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河鲤鱼人工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2020-12-19 01:38陈和平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9期
关键词:放养密度亲鱼增氧机

○陈和平

黄河鲤鱼同淞江鲈鱼,兴凯湖鲌鱼、松花江鲑鱼被共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黄河鲤鱼肉质细嫩鲜美,金鳞赤尾、体型梭长的优美形态,驰名中外,是中原和我国的宝贵鱼类资源。黄河鲤鱼体色鲜艳、金鳞赤尾。口端位,呈马蹄形。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前。背鳍、臀鳍各有一硬刺,触须2对,颌须约为吻须的2倍长。臀鳍、尾柄、尾鳍下叶呈橙红色,胸鳍、腹鳍桔黄色。体重常见的有0.5-2.5kg,最大个体可达15kg以上。因食性杂、食物广,生长快,生活条件要求不高,普通养殖一般二龄可达商品规格,使用配合饲料饲养精养,一龄即可达到商品食用鱼。

一、人工生态繁殖技术

按照黄河鲤鱼的种质标准,选择体型好,活动力强的亲鱼,要求黄河鲤的体长与体高之比大于3,尾柄长与尾柄高接近于1。雌性亲鱼的年龄至少3冬龄,体重达到1.5kg以上,雄性亲鱼2冬龄。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的黄河鲤亲鱼,其怀卵量和卵的品质较差,均不宜作亲鱼。自然产卵时一般选择雌雄比例为1比1,人工授精时雌雄比例可为1.5比1。

每年4-6月放养在水深1.2m左右的池塘,避风向阳,注排水方便,放养前用生大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每亩可放亲鱼150-200kg。为防止其自行交配产卵,可将雌雄鱼分别放在2个池塘中。水温在25-32℃之间,水体溶氧量为4.5mg/L以上。

孵化鱼苗池塘,也可兼作鱼苗培育池,池塘面积不宜过大,池底淤泥要少,进出水口需加密眼网过滤,防止鱼苗逃出和野杂鱼进入。一般每亩池塘放30-50万粒受精卵,应特别注意防止水霉病,用0.3‰甲醛或聚维酮碘事先浸洗安置受精卵的鱼巢。

二、黄河鲤鱼的苗种培育技术

每亩施用发酵鸡粪75kg左右,猪、牛粪100kg左右。施用时池水20-30cm深,施用后每天加注新水5-10cm,待放苗时水位达到0.7-0.8m为宜。施基肥应注意:粪便要与石灰拌和,以加快熟化和杀灭部分病菌,一般石灰与粪便比例为1/6-1/8,拌和均匀堆积后用泥土覆盖,露天发酵5-7天后即可施用。施肥后5-7天,天气晴好,鱼苗可口的轮虫出现旺盛繁殖期,就可以放养鱼苗了。鱼苗放养密度:根据出塘规格及出塘时间,每亩放养20-40万尾。

鱼苗孵出后3天,泼洒豆浆或芝麻渣培肥水质。每亩水面每天分三至四次泼洒豆浆100kg左右。随着鱼体长大,水的深度就要逐渐增加至1m。每隔3-5天加注新水,以调节和改善水质。鱼苗经半个月左右的饲养,长至2cm左右,即可分塘或出售。分塘或出售前,必须进行拉网锻炼。增强鱼苗的体质。保证操作和运输的成活率。

三、黄河鲤生态养殖技术

池塘面积一般以3-15亩为宜,池深1.5-2.5m。池塘底质以沙土为好。粘土底质池塘可适当多放鲢鳙鱼。亩产量在1250kg以下时,8-15亩的池塘应配备3.0kW的叶轮式增气机一台或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2台,每口塘应配备4吋潜水泵1台。

鱼种放养前应作好池塘的维修、清整、消毒、注水、和试水等工作.黄河鲤夏花放养密度可在1000-2000尾/亩之间,鲢鳙夏花放养密度2000-3000尾/亩。

每10-15天换水30cm深左右。池水过瘦的池塘严重缺乏浮游生物,应当尽快在短时间内将浮游生物培育起来,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施化肥,如碳酸氢铵,用量1m水深池塘每亩2.5-3kg。增氧机械主要包括增氧机和水泵,在高密度养殖黄河鲤池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7-9月份高温季节,中午及夜间均需开动增氧机。

采用驯化投饲的方法。当水温在12-22℃时,每天投饲1-2次。水温在23℃以上时,根据鱼体大小、天气情况,日投饵3-5次,投喂间隔2小时以上,每次投饵30-50分钟,待大部分鱼群散去,减少投喂量至停止投喂。并根据天气、水色、鱼类活动及摄食情况酌情增减。一般应在太阳出来后再投喂,下午应在太阳落下前喂完。

日常管理需持续耐心,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色变化,有无浮头及病害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调水或开增氧机的时间。做好池塘日志,观察和记录鱼吃食与活动情况。发现鱼活动、吃食异常、撒网检查,对症处理,保证池鱼健康快速生长至成鱼。

四、病害防治

在饲养过程中,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工作做得越好,鱼病就越少。预防工作主要包括鱼种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鱼种入池前应检疫、消毒;饲养过程中应注意环境的清洁、卫生;拉网操作要细心,避免鱼体受伤。

发现鱼病应及时检查确诊,对症下药。药物的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并注意各种药物有不同的休药期。

猜你喜欢
放养密度亲鱼增氧机
永磁叶轮增氧机增氧性能试验与分析
斑点叉尾鮰亲鱼池塘产卵繁殖影响因素研究
池塘养鱼如何选择适合的增氧机
放养密度对泥鳅育苗效果的影响
放养小龙虾虾苗注意事项
不同放养密度对有机稻株型塑造的影响研究
亲鱼优选抓好七关键
黄颡鱼工厂化育苗技术
野生与养殖褐牙鲆亲鱼营养学分析与繁殖力的研究
如何挑选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