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回顾近五年国外语言教师认知: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020-12-15 06:55郝艳丽
文教资料 2020年26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实证研究语料库

郝艳丽

摘   要: 本文利用AntConc对2015年—2019年间发表在Applied Linguistics,TESOL Quarterly,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和Modern Language Journal上的27篇實证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就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展开讨论,指出教师认知研究的新转向: (1)多采用质化研究,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有:问卷、测试、小组访谈、观察、半结构式访谈及回顾式访谈。(2)教师认知与教学实践是一个较热的话题,但是教师身份构建作为一个较新的话题,引起了少数学者的注意。并给出拙见:语言教师认知研究的方法和数据采集应体现多质、量结合;语言教师认知研究的内容应该凸显教师的独特身份。

关键词: 语料库   教师认知   实证研究   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语料库的运用不局限于分析语言在自然发生的语篇中的使用模式,可以把电脑作为分析媒介对大批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还可以同时利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技术,尤其是对语言使用进行功能性的阐释(钱永红,2014)。本文利用语料库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行系统分析、回顾和反思国外教师认知的研究主题和方法,以发现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关于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较为“显性”的教学行为转移为较为“隐性”但至关重要的教师认知方面。九十年代以来,教师认知已经成为外语教师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廉艳,2017)。对近年来教师认知实证研究的梳理,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质量。首先,本文从理论角度对教师认知和语料库方法简单梳理,采用混合方法利用AntConc对2015年—2019年间发表在Applied Linguistics,TESOL Quarterly,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和Modern Language Journal上的27篇实证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就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展开讨论,最后总结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2.研究背景

2.1语料库

语料库研究起源于十八世纪,经历了断断续续的发展,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快速发展,逐渐融入语言研究各领域,研究范围由词汇层面逐渐扩展到短语、习语、句子直至语篇(何中清&彭宣维,2011)。与此同时,理论方面,语料库研究的本体论引起不少学者的争论,尤其是关于语料库语言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何中清等在综述英语语料库研究中提到,大部分学者(Teubert& Cerm Akova,2007;Leech,1992; Kennedy,1998; Renouf,2005)持 “语料库语言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观点,但是随着语料库语言学不断发展及语料的不断丰富,语料库语言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语料库研究的理论层面,另一个不得不提的是对“基于语料库(corpus based)”和“语料库驱动(corpus-driven)”两种说法的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区分源自处理语料的不同态度(卫乃兴,2009),“基于语料库(corpus based)”把语料库看作一种工具;“语料库驱动(corpus-driven)”把语料库看作一种数据。显然,本文借助语料库回顾教师认知研究,是一项“基于语料库(corpus based)”的研究。

2.2教师认知

教师认知(teacher cognition)是教学中较隐性的认知维度,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知(know),所信(believe)和所想(think)(Borg,2003)。教师认知与教师信念(teacher beliefs), 教师观念(teacher conceptions),教师经历(teacher experience),教师知识(teacher knowledge),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教师态度(teacher attitudes)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以1975年美国国家教育学院为确定教学研究计划而召开的一次会议为标志,Freeman(2002)把教师认知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为萌芽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发展时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巩固时期。经历了早期的纯粹个人心理,二十一世纪以来,教师认知中的教师知识(teacher knowledge)、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及社会因素等成为研究焦点(Borg, 2006),教师认知仍是外语教师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

教师认知作为一个研究语言教师教学的隐性且复杂的体系,在其构成方面,学界还未达成共识。但是教师认知与教学决策(Breen, et al. 2002; Da Silva, 2005),影响教师认知的因素(Couper, 2016)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关于教师的方法论,孙强和张军(2019)在关于语言教师认知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文献综述中谈道:“教师认知研究的主要方法有问卷调查、访谈、小组访谈、课堂观察、叙述法、隐喻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本文以国外研究语言教师的四个重量级期刊为语料,运用AntConc为检索工具进一步分析近十年国外教师认知在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方面的新动态,为后续相关研究理清方向。

3.研究设计

3.1研究问题

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国外教师认知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2)国外教师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2文献搜集及筛选

笔者对2015年—2019年间发表在Applied Linguistics,TESOL Quarterly,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和Modern Language Journal的各文章的摘要进行详读,从中甄别出教师认知的相关文章,在此基础上剔除书评类文章及文献综述类研究,仅保留有关语言教师认知的实证研究,最终获得文献27篇。

3.3文献研究过程

笔者把这27篇文章下载下来,按年份编号整理,自建小型语料库,利用AntConc的Word List功能计算出本小型语料库共包含26360个类符(Word Types);296737个形符(Word Tokens)。

3.3.1语言教师认知研究中的方法论

利用AntConc的索引(Concordance)功能,分别在Search Term栏检索“qualitative”“quantitative”和“mixed methods”,得出的索引条数(Concordance Hits)如下表,在此基础上删选、剔除参考文献条,并点击索引词详情进行人工检验实际应用研究方法,得出“qualitative” “quantitative”和 “mixed methods”这三类研究方法在27篇实证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见表1:

3.3.2语言教师认知研究中的主题问题

理清近年来语言教师认知研究的主题也是本文的一个研究问题。笔者借助AntConc的索引功能,在Search Term栏检索高级检索(Advanced)“research question| research ques-tions”,共出现55条索引条数,参照文件名称(File)发现有21篇实证研究明确列出研究问题。

参考Simon Borg(2003)对教师认知研究内容的观点: 教师认知通常包括“教师对语言学习(language teaching), 教师角色(teachers role), 语言学习者(language leaner)和教师发展(teacher develop)等看法,以及张培(2010)对教师认知考察内容的分类:“教师认知与教师先前语言学习经历(experience)、教师认知与教师教育(education)、教师认知与课堂教学(teaching)等。”将这些研究问题分类整理,可以按主题分为以下11类:教师认知与语言学习(language teaching),比如:语音(pronunciation),流利度(fluency),学生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 教师认知与教学行为(teaching behaviors),比如: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teachers cognitions and their reported practice); 教师认知与教师发展(teachers develop); 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 教师经历(experience);教师认知与身份构建(identity construction);教师态度(attitudes);教师承诺(teacher commitment);教师感知(perceive);教师决定(decisions);教师角色(role);教师认知的影响因素(effector)。其中,最热的当属教师认知与教学实践,但是教师身份构建作为一个较新的话题,引起了少数学者的注意。

3.4研究结果

笔者在文献分析部分,在回答“国外教师认知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这一研究问题时,参考国外教师认知研究学者Simon Borg对语言教师认知研究数据采集方法的分类,以及国内教师认知研究学者张培对教师认知数据采集方法的相关实证研究,利用AntConc的索引功能对这个小型语料库进行关键词检索,然后进行人工删选得出:2015年—2019年这四刊关于教师认知研究的实证类文章多采用质化研究,混合研究设计次之;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有:问卷、测试、小组访谈、观察、半结构式访谈及回顾式访谈。

在回答“研究主题”这一研究问题时,参考Simon Borg(2003)对教师认知研究内容的观点及张培(2010)对教师认知考察内容的分类,笔者先进行关键词“research question(s)”检索,然后按文件名(file)整理出研究問题,最后人工分析得出:2015年—2019年这四刊关于教师认知研究的实证类文章的研究主题要比2003年Simon Borg给出的更加丰富,但是教师认知与语言学习、教师角色、语言学习者和教师发展仍然是相对较热的话题,尤其是有关认知与教学的话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身份构建作为一个较新的话题,引起了少数学者的注意,在未来可能会“大展身手”。

4.结语

综观国外近五年的语言教师认知研究可以发现:研究方法方面,虽然已经有学者采用混合方法研究设计,但是仍以质化研究为主,并利用多种资料收集手段;研究主题方面,教师认知与教学当属最热话题,教师身份构建也“展露头角”,给未来语言教师认知研究带来以下启示:

4.1语言教师认知研究的方法和数据采集应体现多质、量结合

“认知”作为一种隐性的观念,其本身的复杂体系,以及“(量化,质化)的资料能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捕捉到看不见、摸不着的认知现象的内容、结构和变化过程,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研究方法问题”等因素决定了研究方法应多样化(张培,2010)。未来语言教师认知研究在方法设计方面可以考虑混合方法设计,在数据采集方面应该多样化,考虑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加客观全面地揭示影响教师认知发展的因素,促进教师的发展。

4.2语言教师认知研究的内容应该凸显教师的独特身份

教师具有双重身份,既具有个体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因此,影响教师认知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性别、性格、学习经历、任职地区、培训经验等,在教师认知研究中突出教师身份,可以考察教师真实的生活世界,特别是教师在具体情境中的困境出发,汇聚包含教师的各方资源和力量,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环境改善为旨趣,表现出“以人为本”的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改善现实和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空间的意义(顾佩娅等,2016)。

语言教师认知研究对促进教师发展问题,提高教师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能力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外近五年教师认知研究的回顾,尝试理清相关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话题,试图为未来教师认知研究提出建议。不足之处在于只搜集了近五年的实证研究文献,语料库库容较小,未来研究的学者可以扩大库容,给出更全面的见解。

参考文献:

[1]Borg, S.. Teacher Cogni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What Language Teachers Think, Know, Believe, and Do[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003(36): 81-109.

[2]Borg, S.. C and Language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M]. London: Continuum. www. Bloomsbury. Com,2006.

[3]Breen, M. P., Hird, B., Milton, M., Oliver, R., Thwaite, A.. Making Sense of Language Teaching: Teachers Principles and Classroom Practices[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1(4):470-501.

[4]Couper, G.. Teacher Cognition of Pronunciation Teaching: Teachers Concerns and Issues[J]. TESOL, 2016(0):1-24.

[5]Da Silva, M.. Construct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from Inside Out: How Pre-service Teachers Make Sense of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Teaching of the Four Skills[J]. TESL-EJ, 2005,9(2):1-19.

[6]Freeman, D.. The Hidden Side of the Work: Teacher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 A Perspective from North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 Language Teaching, 2002,35(1): 1-13.

[7]顧佩娅,陶伟,等.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6,18(1):99-108+161.

[8]何中清,彭宣维.英语语料库研究综述:回顾、现状与展望[J].外语教学,2011,32(1):6-10+15.

[9]李茹.国外语言教师认知研究演进、转向及启示[J].外语界,2016(6):23-30.

[10]廉艳.从新手外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看教师认知的构成和作用机制[J].解放军外国语与学院学报,2017(2):95-103.

[11]徐泉.高校英语教师信念影响因素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12]钱永红,陈新仁.语料库方法在语用学研究中的运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J].2014(2):15-20+26+94.

[13]张培.混合方法与语言教师认知研究[J].中国外语,2015,12(5):86-93.

[14]张培.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发展综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4-67.

[15]孙强,张军.语言教师认知研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视角的启示[J].外语学刊,2019(2):73-80.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实证研究语料库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