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以绘本为载体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020-12-13 03:15张艳峰
关键词:阅读兴趣绘本传统文化

摘 要: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幼儿园及家庭以绘本为载体,通过创设传统文化阅读环境,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集体阅读和亲子阅读等,可以激发和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传统文化 绘本 幼儿 阅读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因此,在幼儿阶段以绘本为载体进行早期阅读教育,对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以及传统文化传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具体有效地实施,我们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能更好地沉浸于阅读中,激发阅读的兴趣。

1.在幼儿园创设富有童趣的传统文化绘本通道

利用墙面、楼道布置阅读墙和绘本通道,选用幼儿喜欢的大幅绘本封面或连续绘本画面,采用张贴、悬挂等方式进行布置。

以《百鸟朝凤》这一绘本为例,该绘本的题材源于中国经典的神话故事,绘本在原有神话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讲述了凤凰是如何成为百鸟之王的。通过阅读绘本,小朋友们能够感受到凤凰与恶鸟毕方之间的较量,并体会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绘本色彩艳丽,图画极富东方色彩,蕴藏了很多传统文化元素。学校可以通过墙壁涂鸦的方式,将绘本内容绘制在墙壁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幼儿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借此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的引领。

2.在班级创设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阅读区

在班级内选择光线较好、相对安静的区域,用书柜或书架、围栏等隔出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摆放传统文化绘本图书、柔软的低沙发、卡通抱枕等,在背景墙张贴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绘本形象,创设一个富有吸引力的阅读区,吸引幼儿随时进区阅读,并轮流推荐自己喜欢的绘本,以此促进传统文化在幼儿群体中的传播。

3.建立全园共享的幼儿绘本阅览室

一是根据本园幼儿人数和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配备数量足够、内容丰富的正版绘本。二是有针对性地购买系列绘本,如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重阳节的传说》《中国传统节日故事》,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五朵金花》《端午节》。通过引导幼儿阅读这类绘本,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体悟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三是将绘本分类放置,按照小、中、大班的次序,从书架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摆放,方便幼儿取阅。也可利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贴纸对图书分类整理,方便图书整理和阅读之后归位,以此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

二、以“幼儿一日活动”为载体,融入传统文化绘本阅读

1.选择适宜的绘本,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阅读绘本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如《11只灰雁往南飞》绘本,讲说的是11只大雁南飞的经历,跟隨大雁南飞的轨迹,领略祖国秀美的山河。绘本颜色多样,把不同地域的美景一一呈现,融合了地理学、植物学等方面知识,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阅读中幼儿们不仅能够深深感受到伟大祖国的地大物博,而且还能够学习很多丰富的地理、自然知识,对其文化积累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都非常有帮助。

2.在集体阅读活动中激发阅读兴趣

因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在集中教育活动时,要尽量选择故事情节丰富、富有吸引力的绘本,并在设计环节注重利用提问、猜想、续编、角色扮演等多种游戏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

比如:绘本《重阳节的传说》,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幼儿教师带领幼儿一同阅读绘本,在声情并茂的阅读中幼儿们深深地被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所吸引,不仅能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而且也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重阳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与幼儿进行互动,带领幼儿阅读绘本,并亲自体验绘本中的内容,如插茱萸、喝菊花酒(幼儿可以通过闻一闻、看一看的方式代替)、登高望远……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会大大提升。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经历,以及自己对重阳节的认知和理解,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在绘本阅读中,教师还应该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当幼儿积极发言时,教师要表现出浓郁的兴趣,及时给幼儿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使幼儿得到心理的满足感,由此对绘本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

3.在美术活动中阅读绘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美术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阅读绘本,通过提炼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与文化修养。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科学选择绘本,绘本不仅要包含美术元素,又要兼具传统文化内容。美术表现方法要与幼儿“最近发展区”相符,绘本阅读与美术表现要能够进行有机整合。一般来说,选择形象生动、色彩丰富、画风唯美的绘本,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中国传统文化绘本在造型上、色彩上都非常有特色,能够非常强烈地表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以及各种传统美术元素。

比如:绘本《小蝌蚪找妈妈》的画风借鉴了国画的意境,动物形态、心情等方面的展现都通过层染技法,既渲染出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又灵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等主要角色的心理状态和形象特点,非常便于幼儿阅读,能够给幼儿以直观、生动的印象。

又如:绘本《桃花鱼婆婆》的形象则是从湘西苗族的蜡染与苗绣提炼出来的,浓郁的苗族文化气息为幼儿们带来了非常新鲜的阅读感受,也能够提升其思辨能力与想象力。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幼儿教师通过优选绘本帮助幼儿一点点了解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三、在家庭中进行亲子互动,延伸绘本阅读活动

1.创设亲子共读的传统文化阅读环境

在绘本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幼儿家长的全力支持。亲子共读绘本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很好地构建传统文化阅读环境。幼儿园、教师与家长要紧密合作,通过家长培训、微信公众号、家长会等方式,强化家园联系,帮助家长认识到阅读传统文化绘本的重要性,并积极向家长们推荐优秀的传统文化绘本,如《三十六个字》《11只灰雁往南飞》《中国传统文化绘本》等,让家长为幼儿准备一个小书架,放上一定数量的经典绘本,每天抽出至少半小时的时间和幼儿一起阅读,在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与文化素养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2.为家庭推荐传统文化绘本书目

孩子的身心发展、兴趣爱好差异很大,同龄的孩子也会因家庭影响、阅读的经验等不同,对绘本有不同的喜好。老师要指导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宜的传统文化绘本,让幼儿在早期阅读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在快乐阅读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一周岁以内的可以给孩子看黑白卡、彩色卡和简单的图画书,帮助完善孩子的视觉发育,激发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一周岁左右的可以提供形象可爱、色彩鲜艳,比较大的布书和边缘光滑、不易撕破的纸板绘本。两三岁的幼儿可推荐家长阅读一些故事性强、容易引发幼儿阅读兴趣的传统文化绘本,如《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等。

总之,幼儿阶段的绘本阅读是幼儿初步认知世界、认识自身的窗口。通过阅读绘本,幼儿认识、了解和融入社会的过程会更加顺利,对自身发展、人际交往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有很大的帮助。在幼儿园教学活动和家庭生活中,要将绘本作为重要的载体,培养阅读兴趣,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为美好的阅读人生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杨《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2] 刘建枫《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组织策略》,《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第26期。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绘本为载体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GS(2018)GHB3141]系列成果。张艳峰,女,汉族,教育学硕士,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绘本传统文化
绘本
绘本
绘本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