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优质油菜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2020-12-17 06:21常永才
园艺与种苗 2020年4期
关键词:菌核病壮苗苗床

常永才

(全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滁州239500)

双低优质油菜是指大田生产的菜籽油中芥酸含量在5%以下,菜籽饼中每克饼粕硫苷含量低于30 μmol。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低,其他有益油酸含量升高,从而使菜籽油的营养价值提高。低硫苷含量的菜籽饼可以直接做牛、鱼等动物的饲料。双低优质油菜对人体健康和发展畜牧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双低优质油菜低芥酸、低硫苷的质量,必须采取配套保优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从而生产出优质高产油菜籽产品。

1 选用双低、高产、高油、抗(耐)菌核病品种

品种是高产的基础,由于全椒县属江淮之间的特殊气候,春季雨水较多,在油菜品种的选用上,必须坚持双低优质与抗病(耐病)并重的原则,把品种的抗逆性放在重要位置,以便更好地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根据全椒县多年的试验示范情况,在秋种中重点推广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双低优质高产高油品种。目前表现比较好的品种有秦优系列、皖油系列、天禾油系列、华皖油系列等,近年来浙油系列表现不错,各地可选择种植。

2 区域布局,连片种植

环境条件对芥酸、硫苷的含量影响较大,所以在茬口上要安排水旱轮作,防除自生油菜。优质双低油菜必须做到集中连片种植,防止高芥酸油菜品种插花种植,造成串粉杂交和生物学混杂,降低菜籽品质;同时在油菜开花前要及时清除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的花薹。为确保商品油菜籽的质量标准,最好一个村或一个镇种一类双低油菜品种,实行统一供种,区域化布局。同时实行订单生产,产业化经营,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加工企业的需要,也保证了油菜籽品质。

3 适时早播,培育壮苗

壮苗标准为苗龄30~35 d,株高20~25 cm,叶龄7~8 叶,单株绿叶5~6 张,根茎粗0.5~0.6 cm,根茎直立,根系发达,株型矮壮,无病虫害等。适时早播能充分利用温、光、水、气等自然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全椒县一般9 月中旬播种,苗龄30~35 d 移栽。苗床与大田比以1∶(5~6)为好,苗床播种量6.0~7.5 kg/hm2。苗床应施足底肥,一般要求施足总纯N 150 kg/hm2左右,具体配方:45%复合肥375 kg/hm2+ 尿素150 kg/hm2+ 氯化钾75 kg/hm2+ 硼肥7.5~15.0 kg/hm2。足墒播种,苗床应防旱、防涝、防板结,力争苗齐、苗匀、苗壮。出苗后间除丛生苗,3 叶期定苗,留苗120~130 株/m2。为培育矮壮苗和防止高脚苗发生,可于3 叶期叶面喷施多效唑。同时要加强苗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于移栽前7 d 施送嫁肥,起苗前1 d 浇透水,以便菜苗带土移栽,苗床上的底脚苗一定要废弃。如果直播油菜播种期应掌握在国庆节前。

4 适期早栽,保证移栽质量

通过适期早播早栽,能够充分地利用秋冬季的光热资源,促进年前增加叶片,年后增加枝数,增加角果数,实现丰年大丰收、灾年不减产,全椒县要求10 月下旬移栽结束。因此,在适期早栽的前提下,保证栽好菜苗才能充分发挥优质油菜的增产优势,特别是水稻茬口油菜,由于水稻田土壤板结,通气性差,所以要在水稻收获前,适时断水晒田,开沟沥水,并及时翻耕晒垡,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整地作畦,三沟配套,达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的要求。在移栽技术上要注意行要栽直,根要栽正,棵要栽深、栽稳。同时还要做到边起苗边栽,边浇定根水,大小苗分开栽、不混栽,苗根要栽紧,不栽钩根苗。促进移栽苗早成活,早返青生长,达到壮苗越冬。

5 合理密植,科学施肥

5.1 栽植密度

确定合理密植的原则是:早熟、早中熟品种生育期较短,密度可较晚熟品种大些;肥水条件好,早播早栽,苗期生长快的应适当稀些。全椒县甘蓝型油菜在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栽植密度以12 万株/hm2为宜,中等生产水平栽植密度在15 万株/hm2左右,生产水平较差的地区栽植密度为18 万株/hm2。直播油菜比育苗移栽密度适当增加20%~30%。

5.2 施肥时期及施肥量

双低优质油菜需肥量较大,一般产量3 000 kg/hm2以上的施肥标准:在施22 500 kg/hm2农家肥的基础上,大田底肥45%专用复合肥750 kg/hm2,硼砂7.5 kg/hm2,苗肥尿素60~75 kg/hm2,腊肥尿素75~105 kg/hm2加氯化钾105~120 kg/hm2,蕾薹肥尿素75~90 kg/hm2。

6 注意防冻保暖,确保过冬

在寒潮来临前或降温期间,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一是在土壤封冻前中耕培土,可疏松土壤,增厚根系土层,对阻挡寒风侵袭、提高保温抗寒能力有一定作用,尤其是高脚苗更有一定作用。二是有条件的地方,在寒潮来临前,给油菜田灌半沟水,能避免地温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防止干冻的效果更好。同时灌水后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有利于油菜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冰冻过后,应及时清沟排水,以免因渍水伤根。三是摘除早薹油菜。如果出现早薹早花现象,将消耗大量养分,使植株抗寒能力减弱,应及时摘除,可减轻冻害程度。摘除早薹应选晴天中午进行,摘薹后及时追施适量的速效氮肥,以促进油菜生长,防止冻害。四是开展化学调控。在苗床期、越冬期前喷施多效唑,对防止冻害都有效果。

7 防治病虫草害

菌核病是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由于全椒县春季气候的特殊性,近年该病呈重发趋势。防治菌核病的有效办法是改过去的“达标防治”为定期喷药保护,即在油菜初花期至盛花期实施喷药保护。一般隔7~10 d喷药1 次,连续防治2~3 次,对防治菌核病有较好效果。移栽油菜除草在栽后5~7 d 用高效盖草能等进行茎叶喷雾;直播油菜可在播后苗前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喷雾或在油菜苗期、杂草3 叶期用高效盖草能进行茎叶喷雾。

8 注意清沟,防止渍害

渍害一直是全椒县油菜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限制因子,幼苗受渍,生长停滞,春后受渍,削弱根系功能,分枝位高,主花序变短,分枝减少,角果数、粒数、粒重均受不同程度的影响,结实率下降,尤以角果数减少最多。因此,要求经常疏通田间三沟,使之排水畅通,才能有效减少田间湿度,对壮根防病,保证油菜正常生长有显著作用。

9 防止混杂,检测收购

在收获、运输、脱粒、仓储过程中,注意防止机械混杂。实行单收、单贮和单加工,并在收购或仓储环节中进行含水量、杂质等项目的检测。

猜你喜欢
菌核病壮苗苗床
油菜菌核病发生流行趋势与防治技术对策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四川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情况与防控对策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
南部县油菜菌核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