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弱势群体人权保护
——以老年人犯罪为例

2020-12-12 23:13
时代人物 2020年32期
关键词:犯罪人犯罪案件刑事案件

刘 明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省湘潭市 411100)

在老年人犯罪案件中需贯彻宽容司法观的原因

老年人犯罪案件的持续上升。据北京日报报道,来自北京海淀法院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间,海淀法院刑事案件结案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与此相反的是,老年人犯罪率却呈现上升趋势。根据对北京市海淀区法院123件老年人犯罪案件的分析统计,犯罪年龄多集中于60至69岁,70岁以上犯罪也有所增加,其中,涉经济类犯罪占91%,所涉及的罪名以盗窃罪、诈骗罪居多,大致可归纳为“解决温饱型”和“贪欲型”两大类犯罪。

老年人心理生理上属于弱势群体。老年人进入老年后,身体机能方面大不如一般成年人甚至会出现衰退的状况。老年人退休后其没有了收入来源,也没有了生活目标,这种老年生活,应该是年轻人都想象不到的,无事可做又无钱生活,随之老年人容易产生猜疑、疑虑的心理,容易出现情绪不稳进而失控的情况。老年人生理机能老化和心理状态发生变化,老年人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早已变得不再敏感,难以正确把握事物的性质或外在环境,辨别能力显著下降,导致客观上老年人犯罪涉及的罪名多为经济类犯罪。

我国老年人犯罪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对老年人犯罪案件的办理存在速度缓慢困难。2006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意见》规定:“70 岁以上的老年人涉嫌犯罪的轻微刑事案件应该快速依法办理。”此意见还规定:“审查起诉轻微刑事案件,应分别在20 日或者 30日内作出决定,”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诉讼拖延和多次延期审理导致的多次开庭往往给老年人犯罪案件的办理带来许多不便,实际司法过程中,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三个部门的平均办案时间总体上都有压缩的空间和必要。

老年人犯罪刑事责任量刑不均衡。检察机关对老年犯罪人所提出的的量刑建议严的多,宽的少,没有做到宽严相济。从法院的审理看,有的法院以“年老不是法定从轻处罚情节”为由对刑事责任能力明显减弱的老年犯罪人不加区别对待,让其承担与一般成年犯罪人同等的刑事责任,在法定刑幅度内苛以较重的刑罚;有的法院则从办案经验出发,以“年老”作为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对老年犯罪人一味从轻处罚,量刑偏轻。

刑事诉讼法程序上缺乏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特殊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因经济困难、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都给予了很多的特殊“照顾”,对此我们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始予老年人特殊的诉讼权利。国外立法已经建立了老年人程序性的宽容立法,而我国在老年人刑事从宽政策上刚刚起步只在实体上有一点建树,而在程序法方面没有给予老年人权利以特殊的保障这是我国刑法的不足之处。

老年人犯罪案件中实现宽容司法观的制度保障

建立受理老年人犯罪案件的专门机制。法院应当坚持及时有效原则,对于老年人犯罪案件在日程安排上予以优先。对老年人犯罪案件,严格限定办案期限,建议快速移送审查起诉,简化办案程序,缩短办案期限,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限内尽快结案;同时,司法机关和办案人员要安排好诉讼准备工作,尽量避免多次开庭。

刑事诉讼程序上体现对老年人犯罪的从宽。在拘传、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上,对老年人做出更为人道的规定。可以考虑在立法中规定对于年满岁的老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询问和审判时河以通知犯罪嫌疑人的配偶、成年子女或者其他成年直系亲属到场对于年满周岁的人拘留、逮捕期限等都应当有所限制特别是对年龄偏大的,如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当不采取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如拘留则必须在拘留后的个小时内讯问完毕。

刑罚执行上体现对老年人的从宽。对于被判处管制、缓刑、假释的犯罪分子,不是放在监狱里执行刑罚,而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于该类罪犯人身危险性较低、再犯可能性较小,在处遇上予以从宽不会再次对社会造成危害,这是社区矫正制度的可行性基础。而再犯可能在不同类型的犯罪人身上,存在明显差别。因而对于不同类型犯罪人,应当予以轻重有别的刑罚处罚。刑罚的适用应当体现宽严相济的政策要求,对于老年犯罪人这一主体的刑罚适用在制度上,需要结合现阶段实际情况予以合理化调整。

纵览我国刑法立法史,“矜老恤幼”是我国传统的用刑思想,几乎我国历代的立法都有体现对老年人的刑事宽容制度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我们今天的老年人开事特别规定也是其延续。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加深,为了慎重对待、妥善处理老年人刑事案件希望将目光聚集在未成年人刑事责任上的理论界和实务界可以对老年人刑事责任问题加强研究,期待我国完善对老年人犯罪特殊保护的条款。

猜你喜欢
犯罪人犯罪案件刑事案件
我国兴奋剂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之评价研究
轻微案件诉讼程序中不同程序适用研究
Minor Offense
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与犯罪人的再社会化
浅析常见高发刑事案的现场特点及勘查技巧
中国一年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1万余起
加罗法洛法律思想探析
2013年12月企业界犯罪案件追踪
浅析犯罪人格与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