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视角下农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2020-12-17 19:47田东林
关键词:农业院校评估农业

黄 丹,田东林

(1.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2.云南农业大学 外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毕业即失业”一词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传,虽然当前国家已通过对毕业生发放就业补贴、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扶持,但还是无法根本地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国家统计的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这种数据统计存在统计口径不一、统计数据重复、统计次数太少等问题,容易造成一种毕业生好就业的假象,不利于学校认清自身的发展状况,调整专业结构,突出特色办学理念,培养社会刚需的高质量人才,促进国家战略落实和地区经济水平提升。因此,如何从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供给和我国农业发展需求角度,分析农业院校如何进行专业设置,不仅是解决农业院校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新农科发展的需要,对推进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需求视角下农业院校专业建设要求

根据相关学者对于结构性失业的研究,结构性失业指的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是指高校提供的就业人才能力与社会企业相关岗位需求不一致,导致高校提供的人才过剩,而企业需求人才紧缺的一种状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当前农业院校还是局限于传统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专业建设也处于静态之中,如何根据市场人才需求转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成了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供需的不对等性从侧面强调了了解人才需求的重要性。

(一)明确国家战略发展及产业调整趋势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再也不是“关起门来办教育”的组织,也不是所谓的“象牙塔”。新时代需要高等院校继续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己任,同时也要发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这就要求农业院校清楚国家发展规划及产业调整趋势对各个层级人才培养的需求。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重视的问题。1995 年美国作家布莱斯·布朗就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发问“21 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的轰动。但在2019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4 亿t,用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此外我国生产的粮食、棉花、油菜籽、烟叶、肉类、蛋类、水产品、蔬菜、水果等九类农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其农业成就举世瞩目[1]。但在这背后,也付出了更高的资源环境代价。从1980—2014 年我国化肥消费量增长了180%,过剩氮肥的排放量增加了240%[2]。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获得了粮食安全。如何在青山绿水中保有粮食的最大产量成了新时代背景下新农科建设的重大使命。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也反映出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依据国家战略政策及产业调整发展而衍生出的智能农业、农业大数据、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急需加强新专业建设,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然而,当前高等农业院校还是局限于传统农业人才培养领域,其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能对接产业的发展。例如花卉作为云南省的新兴产业,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产业发展人才活力不够,技术短板解决不快的状况,这与农业院校不能及时根据产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建设颇有关联。

因此,高等农业院校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其前提是清楚当前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新乡村、新农民、新农业、新生态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产业调整对人才能力要求方面的转变,进而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使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新农科国家战略要求及产业调整需求接轨,真正做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明确区域农业发展需求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不等。根据各地≥10°C 积温大小的不同,我国自北而南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温度带,以及特殊的青藏高寒区,各地的热量条件差异很大。温度、光照及雨水的差异,决定了我国各地适宜种植的作物及蓄养的动物种类也不尽相同,进而形成的不同农业生产结构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

比如,云南虽是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6%,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60%的创汇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3]。云南省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总面积约39 万km2,占全国面积4.11%,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烟草、甘蔗、茶、橡胶、花卉等。其中,烟草产业作为云南最大的支柱产业,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总量的30%。2018 年,云南省烟草种植面积达33.3 万多hm2,产量为82.29 万t,占全国烟叶总产量的38%左右,烟农种烟总收入超过120 亿元,上缴烟叶税27 亿元[4],且每年有100 多万户烟农以种植烟叶为主要经济收入。除此之外,茶糖、花卉产业也是云南农业的主要产业。2018 年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达42 万hm2,茶产业综合产值843 亿元,占云南省农业总产值的21%[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云南省的农业支柱性产业主要集中在烟草、茶、花卉、橡胶等产业上。与此相适应的是应该是在这些产业发展上备有高素质的专业科技人员。然而,目前云南农业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云南农业生产结构并不适应,重点表现在烟草机械化种植程度低而相关机械化人才尚缺,烟草种植人员老龄化严重而烟草专业培养人才操作性能力不强,花卉产业科技化水平低而花卉领域科技人才稀缺等。

因此,农业院校应当从不同区域的现实情况出发,积极培养相关方面的新型人才并针对相关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访谈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可拓展的、刚需的新型、新兴专业需求,并根据其区域发展趋势及时淘汰老旧专业,建设新专业,实现高效资源的高校配置。

二、供给视角下农业院校专业建设要求

虽然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买方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导致的,但这绝不意味着农业院校不可以根据国家战略、产业调整、地区需求及相关岗位能力要求的变化,及时“把把脉、治治病”,以适应其变化。

(一)明确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如何使农业发展适应全球变化、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重点。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院校不同于综合型大学,农业院校是行业院校,培养的是行业专门人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农业院校在培养什么专业人才、如何培养专业人才、怎样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存在差异,其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也会有所侧重。例如,“双一流”农业院校可以以研究为主体,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省属重点农业院校可以以培养复合型农林人才为目标,为地区农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地方性农林职业高等院校可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为地区农业实践提供实际的操作性人才,促进农业信息化水平及效益的提高。而由于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农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如何加强新型专业建设,实现专业动态调整的机制也就不完全一样。

(二)明确亟须淘汰的老旧专业和刚需的新型专业

由于地区发展及产业结构有所存在差别,各个农业院校需要淘汰的老旧专业及采用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这里仅从专业的产出效益的某一方面及就业率的高低进行考察。

关于老旧专业的淘汰,一方面可以用该院校该专业毕业生毕业时的平均薪酬与该地区该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酬进行比较,如果当年该院校该专业毕业生平均薪酬高于该地区该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酬,则说明该院校该专业的设置可行,反之,则无意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查该院校该专业的就业率水平来确定该专业是否需要淘汰。例如,从就业率来看,蚕学、蜂学这两个专业近三年的就业率比较高,2017 年在95%~100%之间,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茶学、烟草、应用生物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等专业2017 年就业率在90%~95%之间,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动植物检疫等专业2017 年就业率在85%~90%之间,而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就业率则是农学类专业最低的,2017 年就业率在80%~85%之间[5]。同时从学者陈新忠等对我国36 所涉农高校农学专业就业率情况统计来看,我国一些国家重点农业院校农学专业虽然就业率仍在90%以上,但是对口行业就业率普遍偏低,平均不到30%,因此也可以根据专业对口就业率的高低适时淘汰一老旧需求性不强、实用价值较低的专业[6]。综合考量这两方面的数据,大致就可以确定相关专业是否为老旧专业,需要淘汰与否。此外,还可以通过高校专业综合评价的等级来辅以判断。

新型专业的确立,则需要农业院校通过以下几步确定。首先应该明确自身特色及优势专业,其次需要了解当地具有特色及优势产业等用人单位的意见及新的需求,最后是整合学校资源,明确可以在特色、优势学科及特色专业上拓展的新型专业。以云南省为例进行分析,云南作为传统烤烟种植大省,在烤烟种植和销售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及经验积累,而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本科农林科技人才培养高校,其烟草专业是云南省重点和特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烟草栽培学为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在培养操作性强的新型农林科技人才方面具备一定的经验及优势。近些年来,云南省烟草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专业化服务体系也日臻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提升了烤烟种植的经济效益[7],但同时也存在产业集中度低、烟草技术水平落后、人力资源建设滞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等问题,阻碍了云烟经济效益的扩大以及国际贸易的进行。在此背景下,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培养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重点单位,应该找准当前烟草贸易痛点,注重烟草科技人才的培养,呼吁烟草产业的集中发展及品牌效应的建立,这样既有助于提升烟草产业经济效益形成规模效应,实现突出特色办学理念的构想,也有利于进行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形成“一体,多面”的新型专业结构布局,培养出符合社会刚需的农业科技人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明确专业认证的标准

新型专业设置需要国家下放给高校充分的自主权,但这绝不意味着高校有一直开设这种新型专业的权力。新型专业的继续开设与否取决于相关单位对该院校专业质量认证的结果。因此,高等院校在这方面应该有危机意识,自己构建相关的专业认证体系进行自检自查。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相关工科院校是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反向设计专业建设,正面实施专业建设的[8]。农业院校也可以借鉴此经验,根据相关权威专业质量测评机构的专业质量测评标准,在建设新型专业时,针对某些指标加以严格要求,做到以结果为导向,正面设计专业建设及把控专业建设水平的目的,借此来保证新型专业开设的有效性。

(四)明确大类招生的口径和标准

根据市场的反馈及新农科建设的要求,传统农林院校专业条块分割,界限分明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专业条块分割是计划经济模式下根据我国的产业分工和学科体系形成的专业格局,与高质量市场体系发展需求不匹配,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存在脱节。在新农科背景下,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水稻田里养龙虾,使得水稻产出量大的同时保证龙虾的肥美水平”。这意味着高等农林院校要积极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模式,打破传统专业条块界限,根据院校自身特点明确大类招生的口径与标准,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的人才。比如,云南农业大学在更新课程体系时,应该根据云南经济发展需求,开展一些必要的全校性必修课程,如烟草、花卉、茶类鉴别课程等,使学生具备从事一些基本的当地特色产业的技能,而在专业必选课上在进行有所侧重的培养。同时,鼓励不同专业学生开展毕业论文撰写及毕业设计时以群体为单位,这样可以使不同专业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同时了解到各个学科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与技能。而在实施大类招生时,农业院校应该明确各种大类学科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进行培养的前期先不进行具体专业的划分,而是通过一年的大类课程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及各科成绩状况再进行具体专业的划分,这样有利于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避免盲目划分匹配专业现象的再次发生以及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强现象的出现。

三、农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几点启示

农业院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由农业院校长期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市场人才需求转变所导致的。农业院校专业建设并非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政府、社会、农业院校协同作用,促进动态专业建设机制的形成。

(一)政府应该高度放权,让市场在专业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提供的专业目录已经无法适应地方产业的发展。比如,云南是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地、贸易集散地和出口地,其咖啡种植规模和产量占据全国的98% 以上,“云咖”已成为独具特色的“云系”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9]。但是目前云南本土境内尚未开设咖啡专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云南咖啡产业服务支撑体系不健全,贸易结构不合理,产业价值流失严重的现状。人才培养源头的稀缺与市场需求剧烈之间的矛盾反映出政府需要下放给高校充分的自主权,让相关农业院校根据地区的需求及产业发展,合理设置当地需求的专业,促进地区产业优势化发展。当然政府下放给农业院校充分的自主权,并不意味着这些院校可以肆无忌惮地设置专业,因为相关社会专业质量评估机构会予以监督和管制。构建起相对完备的监督测评机制,更有利于增强政府下放相应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信心与勇气。

(二)社会主体要发挥监管作用,建立权威的专业质量评估机制

在专业质量测评的过程中,政府和农业院校不能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者,这不利于真实反映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而需要社会主体主动参与到专业质量测评的过程中来,建立一支权威的、不受政府、高校影响的专业质量测评团队,公正、有效的根据相关标准对农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质量进行测评,让相关农业院校清楚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及时做出相关调整。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质量测评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机关及高等院校本身,其在专业质量测评时因为一些利弊关系,存在专业建设质量水平难以真实反映的问题,而社会主体在监督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这一方面积极性普遍不强,没有起到监管的作用。相较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专业质量检测普遍采用社会机构测评与测评组织认证相结合的测评模式。在此测评模式下,社会测评机构是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质量测评体系的主体,其中大多数社会测评机构都是经过CHEA 认可的。此类机构的测评标准主要由办学理念和整体性、面向未来、学生学习和有效教学、知识的学习、利用和创新、承诺和服务等五个一级指标构成,而每个一级指标又包括标准表述、核心部分以及证据实例等三个构成要素。其测评程序主要分为申请测评、学校自评、现场考察、测评公告、后续追踪、院校复评等。这种专业社会测评机构的参与以及其标准、规范、科学的测评体系指标及流程为提高美国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质量、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此方面,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质量测评可以借鉴美国专业质量测评的优秀经验,不断提高我国的社会测评机构参与程度,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专业建设质量测评,鼓励开展国际合作专业质量测评模式,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

(三)农业院校要审时度势,积极建设新型专业,配合专业质量测评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新型涉农专业

新型涉农专业的确定,需要结合国家需求、产业发展方向以及高校自身办学定位。新型专业的设置只有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需要的人才,不然其新型专业设置与近年来许多院校为了综合化发展而趋同设置一些专业群的本质并无二致,其设置的新型专业也必然不符合新农科建设的要求以及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农业院校在设置新型涉农专业时,要充分尊重地域需要以及产业发展需要,充分意识到新农科建设赋予农业院校的任务及使命。

2.以优势学科为依托,支撑新型涉农专业建设

由于地域的不同,各农业院校的优势农科也不尽相同,其师资队伍方面也存在差异。新型涉农专业的建设不仅要结合社会需求,而且要根据各院校优秀特色学科。总体来说,农业院校优秀特色专业一般都配备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及仪器设备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以及设备配置,为新型涉农专业建设提供了质量保证。农业院校在掌握所在地区产业发展需求的同时,需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及特色专业、办学条件等进而保障新型涉农专业的建设水平,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迎合”新农科建设层次上面。

3.兼顾专业评估与认证,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专业评估与认证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第四十条的重点建设内容,但是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开展过大规模的专业评估与认证工作,至2016 年,全国仅有上海市、辽宁省等地开展了本科专业评估工作。2014 年,云南省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开始了对专业评估工作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和探索工作,随即成立了专业评估研究专业组。2017 年2 月,云南省完成了对高职院校44 个专业评估工作。针对此次专业评估工作,专家组展开了专业评估体系指标研制工作。其制定的专业评估标准包括了两个类型:一是专业通用标准,具体包含评估项目、评估要素、评估要点等三个层次;二是专业补充标准,其目的是使专业通用标准具有可操作性。近些年来,云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试点评估呈现出注重与行业发展需求接轨、评估标准内容“五个度”贯穿专业评估的范围以及专业评估突出专业预警性、发展导向性、分类指导性与信息透明性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专业建设的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但是本科专业评估与认证尚未全面开展,其老旧专业建设质量还未可知,且新建专业的建立缺乏市场调研及企业人才需求类型调查,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新农科”建设是一场高等农林教育领域的深层次变革,旨在调整农学专业结构布局,淘汰老旧专业,新建新型、刚需专业,满足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通过专业评估与认证,一方面可以了解当前农学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与产出效益,及时淘汰老旧专业;另一方面专业评估与认证的标准也可以为当前指导建设新型、刚需专业,提升新型专业建设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但是,目前总体而言,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专业评估体系与认证标准尚处于探索阶段,且不具备与国际水平相当的专业评估认证机构。所以,需要农业院校自身积极配合专业评估标准及认证体系标准研制工作,化被测主体为主动主体,积极参与专业质量建设工作,以评促建,进一步提升各农学类专业的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评估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
强本固基,建设高质量的农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