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衣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工作室制”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0-12-19 08:39李珊珊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工作室制成衣产品设计

李珊珊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255300)

0 引言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实践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工作室”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模式相比,“工作室”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贴近市场,更有利于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理论和实践技术知识,又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实践应用型专业人才。

1 课程介绍

成衣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专业的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综合实用型课程。本课程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完服装设计、制版、制作等课程之后,引导学生参与服装成衣设计生产流程的全过程教学实践,通过对服装成衣新产品的设计定位、制版推版、缝制工艺以及排料、裁剪、缝制和后整理等生产环节的认识和实践,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成衣产品设计并批量生产的工艺技术和过程;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服装成衣生产的流程、制版技术与产品研发之间的内在联系。

2 课程问题分析

2.1 课程内容方面

成衣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学习包括了手绘、制版、工艺等方面,实践在整个课程比例占60%以上。服装的流行变化非常快,因此作为服装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教学内容上必须舍弃一些精简偏难、偏深及实用性不强的陈旧理论知识,善于并敢于将时尚设计前沿动态、服装专业新技术等运用到教学中,以适应服装企业的发展需要。学生通过成衣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有意识的将作业与企业需求结合,并与企业合作将学生的作业作为产品转化投放市场,真正的实现了与市场接轨。

2.2 课程师资方面

担任成衣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师均是从研究生服装专业毕业后从教,教师工作重心(受地方行业产业特点(来样加工为主)的影响,及师资数量约束,)集中于教学工作,目前高校辅导员的配比不足,许多专业老师还要兼任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因此,教师参加的社会服务活动相对较少,联合行业企业开展的产品研发、课题研究、技术培训等活动较少,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需要整体提升。

2.3 课程考核方面

目前,成衣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在考核方面,注重过程性考核,根据每个项目实施的最终检验结果: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工艺,采用阶段任务评价(岗位工作能力)、阶段表现评价(职业素养)与目标项目评价(综合应用能力)相结合评价模式。考核内容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综合职业素质的考核等方面有所欠缺,课程考核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不够,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企业需求脱节。

3 校企合作“工作室制”实施具体安排

3.1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概念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载体,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专业实践为核心,在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下参与企业的品牌研发项目,学生以团队的形式,按照企业品牌研发项目的要求,完成从设计构思、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到成衣制作的全过程。通过参与工作室项目,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服装新产品从研发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部过程。将企业项目与课程紧密结合,将课程、教室和企业项目实践融为一体,将学校传统的以传授式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以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模式。

3.2 “工作室制”校企合作的具体安排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与上海赛特丝绸有限公司开展共建1960 丝绸文化创意园、共建服装设计专业、共建工作室、共建课程等方面的合作。借助于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把与上海赛特丝绸有限公司共建“1960 丝绸文化创意中心”作为平台,新建时装设计工作室。时装设计工作室由设计区、制版区、制作区3 个功能区组成。其中设计区是创意研讨区,教师可以进行教学,也可以引导、指挥、督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的练习。设计区共三台电脑,2 个研讨工作台等,可供8-10 人进行方案研讨,制版区和制作区是实践操作区,教师可以进行实践教学,学生也可以进行实践操作的练习。制版区和制作区共有4 台制版桌、2 个拷贝台和各种服装缝纫设备,可供10-20 人进行实践操作。时装设计工作室作为成衣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场所,改变以往上课时讲授理论部分内容时在教室授课,讲授实操部分内容到实训室的方式。工作室制度的教学模式是开放性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以引导者的身份,围绕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注重保护学生的艺术直觉,互相研讨,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工作室内外可以平等、广泛地交流学习经验,学生拥有自由交流和自由表达的机会。

公司在校内派驻有专门负责人员,已经与企业人员建立起固定化、常态化联系通道,已经形成校企合作联系(电话、人员、服务等)的基本资料,为学院和企业的合作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的服装专业教师和服装企业经验丰富的技师和专家组成教师团队,根据企业的品牌研发需求,共同参与制订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考核方案。在课程内容的制订上,针对企业的需求,将企业的品牌研发创新项目作为课程内容,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以教科书为主的课堂组织形式;在课程标准的制订上,将行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将企业文化嵌入到课程素质教育中;在课程考核方案的制订上,将企业品牌项目研发要求作为课程考核的重点,着重考察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将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实现课程与企业的对接。

服装设计专业与上海赛特丝绸有限公司企业人员组建一支具有“双师素质”、能够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企业定期为服装专业教师进行案例教学和成衣产品设计与制作等实训课程培训,有计划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通过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巩固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掌握产业前沿动态,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通过企业锻炼学习,专业教师不仅可以学习企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同时还能接触企业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从而在实践教学中遇到问题时能够正确的处理和解决,有利于工作室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4 校企合作“工作室制”形成的建设成果

形成了校企合作成衣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工作室制”的新模式,企业人员参与成衣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考核,把国内最前沿、最具市场指导意义的服装设计专业知识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设计素养,开阔了学生的专业视角,增强了学生对服装时尚的敏感度,拓宽了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了解了企业岗位需求,明确了专业学习目标,对未来的就业及前景有明确的认识,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促成了校企合作《成衣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践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以往该课程的选用教材上都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性不强等问题。通过与企业合作,在编写内容方面采用大量企业的真实案例等实践内容,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5 课程优势及示范推广可行性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与上海赛特丝绸有限公司在共建课程过程中,对成衣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工作室制”的模式探索对今后的合作有较深远的意义。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制定了《工作室建设方案》、《工作室实施管理办法》等,旨在加强工作室的管理和建设,保证实践教学和工作室开放的正常运行。在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课程考核、实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实践,对其他课程起到示范、启发作用;对转变教育评价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建设理念、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等将具有一定的实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工作室的这种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工作室内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是实际操作者,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和教师充分互动、合作探究,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而教师可以因服装品牌项目、因人给予学生不同的引导,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工作室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搭建了一座桥梁,工作室因有了企业的参与,具有了产品研发的功能。学生的作业因有了企业的参与,可以转化为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它其实就是一个“企业”。通过企业人员将企业真实案例带入教学中,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在“工作室”工作与实习,获得一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与素养的培养。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有机地把服装设计、制版、工艺生产与企业岗位技能的培养联系起来,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零距离对接。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缩短与企业岗位的距离,能更快地适应服装行业发展的需求。

6 结语

成衣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工作室制”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实施,是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与上海赛特丝绸有限公司合作的新尝试、新探索。通过课程的合作,可以更加直接的知道企业的岗位需求,利用工作室进行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操作水平。

当下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工作室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在组建工作室前我们也到过很多兄弟院校去学习经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摸索总结,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代表着创新教学前进的方向,通过校企双导师制丰富了原有的教学形式和内容,避免了教学中实践环节不足的想象,使校企合作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培养了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工作室制成衣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汽车外饰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中堂龙舟文化元素在成衣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素色成衣,苎麻成筑——麻霖生活美学空间
极致未来
杜凤霞产品设计作品
“工作室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台前幕后的点滴记录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