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鱼养殖过程中水质调控技术总结

2020-12-18 22:16霍新周詹世盈朱文锦李改清
河南水产 2020年4期
关键词:养殖池增氧机鲈鱼

张 坤, 霍新周, 詹世盈, 朱文锦, 李改清

(1.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郑州450044; 2.武陟县农业农村局, 河南焦作454950;3.南召县农业农村局, 河南南阳474650; 4.焦作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站, 河南焦作454150)

加州鲈鱼,又名大口黑鲈,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一种适温范围较广的名贵肉食性鱼类。该鱼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病害少、易起捕、肉质鲜美且刺少等优点,是渔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优良品种。

养鱼先养水。所谓养水,就是调节好池塘水体中的各种生物。池塘中主要的微型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藻类、浮游动物(轮虫、桡足类、枝角类)、各种水生昆虫。池塘养殖基础生物是细菌和浮游植物,养水,就是“低产养藻、高产养菌”、“前期养藻、后期养菌”。

目前,影响池塘承载能力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氧的供应能力,二是氮的处理能力。池塘养殖水质控制的方法是如何提高供氧效率和氮处理能力而开展。

水质管理本身是将没有转化成鱼蛋白饲料的部分残饵和鱼的代谢物处理干净。如果不处理干净,池塘水体中就会积累有机物质和氨、亚硝酸,当这些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池塘水质就会恶化,病原大量孳生、鱼体抗病能力下降,鱼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养殖全过程通过加强对水质、底质的调控,肠道养护,疾病预防,达到少生病,少用抗生素和杀虫药,相近养殖条件和时间,鱼出池早、风险小、成本低。

1 常见影响养殖水体水质的主要因子

1.1 溶氧量

氧是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水质因子,是鱼、虾等水生动物生命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氧具有氧化性能,促使有机物向无机物转化,抑制厌氧微生物生长。常见的养殖鱼类对溶氧要求要在3以上,对于鲈鱼养殖溶氧4以上,过低容易泛塘或引发疾病。

调控方法:鲈鱼不耐低氧,对养殖池溶氧要求高,每2000㎡水面至少需配备3 kW叶轮式增氧机和1.5 kW水车式增氧机各一台。养殖池中水车式增氧机一般需24 h开机,叶轮式增氧机也需经常开机,保持溶氧充足和上下水层对流。

1.2 pH值

pH值是鲈鱼养殖池塘水质的重要衡量指标,直接影响鲈鱼的正常生长活动,通过改变水体环境中理化因子及生物因子间接作用于鲈鱼。

pH值过高:碱中毒、腐蚀鳃组织及皮肤,引起鱼虾大批死亡、NH4+会转化成有毒的NH3 。pH值过低: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形成生理缺氧,磷酸盐溶解度受到影响,有机物分解率减慢,易发生纤毛虫病、鞭毛虫。

调控方法:河南省鲈鱼养殖池pH值普遍偏高,可使用明矾调节,用量为0.5 kg/667㎡左右的,也可用稀盐酸或醋酸泼洒,多施有机肥。

1.3 氨氮

鲈鱼养殖池中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沉入池底的饲料,鱼排泄物,肥料和动物死亡的遗骸,以非离子氨氮和离子态氨氮两种形式存在。毒性:提高血液PH值,破坏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引起机能下降;破坏细胞膜稳定性;破坏排泄系统和渗透平衡。毒性随pH值升高而提高。

调控方法:换水、增氧、泼洒沸石、使用微生物制剂等。

1.4 亚硝酸盐

硝态氨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毒性:将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球丧失运输氧气的能力

调控方法:换水、增氧、泼洒沸石粉、用氯化钠(用量8~10 kg/667㎡)和少量的硫酸亚铁和碳酸钙、使用微生物制剂。

2 水质调控主要措施

2.1 提高饲料利用率

提高饲料蛋白利用率,减少蛋白质在养殖池中的残留,减少池塘水体的负荷,可起到从源头控制水质、提高养殖效率的作用。具体措施:

①使用优质的饲料(各种营养要素均衡、合理、全面)。

②添加益生菌保护肠道,提高饲料消化。

③精准把握投喂量,使饵料得到充分利用,鲈鱼成鱼投喂量控制在剩余30%鱼在投喂区即不再投喂。

2.2 提高水体营养素转化能力, 合理搭配养殖品种和数量

①提高水体营养素转化能力

混养:根据食性与空间进行合理搭配,鲈鱼养殖池一般应搭配鲢鱼和鳙鱼,搭配数量为0.5kg/尾鲢鱼80~50尾/667㎡和鳙鱼50~100尾/667㎡, 具体根据鲈鱼放养密度和池塘情况确定,能较好的起到调控水质的作用。

②底部土壤决定池塘自身水质净化能力。鲈鱼养殖池一般土池较好,养殖前要经过10d左右的晾晒,一般要推去底泥,增强池塘本身的净化能力。

2.3 溶解氧管理

添加增氧设备:增氧机、底部增氧管,除正常开机增氧外,晴天中午开机2~3h,培养适量藻类,增加氧的释放,控制水体有机物浓度,增加溶氧量。

2.4 pH值管理

定期检查pH值,合理范围6.8~8.5。利用生石灰水调节,采用少量多次办法;,定期使用微生物稳定酸碱度。

2.5 总碱度、总硬度管理

定期测定总碱度、总硬度值,总碱度合适范围>100,总硬度合适范围130~280,用水质保护神调节总硬度、总碱度。

2.6 氨氮、亚硝酸盐管理

高效、高能饲料,适当投饵;保证溶氧;定期投放有益微生物;定期护理肠道;定期投放专用芽孢杆菌改造底泥;投放适量配套品种。

3 调控水质使用的药品和使用方法

除经常使用的生石灰、小苏打外,鲈鱼养殖过程中常用的调节水质的益生菌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蛭弧菌、硝化细菌等。

3.1 光合细菌

在养殖生产情况下,如果缺氧,光合细菌能够分解硫化氢、酸性物质,还可以产生抗病毒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病、促生长调节水质等功能,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

使用注意事项:

①光合细菌制剂大多呈液态,使用时无需活化,选择晴天上午使用,低温及阴雨天不使用;

②当养殖水质较肥或水质恶化时,可使用光合细菌分解有机污染物,调节水质,改善水体环境;水瘦时先施肥肥水再使用光合细菌;

③当水体呈酸性不利于光合细菌生长,使用前先泼洒适量生石灰调节水体,pH值调节至6.0~8.0。

3.2 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在鲈鱼养殖中经常使用,效果较好。作用机理是:芽孢杆菌与养殖环境中的有害藻类及水产致病菌竞争,形成优势种群,抑制有害藻类及水产致病菌。它的特性与功能优于光合细菌,有望成为光和细菌的替代品。鲈鱼养殖中常用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复合芽孢杆菌,可根据不同目的选择使用。

枯草芽孢杆菌作用:①抑制有害微生物,可以抑制水体中的有害生物如弧菌、大肠杆菌等。②净化水质,分解水体中的残饵、粪便、有机物等。③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抑制水体中的蓝藻等有害藻类。④提高鲈鱼饲料利用率,枯草芽孢杆菌具体较强蛋白酶、脂肪酶的活性,促进鲈鱼对饲料的吸收利用。

复合芽孢杆菌作用:①降解池塘中的残饵、有机废物,消除水体臭味等。②抑制有害菌。③调节水质。④降低饵料系数。

注意事项:在晴天中午使用,使用前加糖活化,泼洒后开及时增氧机增氧,溶氧低会造成复活率低和鲈鱼浮头。另外应定期使用。

3.3 乳酸菌

乳酸菌,属于厌氧或兼性厌氧菌,能够分解碳水化合物,主要代谢产物为乳酸,可降低肠道pH值,抑制肠道不耐酸厌氧病原菌繁殖,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还可合成短链脂肪酸和B族维生素,中和毒性产物,抑制氨和胺的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

注意事项:

①乳酸菌使用时可用红糖水活化增殖,提高乳酸菌使用效率;

②使用乳酸菌拌料应间歇性进行,长期连续使用易导致虾肠道酸度过高,肠壁变薄,影响饲料消化吸收。

3.4 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是指利用氨或亚硝酸盐作为主要能源以及能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碳源的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细菌,可分为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两大类群。硝化细菌在氮的循环中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而被藻类利用,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注意事项:

①硝化细菌制剂为液态制剂,使用时无需活化、扩培,直接稀释泼洒使用。

②硝化细菌的繁殖速度较慢,泼洒4~5d后使用效果明显,应提前5~7 d施用。

猜你喜欢
养殖池增氧机鲈鱼
水体消毒防病用药称量分配的简捷方法
不同池型结构循环水养殖池水动力特性研究
永磁叶轮增氧机增氧性能试验与分析
舌尖上的四鳃鲈鱼
持续阴雨期间鳜鱼养殖池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池塘养鱼如何选择适合的增氧机
圆弧角优化对单通道方形养殖池流场特性的影响研究
一叶舟
2019是瑞士“鲈鱼年”
如何挑选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