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发展形势下电力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分析

2020-12-14 02:20刘晶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6期
关键词:电力行业专业人才职业院校

文/刘晶

电力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能源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电力建设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同时由于能源需求的瓶颈问题及电力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问题[1]。结合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可以将电力工程分为发电、配电、输电等多个部分,针对不同的工程步骤需要专业的人员合理的连接配电与输电线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执行电力工作。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电力行业近年来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面发展迅速,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能源发电方式来取代传统的煤炭燃烧发电方式,但目前缺少这方面的人才,职业院校的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明显滞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为了解决当前中国电力工业发展过程中电力行业面临的问题,结合当前电力专业人才的就业发展形势,提出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方法。从电力企业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变可以为其培养出更加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性的人才,有助于推动该企业的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对于电力专业的学生而言,培养方法的转变能够使其更快地适应电力生产与运作的工作环境中,增加电力工程项目的实际操作经验,增加行业竞争力,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由此可见,电力行业人才培养方法的改革与转变,对于职业院校、电力企业以及学生自身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就业发展形势背景分析

从电力专业人才招聘的角度来看,国际之间电力专业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在深层次的范围参与国际电力专业人才的竞争。为了保证中国电力事业的正常运行,电力企业内部以及相关的职业院校迅速培养了一大批电力专业人才,但由于培养周期较短进度较快,因此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专业技术的应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与实施,电力企业将逐步实行厂网分离,引入竞争,打破行业垄断,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2]。现如今电力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较少,企业内人才的数量逐渐趋于饱和状态,因此职业院校培养出的电力专业人才在毕业后出现严重的就业问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随着电力工程事业的扩大,所需的人才数量也会呈现上升趋势,但相比于之前,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渐趋降低。

二、电力专业介绍

当前职业院校开设的电力专业,按照电力分为一次、二次和三次,其中一次就是直接面向包括接线、发电等线路的专业,二次主要就是机电保护,而三次就是电力调度等。电力专业可以分为输配电、电力系统与自动化、供用电技术、电网监控等。所有的电力专业的教学方式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且所有专业的理论教学内容大体相同[3]。但对于不同的专业分支所侧重的专业技术不同,例如输配电的专业技术内容为电力的输送、配置以及调度,而供用电技术更加重视用电的安全问题。

三、电力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在就业发展形势下分析当前行业形势对电力专业人才的需求,并分析现阶段电力专业人才培养的状态。中国电力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总体研究,主要通过对某地区电力职业院校电力相关专业学生以及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其中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能够反映出当前电力专业人才的就业发展形势,而电力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能够反映出当前电力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现状。通过调查,基本了解电力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学生对目前教育的看法等统计信息,找出电力企业人才需求的供需矛盾,为电力企业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数据基础。

经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量化统计,发现约61.3%的学生人为当前的电力专业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社会要求,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社会要求的专业技能,而另外的学生人为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未来的职业与就业发展[4]。在专业技术的培养方面,认为自身专业技术能力能够达到电力企业岗位要求的学生数量仅占比23.7%,剩余的学生在表示对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较为担忧,认为自己在专业技术方面难以适应电力企业岗位的要求。另外发现当前中国电力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为企业自主培养模式、“订单+联合”培养模式以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虽然电力企业目前所需要的大部分人才都来源于职业院校,但综合电力企业大多数的反馈信息,电力企业认为职业院校培养出的电力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不高,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以及综合技术型的人才缺乏,学与用的矛盾较为突出,因此电力企业会考虑引入企业自主人才培养模式,这将为职业院校电力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带来更大的压力。

四、电力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方法的措施

针对当前电力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在应用与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电力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方法与措施。当前的就业发展形势要求电力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从发电、输电到配电工作中能够独立完成大量的安装、运行、检修、维护等工作[5]。此外,通过社会调查发现,当前电力企业十分重视员工的应变能力,也就是适应变化的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用来解决电力工程项目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电力行业需要人才具备的能力,确定电力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一)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结合电力企业职业岗位的分布情况,确定不同岗位电力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其中供用电技术专业的岗位分布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供用电技术专业岗位分布表

除了上述供用电技术专业岗位之外,电力专业岗位还包括电力负荷控制员、用电检查员、抄表核算员、电能源校正工等。针对不同的从业岗位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目标的制定基本包括:培养扎实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管理科学基础知识、能够掌控控制电力工程等。另外考虑到电力专业的行业特点,要求专业人才掌握电力安全、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二)构建电力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电力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课程的设计结构,设计的课程体系大体可以分为理论知识、实践内容以及职业能力三个部分。其中理论知识就是将电力系统稳态、故障、稳定性等内容优化融合成一门电力系统分析新课程,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减少课时。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在电力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课程之间的关联,巩固学生对电力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而实践部分可以结合职业院校的办学能力,分别通过可视化与数字化电力系统仿真操作、开放式实验环境以及校外实践等环节,在保证操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投身到实际的电力工程项目当中,充分了解电力工程的日常工作模式,体验电力工作环境,逐渐培养职业能力。

(三)加强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建设

在就业发展形势下,以融入职业资格认证为切入点,加强对师资队伍、教育资源的建设。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力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而电力专业本身是一个强调时间的学科,电力专业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技术操作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熟练掌握工程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也能够运用工程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复杂工程问题。除了职业院校校内的教师之外,可以聘请电力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作为人才培养的教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处理工作中的突发状况。

(四)完善电力行业技能人才考核制度

由于电力行业属于危险性较高的行业,因此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就业资格和能力不能依靠单一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表现能力。除了上述考核方式之外,在学生就业前需要考取电力专业技能资格证书,根据国家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出的岗位体系,对企业职位信息进行系统化整理,并完成相应的考核程序。另外还需要定期对从业人员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专业技能进行测评,保证电力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传统的电力专业培养方法强调的是大而全,忽略了学生的知识深度和专业技能,不利于人才的就业以及电力行业的发展。通过电力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方法与措施的提出与应用,实现电力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电力行业专业人才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浅谈电力行业知识管理的集成信息化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如何打造工程咨询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电力行业项目费用归集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