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2020-12-14 13:01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果洛鼠害三江

(果洛州草原工作站,青海 果洛 814000)

1 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1.1 鼠害还没有根治

鼠类的肆意活动破坏了草原的原生植被,形成斑秃裸地。受气候影响,经风蚀和水蚀作用,次生裸地相互连片,形成大面积黑土滩。尽管在三江源生态治理工程中安排了鼠害防治项目,但是没有形成连片防治,给鼠害反弹留下了空间[1]。另外,鼠害防治项目的主要针对高原鼠兔,而高原田鼠没有得到有效防治,田鼠危及到沼泽湿地,造成湿地面积逐年萎缩。

1.2 州、县配套资金落实难度大

在省级实施方案和县级作业设计中虽然都有地方配套或群众自筹资金要求,但是由于州、县两级地方财政资金拮据,牧民群众收入低下,配套资金基本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1.3 投资标准偏低

目前,果洛州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的资金补助标准为围栏建设40元/亩,牲畜暖棚建设400元/m2,有害生物防控5元/亩,黑土坡治理850元/亩,黑土滩治理150~300元/亩,退化草地改良60元/亩,补播200元/亩。虽然国家多次提高了投资补助标准,但是由于人、材、机成本提高和地方配套资金落实难等因素影响,国家下达的资金补助标准仍然低于实际建设投资需求。

1.4 建设内容单一,年度建设规模小

自工程实施以来,每年给果洛州安排的建设任务在200万亩左右,按照年度实施范围内以草原承包户为单位布局建设,户均建设任务少、投入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进展。

1.5 综合治理项目不配套,影响治理效果

由于年度任务计划和项目布局受计划下达时限不一致等情况的制约,黑土滩等退化草地综合治理项目与退牧还草围栏项目无法实现同步结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施效果。

2 意见与建议

2.1 继续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

草原补奖政策是一项惠民政策和助力脱贫致富举措,建议将三江源地区的草原补奖政策纳入规划内容,并适当提高补奖标准和政策覆盖范围。

2.2 继续实施退化草地改良

修复退化草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人工干预,建植多年生人工或半人工草地,并实施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和围栏封育等措施,提高退化草地植被盖度、高度和产量,增强蓄水保土能力,逐步恢复草地生态环境。

2.3 持续开展鼠虫害防控

近年来通过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二期工程的实施,对果洛州有害生物危害区进行了连年防控和成效巩固,危害趋势得到初步缓解,有效地遏制了草地退化进程[2]。建议继续实施鼠虫害防控项目,实行危害区每三年一个循环防治周期,通过整体规划持续开展整村整乡连片防控,巩固前期成效。

2.4 建设牲畜暖棚

畜牧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有效推动了生态畜牧业发展。生态畜牧业建设是实现全州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落脚点,建议为牲畜配套建设畜用暖棚,提高牲畜的繁活率和越冬率,推动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2.5 发展饲草料产业

发展饲草料产业是生态保护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饲草产业,提高补饲水平,通过粮改饲、圈窝子种草和退化草地种草等措施,扩大饲草料基地建设规模,实现草畜平衡,增加畜产品供给,提高防灾减灾保畜能力。

2.6 加强草原管护

进一步加强对三江源地区的草原生态管护。从2015年开始,在三江源地区每3万亩面积设置1个草原管护公益岗位,并结合精准扶贫初步建立了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将草原管护员补助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稳定管护员队伍建设。同时,根据生态管护需要,扩大草原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数量。

猜你喜欢
果洛鼠害三江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草原生态建设中鼠害治理技术及其应用建议
2019年3月26—27日果洛中南部地区大雪天气过程分析
浅论吉木乃县草原鼠害发生与治理对策
青海果洛州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推广探究
浅谈人工营林措施防治森林鼠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