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水生动物疫病生态防控技术

2020-12-18 22:16
河南水产 2020年4期
关键词:水生动物投入品水体

程 军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郑州450044)

“四优四化”是河南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程。主要任务是发展优质农产品,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重要水生动物疫病生态防控技术示范主要内容是通过微生态技术和以中草药为原料的投入品应用,改善养殖水环境,提高养殖水生动物的抗病力和应激能力,控制和减少疫病发生,减少药物使用,在保护优良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获得高产量的优质水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投入品筛选研发

根据任务示范点的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特点,坚持无抗生素投入的原则,以中药成分为主,突出生态防控技术特点,在传统鱼病用药的基础上,筛选研发出以下系列疫病防控投入品。

1.1 调节水质的氨基酸菌肥

其主要成分为蚓激酶、复合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调节养殖水体的肥度、透明度、pH值,增加养殖水体溶氧功效显著。

1.2 抑制有害细菌生长的菌敌活氧和美康

菌敌活氧的主要成分是包被双氧水,遇水即溶,快速释放活性氧,不改变养殖水体pH值;美康的主要成分为水霉抑制剂,全池泼洒可防治池塘水质恶化。

1.3 提高鱼体免疫力, 调理肝肠功能的免疫宝和肝肠舒

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中草药,经超微粉碎加工而成。免疫宝主要功能是抗病毒,提高免疫力,增强抗应激能力,改善机体微循环;肝肠舒主要功效是调理肝肠功能,修复消化系统损伤。

1.4 使用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益生噬菌,分为外洒的益生噬菌Y和内服的益生噬菌N两种。益生噬菌Y是由噬菌蛭弧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复配而成,用于外洒可有效裂解多种有害菌,降低养殖水体有害菌密度;益生噬菌N是由噬菌蛭弧菌和EM菌等复配而成,用于内服可有效改善养殖品种肠道内环境,维持良好的消化吸收状态。

1.5 使用植物性驱虫剂

抑制寄生虫病的虫克,主要成分为高效、低毒植物性驱虫剂。内服可有效减少鲺、锚头鳋、中华鳋、淡水小瓜虫、海水隐核虫、盾纤毛虫、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三代虫、孢子虫等寄生虫对鱼体的侵袭。

2 水质调节

水生动物的生命周期几乎全部在水中,优良的水环境是获得高质量水产品的基础条件,这也是“养鱼先养水”的理论依据。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转化规律,通过人为干预,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最大限度转化为养殖品种的天然鲜活饵料,在实现养殖水体自我净化的同时提高优质水产品的产量,调节水质主要措施如下。

2.1 使用氨基酸菌肥

当养殖水体透明度大于35 cm时,泼洒氨基酸菌肥,调节菌相和藻相,增加有益菌群,为单细胞藻类提供营养元素,提高藻类分裂速度。每次泼洒7500~15000 g/hm2,使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35 cm之间,快速将水质恢复到“肥、活、嫩、爽”的健康状态。

2.2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在主养鲤鱼、草鱼的池塘中套养南美白对虾(虾苗体长1.5~2 cm,7.5万尾/hm2),增加池塘生物多样性,促进有机碎屑充分利用,维护养殖水体生态平衡。

3 疫病防控

3.1 及时加水

适时注换优质水维持水色和透明度,及时开启增氧机,保持溶解氧达到4 mg/L以上;及时调节水体pH值和碱度,保证水体碱度在80~200 mg/L,以维持水体微生物净化水体的活力和能力。

3.2 外用投入品的全池泼洒

具体做法是:3月中旬和下旬,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各泼洒美康1次,用量为每次1125 ml/hm2;4月、9月各泼洒虫克2次,每次6 kg/hm2,时间间隔10 d为宜;3~10月,每月泼洒敌菌活氧1次,每次5.6 kg/hm2;5~9月,每月上旬和下旬各泼洒外用益生噬菌1次,每次泼洒375 g/hm2;

3.3 药饵投喂

3~10月每月投喂免疫宝3 d,每千克鱼每天投喂0.2 g,投喂肝肠舒3 d,每千克鱼每天投喂0.1 g;5~9月每15 d投喂1 d益生噬菌N,每千克鱼1 d投喂0.08 g;4~10月每月投喂虫克2 d,每千克鱼每天投喂0.15 g。

4 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4.1 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通过“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实现了重要水生动物疫病生态防控技术的科研与生产相结合,验证了重要水生动物疫病生态防控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二是示范点养殖水环境得到改善,水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提高。三是提高了示范点辐射范围内养殖专业户对生态防控重要水生动物疫病的认识,为全面推行绿色渔业养殖模式探寻可行之路,收到了预期效果。

4.2 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资金限制,生态防控投入品少。在技术结合投入品才能实现抑制疫病发生的逻辑下,其防控效果难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二是重要水生动物疫病的生态防控技术属于新的防控体系。养殖户虽然愿意接受,但对于非同以往的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养殖户需要时间理解和熟悉。

5 结语

生态养殖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疫病防控是生态养殖成功的决定因素。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生,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重要水生动物疫病生态防控的核心技术是通过修复和改良养殖水体水化学指标、藻相和菌相,降低养殖环境中的致病菌、寄生虫、病毒等病原密度,减少发病概率;通过调理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抗病力,实现养殖品种不发病或少发病。通过在“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水产品专项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有效性,该技术生态防控特点突出,易于理解,方便实施,经济实惠,环境友好,示范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水生动物投入品水体
关于水生动物检疫及检疫技术规范的探讨
浏阳市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风险预警与防控
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启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成立20余载,水产投入品3.0时代,这家动保企业凭何成为养殖户的“首选热爱”?
柬埔寨可出口四类食用水生动物至中国市场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试谈水产养殖投入品制售企业应该如何面对农业农村部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