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2020-12-16 00:54韩月严淇韩爽
乡村科技 2020年34期
关键词:食用菌生产发展

韩月严淇韩爽

(1.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2.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我国是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是生产食用菌的第一大国。目前,我国在食用菌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工厂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倡“一荤一素一菇”饮食结构的背景下,近几年人们越来越重视食用菌的应用价值,食用菌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菌农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016年,国家对食用菌项目的扶持政策已经相对成熟,多地也相继出台了林、农业发展规划,打造食用菌产业基地。随着近几年精准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食用菌产业作为扶贫项目也得到了后续政策支持。而在食用菌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很多实际问题。

1.1 产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

范玉清等研究发现我国生产食用菌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明显,除了某些较早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先进发达城市,其他地区尚不具备规模化的食用菌工厂,而且存在产业规模小、整体经济效益不高等明显问题[1]。针对我国食用菌产业规模小这一问题,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规模化生产力度不足是影响我国食用菌产业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徐世宏等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分析目前食用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时也谈及了产业规模问题:整体产业发展规模偏小、水平不高,大部分生产活动仍处于小、散、低的状态[2]。而且食用菌产品附加值低,以初级产品——子实体干品或鲜品为主,深加工产品几近为0,近几年深加工有所发展,但其收益率极低。梁钊在研究东北食用菌发展战略时也提到食用菌深加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延伸食用菌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具有重要意义[3]。

1.2 菌种质量参差不齐,行业管理混乱

栽培菌种质量不过关,行业管理滞后,标准菌种场缺乏等问题,目前仍出现在起步较早的辽宁省食用菌产业。食用菌质量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是很多菌农仍凭借经验进行生产,尚未形成科学的生产标准与方式,粗放的食用真菌生产方式制约了食用菌种植效益、水平的提高,同时存在消费者和食用菌生产商之间的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金山提出加强对新品种的培育,对原有品种进行改良,保证菌种质量,是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4]。

1.3 人才稀缺,生产设备滞后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专业人才培养薄弱,缺乏系统的食用菌专业教育研究,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对技术的应用存在局限,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培养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是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宋波从分析食用菌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总结出食用菌产业应在专业工厂化生产、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科研力度、规范食用菌行业发展标准、加强食用菌宣传意识等方面增加高端人才的供给,以促进食用菌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5]。

1.4 品牌价值欠缺,科技投入、宣传意识不足

王明友等研究发现食用菌工厂化企业有了大幅度发展,但具有规模效用和品牌意识的企业数量仍然偏少[6]。食用菌专业市场几乎处于空白阶段,除了庆元香菇等品牌,知名品牌十分有限,这一点贯穿近年来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虽然食用菌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主要菜品,但是部分人并不了解食用菌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不了解食用菌的种类,而且对食用菌新品种的接受度不高。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持。食用真菌生产相关环节较多,技术含量高,对技术依赖性强。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总体技术水平较低,科学技术创新团队稀缺,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生产技术不规范,科学实验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不到位,不能适应当前的产业升级需求,无法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在整个食用菌产业链中,可研发的领域、可创新集成的技术具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例如,王子涵指出食用菌加工行业准入门槛低,导致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食品、药品和保健品在市场上十分少见[7]。

1.5 产业结构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

安江山以黑龙江省为例,指出食用菌组成结构单一,木腐菌占绝大多数,草腐菌的比例极少(仅占不到3‰)[8]。在这种产业结构下,生产需要大量的木材原料,而农作物秸秆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生产原料匮乏现象在某些产区频繁出现,这就造成了产业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失衡,同时加大了环境资源压力,给该产业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在政府管理方面,相关部门对菌种场的监管控制不严,今后应严格把控为企业颁发生产许可证这一流程,将传统财务处罚转变成引导、服务、监管等较为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2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2020年,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任佳妮等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了在疫情蔓延的大环境下,食用菌产业所受的影响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①菌菇不同程度滞销,菇农种植积极性受挫;②食用菌企业复工复产难,多重压力下逆境求生;③市场恢复启动缓慢,有待后期发力[9]。

传统食用菌产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无时无刻都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周边环境和市场。虽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飞速发展,在发达的互联网科技、跨越全球的电子商务网络的支持下,利用新型的互联网订单模式,可以有效开展生鲜菌菇的快销、连锁零售营销。对食用菌的产业发展来说,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实质上是食用菌产品市场扩大化。因此,还需要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上开拓创新,多渠道拓宽思路发展新型的互联网订单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促进食用菌产品的市场销售,规避传统经营模式中一些不稳定因素,使食用菌产品的市场销售更具保障性。在电子商务平台,食用菌买卖双方能实现及时交互信息,有助于合作的共时性和交互性,从而有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能扩大食用菌的销售渠道,推动食用菌产业链的形成。

猜你喜欢
食用菌生产发展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