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标准下学生体质状况与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0-12-18 19:26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亚太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考核制度状况体质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黄 兵

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合理运用体育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意识为目标的必修课程,在新型教育教学标准制定之后,把提高体育教学意识融入实际的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借助公共体育教学推广范围较大的显著特点,改善提高学生体质状况、加快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进程已成为新时期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公共体育课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

(一)公共体育课现状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

教育部制定的新教育标准,将学生的体育运动、锻炼习惯、技能掌握、体质健康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大部分高校的公共体育课为选修课模式,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对体育课类型进行选择。但是,由于教师教学思想理念存在差异,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内容、手段、形式等方面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锻炼体质的需要。公共体育课教学目标单一、枯燥化明显,教学过程老式机械化现象仍然存在,体育教学内容没有发生时代性的根本转变。虽然高校公共体育课多采用选修的模式,但是由于师资和教学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并不能完全依据自身时间和喜好选择体育课程,体质状况得不到有效提高,也容易造成课程人数比例不协调,体育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利用,更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再加上“阳光体育”等体育活动的推广,学校对公共体育教学的重点逐渐偏向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忽略了体质锻炼强度。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目标出现偏差、教学资源运用不合理是影响学生体质状况的重要因素。

(二)师资现状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

建设一支专业素质强硬、综合能力较高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公共体育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更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力保障。体育教师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质锻炼习惯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由于部分体育教师教学思想理念更新转变不到位,所采用的教学形式不能适应新教育标准,仍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真正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此外,学校方面对师资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及时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素养不能达到新教学标准的要求,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

(三)体育教学评价考核制度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

体育教学评价考核制度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综合全面、科学客观地反映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它不仅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修改教学规划、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信息来源,还是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转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有效评价,可以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完善。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的体质健康考核标准较为落后,不能客观整体地反映出学生体质健康的真实状况和调整方向,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和公共体育课教学相脱离,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未能及时或根本没有反馈给学生和体育教师,未能发挥指导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实际意义。体育教学评价考核制度不够健全科学,直接导致了学生体质锻炼动力不足,是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之一。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体质状况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体质状况的认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各大高校在公共体育课教学中,要加强对体质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使“树立科学健康思想观念、充分掌握体质锻炼技能、养成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体育教学思想深入学生脑海,引导学生转变体质锻炼的思维意识,掌握新标准下的体质锻炼知识,真正理解体质健康蕴含的价值和能量;要完善提高体育教学环境和设备,组织多形式、多种类的课内外体质锻炼,为学生的体质锻炼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推动学生对体质状况的理解记忆,了解体质锻炼的价值所在;要认识到公共体育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开发利用体育教学资源时,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按照合规的程序完成体质锻炼种类选择和评价总结,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二)创新体育教学手段,指导学生科学体质锻炼

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学生体质健康指导中心,将学校体育部门、医务部门、心理指导部门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资源优势,构建一支专业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队伍,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宣传,为学生提供全方面的体质健康咨询系统,提高学生对新标准的认识程度。每年学生体质健康的检测结果,大部分直接存入数据库,没有和学生实际的公共体育课教学联系在一起,学生对测试结果关心程度不高,教师也没有对其加以运用,浪费了体质健康测试的资源价值。而专门的学生体质健康指导中心可以将测试结果归档入库,为学生查阅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学生主动了解自身体质状况,并在公共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创新体育教学手段,指导学生科学进行体质锻炼。

(三)加大公共体育课各项投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习惯

高校公共体育课对场地的要求较高,要想对学生良好地进行体质锻炼,就需要有合适的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高校体育运动场馆对学生体质锻炼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大公共体育课各项投入,提高体育教学资源利用度和公共体育课的职能发挥,为学生体育运动提供充足的锻炼场地和运动器材,构建良好的体质锻炼环境。在公共体育课实际教学中,要在每堂课中加入适度的身体素质锻炼,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树立正确的体质锻炼意识,培养自我锻炼习惯,提高自身运动技能和自我评价能力,从而提高整体体质健康水平。

(四)完善体育教学评价考核制度

高校应建立并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课教学评价考核制度,将教学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相融合,对学生的自身体质锻炼情况、学习态度与努力程度、体质健康变化情况等多方面整体评价考核,构建一个多元化、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考核系统,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和主观创造性。不仅要充分体现新版标准的体育教学目的,还要体现提高体质健康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评价考核制度的反馈、指导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完成体质健康教学的学习和进步。

三、结语

新版标准下学生体质状况与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改革在实践教学中较为复杂,需要教师分清教学目标主次,科学合理地为学生安排体质锻炼任务,有针对、有计划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高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质锻炼大环境,完善体育教学评价考核制度,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质锻炼意识和习惯。总之,提高改善学生体质状况、推动完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非一己之力可以完成,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考核制度状况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考核制度改革研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实施现状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