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研究

2020-12-13 11:53陈丽 沈曦和
关键词:思政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陈丽 沈曦和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瑰宝,是文化发展的基石。对于高职学校思政课程来讲,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课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许多内容也是思政课程的教学要点。思政课程是高职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思政课堂能够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因此,教师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堂的有效融合,帮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课程 渗透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逐渐丰富与多元化。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利用其中的优秀内容来教育学生。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在思政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一、在思政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思政课程育人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二个是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教育学生。只有实现这两个教育目标,才能真正体现思政教育的价值。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学习历史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益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例如:我国教育先驱孔子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一方面他把丰富的文化作为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还把它当作教育手段。具体来讲,思政教育最直接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习有用的理论知识、感受文化氛围、健全自身人格等,同时也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二,思政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全面型人才。在平时的思政教育中融入優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全面型人才。

二、思政课堂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

1.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创建多元化课堂

教师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中时,可以考虑改变教学策略,告别死板、乏味的授课模式。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选择地将课堂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通过设问的方式,询问学生心目中的中国精神是怎样的,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做出回答后,教师可以进行举例,如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之情等。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教师在课堂中融入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案例,使学生加深记忆,更好地掌握思政知识,做一个熟知中国精神,知理、守法的好公民。

2.科学运用教学手段,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现如今,时代发展越来越快,教师授课的方式也应该随时代的变化而进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让学生们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了解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多媒体相对于教师的讲述更加直观,也更具有说服力。运用PPT课件授课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利用PPT或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对于学生来讲,PPT或动画比教师的语言更有吸引力,教师可以科学利用新型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能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授课安排时,可以利用PPT进行展示,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示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等,将典型人物的故事配合图片用PPT或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带给学生更为直观的体验。进而带领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深思我国百年逐梦的内涵。融入能够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物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程所涉及理念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与本节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片段。静态的理论远没有动态的视频带给人的感受强烈,通过视频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什么是民族精神,继而明白什么是中国梦。好的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明白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能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利用多媒体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更能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3.在教学中注重文化渗透的全面性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明白,在思政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应该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瞬间且片面的。但如何使班内全部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就需要教师不仅要营造一个完整且适当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还要重视课下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课后实践任务的布置。

例如,教师可以在假期时布置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采访等方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探究活动。让学生寻访身边的老人,记录当地丰富的民俗等。在清明节时,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开展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感受,多方向、多渠道地拓展课堂内容。

4.深入明确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

不管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还是中国人民在数千年来形成的不屈不挠的传统,只有融入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新时代,才能够永不过时。在新时期明确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体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拓展与延伸,而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在新时期的重要体现和理论升华。所以,高等院校的学生应当主动关心国家前途与发展,自觉地将个人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联系在一起,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

与此同时,学生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和品德修养,提高自身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服务的能力,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始终秉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理想信念。

总之,传统文化的融入是提升思政课程综合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渗透传统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 龚晓东《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的结合探究》,《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年第3期。

[2] 孔凡斌《高职院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价值意蕴与路径》,《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3] 李俊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以〈习近平用典〉为读本》,《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年第12期。

[4] 赵栋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路径分析—以贵州大学为例》,《教育文化论坛》2019年第6期。

[5] 王春晓、赵玉婷、王天龙、刘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教学刊》2020年第22期。

[6] 邸维鹏《互联网+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探索》,《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年第4期。

[7] 王槊《知识经济背景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职教思政教育融合的思考》,《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年第2期。

[8] 倪皓《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9] 花艳、吴晓培、张绣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化工高等教育》2019年第6期。

[10] 赵栋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路径分析—以贵州大学为例》,《教育文化论坛》2019年第6期。

(课题编号:19JSSZYB034。课题名称:新时代思政理论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研究—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传承张謇精神为例。课题级别: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陈丽,1986年生,女,汉族,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