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武汉“空中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13 13:30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空中课堂武汉市防疫

王 峥

(武汉市教育局职成教处,湖北武汉,430023)

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开展了“空中课堂”学习和面向全体市民的终身教育活动,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开设空中课堂,确保百万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

2020年1月27日,武汉市制订了“在线教学”工作方案,开始筹备实施在线教学。2月1日,武汉市高三年级率先试行在线教学;2月10日,全市中小学空中课堂顺利开课,当天共组织了426节公开课,实际参与人数达172.21万人。[1]

一是合理组织“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武汉市制订并发布了《武汉市中小学空中课堂教学进度安排》,以周为单位,分别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课程以周为单位,对课程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予以了细化。借助武汉教育云搭建空中课堂平台,依托云视频互动技术,建立了师生面对面教学和辅导的虚拟课堂,向全市中小学师生提供直播授课、互动答疑、点播回看、作业、检测等服务。截至5月27日,武汉教育云平台空中课堂经过了区级公开大课82天的使用和小班互动教学117天的使用。区级公开大课累计6334.44万人次参与学习。小班互动教学累计4916.2万人次参与学习。

二是提供多样化学习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三种形式参与,具备上网条件的家庭,参加网络在线教学,通过虚拟课堂师生面对面进行在线学习和辅导;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家庭,可以通过收看中国教育电视台和省广电网上课程进行学习;既不能参加在线教学又不能收看电视的家庭,采取一生一策的办法进行个性辅导。武汉市蔡甸区太山小学数学教师龙莎回到秭归县老家后,受疫情影响,被封在了大山里。线上教学临近,她在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便将直播“教室”设在山顶,全程用流量为学生上课答疑,敬业精神让学生和家长深受感动。[2]

三是有序安排复学时间。5月6日,武汉市高三年级最先开学。5月20日,初三年级开学。复学前夕,武汉市政府为全市学校配备了全自动红外测温器。口罩、消毒液、测温枪等防护物资均在开学前落实到位。武汉市教育局发布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市学校防控指导手册》《武汉市学生健康监测处置流程》等,制订了学校校舍消毒技术指南,开展了校(园)防疫达标认定工作,努力形成早准备、早发现、早隔离、早处置的工作闭环。武汉市第三十六中学为准备初三复学,采取了安装测温门、设置隔离室、划分专用通道、设置活动区域、手推车收作业、紫外线消毒作业本、戴手套批改作业、用餐时桌面竖起挡板等一系列措施,将校园安全防控做到了极致。

二、终身学习不辍,让广大市民居家乐学防疫

一是发布全民倡议,引导居民积极抗疫。武汉市教育局通过网络云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了倡议书。从理性应对、科学防疫;保持卫生、勤洗双手;减少出行、安全防护;加强锻炼、合理膳食;守望相助、积极就医;居家乐学、学而不止等方面引导居民加强自我保护,提升防护意识和能力。武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协会于2月下旬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各条战线抗疫工作典型案例,现已收集、评选、整理案例200余篇,拟于6月汇编成专辑,以空中课堂为载体,推出系列报道,宣传典型人物、报道典型事迹,讲好武汉故事。

二是积极打造空中云课堂,集聚传播精品文化。为充实社区居民宅家生活,武汉市倾力打造市民空中云课堂。精选课程、精选教师、精选录制场所设备、精选传播平台,指导各区制作了书法、瑜伽、古筝、珠心算等视频课程;录制了汉绣、花灯扎制、剪纸雕花、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课程;开展了“云上音乐会”“云朗诵”“空中德育赛场”“情景剧比赛”“居家生活秀”等活动。各成员单位通过云教育、云咨询、云生活、云服务等线上服务,集中推送了一批可视、可听、可动的“宅家”养生保健、亲子运动、绘画书法、暖心信函等学习互动资源,鼓励居民居家享学。武汉市武昌区有221位老师义务为居民提供线上课程教学,共开设有7大类44门课程,建有246个线上教学班级。区内各分校参与课程学习的学员近3万人次,参加空中课堂及直播学习近10余万人次。人民日报刊登的一位61岁的汉阳区老年大学的学员万雪琴,每天通过空中课程坚持学习4~6个小时,共上了160多门网课,她还向其他学员推荐优质课程,共同学习,保持健康心态。

三是加强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居民调节健康心理。为帮助社区居民调节心理状态,“武汉市社区教育”微信公众号,开设了“空中课堂—疫情防控”专栏,及时发布权威讯息、专家解读、时事直播等内容;“武汉教视”开设了用“心”战疫、心理“口罩”等栏目,定期推出心理辅导教学视频;“武汉教育圈”发布了防疫学习手册、心理健康防护指南,指导居民居家防疫,提供心理健康分析、咨询等。武汉市教育局和武汉市教科院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制作了居家防疫“心理口罩”微课程,推送到学校、社区后反响热烈。武汉市青山区推出的防疫安全——中医防疫香包(sachet)空中公益课堂,引导居民在家积极参与制作防疫香包,制作的香包分送给社区医护人员、困难人群、残疾人、学生等,使居民朋友们能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不断增强应对疫情的信心。

四是多部门协同参与,共同助力终身学习宣传。为积极应对疫情,武汉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也通过“云直播”“云博会”“云赛场”“云设计”“云阅读”等多种形式,将文字、图片、视频紧密融合,向广大市民发布学习信息、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征集文化作品、宣传榜样力量。由武汉市委宣传部指导开展的“书香江城——全民读书月”,通过“见微直播”推出,合力打造线上“阅读场”。武汉市城乡建设局组织了“战疫情,武汉能!”公益宣传设计全球征集活动。共收到来自海内外作品7600余幅,并将优秀作品编辑成宣传画,用于武汉的各个方舱医院。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32张具有武汉特色元素为背景的海报,海报将武汉和医疗队所在地的地域特色融合在一起,向疫情期间支援武汉的各地医疗队表示感谢。武汉市妇联推送的“最美抗疫家庭”,展现了为守护一方平安、坚守社区防疫一线的模范夫妻形象。武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入选2020年“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武汉市市图书馆向全市市民推送的《图书馆百门名家公益免费课程》,包含众多全球顶尖艺术家授课的100门艺术课程,总时长超过100小时。

五是社区教育融入社会治理,为市民开设“生活课堂”。疫情期间,全市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与下沉社区党员干部、社区网格员、社区民警、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居民志愿者共同组成网格工作组,共同担当起社区楼栋的“守门员”、小区居民的“采购员”、空中课堂的“传播员”。武汉市社区教育工作者下沉社区后,配合社区网格员利用手机逐栋建立起防疫健康的咨询群、学习资讯的发布群、空中课堂的学习群、生活购物的服务群,共同打造“学习—生活—服务”一体化的“生活课堂”共享圈,帮助居民缓解疫情带来的紧张情绪,丰富居民宅家生活。

三、积极应对空中课堂与终身教育结合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一是如何保证平台在线人数较多时的网络稳定。武汉市教育云引入了四家厂商的平台进行四个渠道的分流,有效解决平台承载能力不够、运行不稳定、视频不流畅的问题。对于居家的市民,主要通过视频教学、语音教学、直播间教学等,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

二是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长,增强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尽量放缓教学节奏,强调“四个减少”,即减少每天的总课时、减少每节课的时长、减少教学内容、减少作业。提出“三个加强”,即加强教师信息化运用的能力与水平,加强线上课程内容设计与课堂教学模式的融合,加强课前指导与课后答疑相结合。从而保障师生健康,强化沟通,提高学习效率。

三是如何解决特殊群体网上学习遇到的困难。为此在实践中特别关注了防疫阻击战一线人员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不能在线学习又不能收看电视学习的学生、不在汉的学生等特殊群体,通过配送学习物资、协调提供具备条件的场所或相关设备、帮助协调信号接收、安排教师专项远程辅导等不同方式予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问题。

四是如何应对居民学习受到不同的条件限制。对此,通过武汉市终身学习网、武汉教视、武汉市社区教育等网络学习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发布疫情防控、心理咨询、体育健身、艺术文化课程信息;通过各成员单位的官方学习平台,向居民推送学习资讯;通过享学江岸、乐学汉阳、江汉社区教育、武昌社区教育等区级平台,设置“空中课堂”专栏,发布书法绘画、器乐弹奏、影像摄制等学习视频。

四、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的发展终身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打造符合国情实际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积极应对后疫情时代下发展终身教育的方式转变与创新,下阶段,武汉市将制发《2020年武汉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要点》,充分发挥32家成员单位的作用,整合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部门优质资源,培育一批创意设计文化活动、优化一批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建设一批终身教育实验项目、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文化课程,实现线上线下交互体验、学习资源互融互通;组织开展“武汉人文云上行”系列活动。充分利用“云课堂”“云阅读”“云行走”“云生活”“云培训”“云讲坛”“云研讨”“云直播”“云展厅”等,积极打造“云作品”“云案例”“云成果”等一批可互动、可交流、可展示、可体验的终身学习文化活动;持续推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UIL)深度合作,推进学习型城市项目研究、监测、实践等工作。

猜你喜欢
空中课堂武汉市防疫
“豪华防疫包”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防疫、复工当“三员”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为空中课堂插上有效的翅膀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空中课堂百园千课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