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0-12-14 02:23周海梅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周海梅

摘 要: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更好地传播文化的方式。作为学生,一定要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些策略,希望能提出有效见解。

关键词:小学英语 传统文化 教学策略

对于英语教学,我们不仅要借助对外国语言的学习,将西方文化与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行比较,更要让学生以国际视野的角度来审视观察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促进跨文化交流。

一、通过日常的英语教学,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小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是依靠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来进行内容学习。通过在小学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增加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运用,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一个了解和认识。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探讨和研究渗透的策略和方法。课堂是教师教学最重要的阵地,因此,如果想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就要重视课堂上的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仔细认真地去通读教材、分析教材,挖掘出教材内容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信息,然后再教授给学生。

例如,在讲授PEP版四年级下册Unit 1 My school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对书本上学校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解,如playground、library、office等。然后慢慢引入我们中国的“学校”发展历史。例如我国学校的起源和发展,在历史中学校的其他称谓,以前学校的教学内容,等等。让学生从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在教Let us eat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均衡摄取营养,调节学生的饮食习惯,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接着从食物角度引入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节约粮食,让他们把“粒粒皆辛苦”这个道理永远铭记在心中。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在学习三年级Hello一课时,教师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打招呼开始,教会学生生活中的基本礼仪。文明礼仪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基本的礼貌。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影响。教师一定不能忽视这些简单的日常教学活动。

二、利用基础的词汇教学,对比传统文化知识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于刚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词汇的作用十分重要。在英语教学中,许多词汇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利用基础的词汇教学,挖掘出其中的文化含义,让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授圣诞节(Christmas)这个单词时,先通过课文中出现的candy、Christmas tree这些单词,让学生对圣诞节有一个基础的认识。慢慢地拓展出Christmas culture,让学生了解布置一棵漂亮的圣诞树该怎么做,以及圣诞老人送礼物的故事。最后,让学生对比西方的圣诞节与我们的春节有什么异同。

在学习颜色(color)时,教师可以通过彩虹(rainbow)来让学生记住七个单词。在教黑色(black)时,留给学生一个问题:“black tea”是什么茶?很多学生肯定都会回答:黑茶,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把这个问题告诉学生:它是红茶,但是又不能把它翻译为“red tea”,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了。

除此之外,在教学一些关于职业的单词时,也可以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如警察—police和policewoman,前者是男警察,后者是女警察;waiter和waitress,同样如此,后者是女服务员。要告诉学生男女平等的观念,要学会用进取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文化必须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脚步,学习传统文化也一样。在词汇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进行讲述,让学生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对比。

三、巧妙进行知识迁移,辅助渗透传统文化

目前,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现有的英语教材,教授教材中出现的内容。小学英语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缺失,导致教师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精彩绝伦。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具有深刻意义的谚语、名言,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它们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如果英语老师能够把这些知识迁移到自己的课堂上,一定会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充满兴趣。把这些谚语、名言翻译成英语后,表面含义可能会发生改变,但其中的内涵没有发生变化。教学中,教师先对名言收集整理,转换成学生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

例如,教师每天给学生讲一句谚语或者名言,如“well begun,half done”,先让学生根据单词的字面意思猜测谚语的中文含义,然后再告诉学生答案: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让学生记下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积累了名言好句,还了解到了传统文化知识。

在对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行介绍时,教师每讲到一个节日,便可以将中西方的传统节日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做出对比。如在教五年级下册When is Easter一课时,我先把Easter的故事讲完,再慢慢拓展到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我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可以向学生讲述春节的意义和一系列庆祝形式,进一步拓展一些词汇,如红包(red envelope)、鞭炮(firecracker)等。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文化丰富多彩,利用知识迁移,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更多的传统文化,这是每一个英语老师的义务。

四、创设情境,强调传统文化价值

教学情境作为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习热情。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英语作为外国文化的载体,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理解、欣赏异国文化的同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对本土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进而弘扬传统美德,最终达到道德层次的提升。其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通过英语课堂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西方文化价值精髓,还可以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增强自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在英語中理解传统文化,使用传统文化,融合传统文化。

比如在The spring festival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导入教学:Anna是一个外国的学生,对我们中国的春节充满了好奇,希望了解中国新年。但是,由于我们两国的语言不互通,我们只有学好英语,才能和他对话。首先,教师播放Happy Now Year,带领学生进行哼唱,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春节”进行谈话,在学生谈话后出示单词图片,引导学生学习词组: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lion dance等。

在进行词语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词义呈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词汇意思,加强记忆。如在教授red packet时出示红包的材料,教授lion dance时播放舞狮的视频。接着,在学生掌握基本词汇的读法后,教师利用“击鼓传花”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出示What do you do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的句式,让学生结合所学,运用英语词组进行回答,如I watch lion dance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在此活动中,学生通过对话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表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技巧。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而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拼读单词,更应该在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花多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策略》,《当代教研论丛》2019年第9期。

[2] 花多顺、张军民、张绪红《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0期。

[3] 符嘉雯《茶文化哲学思想对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借鉴意义》,《现代交际》2019年第10期。

[4] 吴薇《扎根英语课堂  回归传统文化—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教学为例》,《小学教学研究》2019年第6期。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