叶内在质量;土壤肥力较差的,适当增加施肥量,以保证烟叶产量、质量的提高。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④加强田管,烟株移栽时带水带肥带药,确保早发快长,防止缓苗期就发生虫害病害;栽后就管,一个月内应完成施追肥,并打掉2片底脚叶,结合培土、上高厢,做到水肥协调,以水调肥,以肥促长,确保烟株根系发达,正常生长;在各个生长阶段,要全面掌握烟叶的发病规律,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重点做好蚜虫、花叶赤星等叶部病害和青枯黑胫等根茎病害的防治,减少病虫害损失程度。⑤适时打顶合理留叶,通常单株留叶数18~22片较好;打顶过重留叶过少,烟叶会推迟成熟期,相反过完留叶太多,则叶内营养物质大量用于生殖生长,内含物不充实,不能真正成熟。

3.2 坚持采收原则,保证烟叶素质

做好分类管理,采摘时要分类区别,灵活掌握采摘标准:①下部叶适当早采,防止烟叶过熟,叶面稍有发黄即可采烤;中部叶一定要成熟采烤,防止中部烟叶采生采青,中部叶是提高上等烟叶比例,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上部叶充分成熟后,4~6片一次性采烤,特别是防止顶部烟叶发黄后立即采烤,由于一次性采烤数量较大,要根据采烤天气、烤房容量、烟叶耐属性科学规划。②烟叶采摘后的运输最好配备专门的工具、设施,尽量减少人为损伤。、搬运、堆放过程中,要尽量防止人为损伤烟叶。

3.3 做好准备工作,减少人为损失

烘烤前要全面组好各项准备工作,尽量减少杂色烟叶的产生:①新建或改造的烤房要达到烘烤工艺的要求,升温要稳、温差要小、排温要顺、用煤要少。②烤前对烤房等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并进行烘炕处理。③根据鲜烟素质,分类编烟,根据烤房类型,分类上炕,确保同竿同质,同层同质,异层异质。④合理控制编烟密度和装炕密度,根据当天的气候条件、烟叶部位、烤房设施等条件综合考虑,来确定合理的装烟密度,每竿烟叶松紧一致,每层烟叶稍有差异。⑤当天采摘的烟叶必须当天编烟、上炕,否则尽量不要采摘。

3.4 灵活运用“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

根据烟叶自身特点和烤房特性,灵活运用烘烤工艺,切不可死搬硬套:①变黄期:34~35℃,底层(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烟叶的叶尖部变黄10cm左右,防烤青烟;之后应升温到38℃稳温变黄,达叶身发软、烟叶8成黄;之后升温到40~42℃,使二层烟叶达9成黄,主筋发软。②定色期:45~48℃,要确保烟叶黄筋黄片,呈现“小卷筒”的状态后,才能升温超过48℃,否则,易出现微青烟;定色后期54~55℃,要确保烟叶失水70%~80%,呈现“大卷筒”的状态、正反面色差小后,才能超过55℃,进入干筋期,否则,就会形成挂灰烟。③干筋期:尽量控制不超过68℃,最好能在65℃烤干主脉。④烘烤过程中,特别是烧大火时,要开门检查,防止漏烟。

3.5 正确回潮,做好烟叶贮存工作

把好最后一关:①根据气候条件对烤后烟叶进行回潮处理,如果不着急用烤房,同时,空气湿度较大,可以打开门窗自然回潮,如果空气干燥,同时急于用烤房,就需要采取措施加快回潮速度。②回潮后快速下烟,初分后放室内贮存,要保证贮存的环境要求,防治出现霉变现象。

4 小结

在当今全国烟叶控产的大环境下,生产计划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减少杂色烟叶的产生,实现烟叶收购100%上中等烟是每位从业者的努力方向。但烟叶在生产、采摘、烘烤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都可能会产生杂色烟叶,因此,防止杂色烟产生的措施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多管齐下,不可偏废一方,特别要考虑外界气候条件对烟叶素质的影响。

猜你喜欢
烟叶烤烟病害
河北烟叶含青率偏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抓牢中耕管理 确保烤烟提质增效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摘按叶位分置烘烤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贵州主产烟区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差异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春季番茄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浅谈提高罚没烟叶利用率的途径
烤烟栽培地膜覆盖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