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装制版的工艺研究

2020-12-19 08:39邬方华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版型立体服装

邬方华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402160)

0 引言

只有服装制版的技术够高,设计足够美观,生产出来的服装产品才能满足顾客的审美,才能在市场上进行大量流通。只有在服装制版完成之后才能进一步进行工艺的设计和研究,服装设计师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对服装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技术分解,然后应用服装设计公式以及技术手段对各部分进行设计和优化,使各部分能够满足服装设计的要求,同时有利于工厂的大量生产,比如排料、对服装的裁剪等。对服装设计内容进行技术分解是服装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服装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服装设计师制作出优良的服装制版能够为服装生产的各工艺流程提供很大的便利,比如,服装的缝制工作,服装各部分的熨烫工作以及对服装的整理等。同时,通过服装制版可以对服装的形状、尺寸进行检验,也可以通过服装制版为服装质量的检测提供依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由此可见,服装制版在整个生产环节中占据重要地位。

1 科学服装制版思维的确立

1.1 服装制版思维模式从平面转向立体

在面对平面剪裁制版工作时,设计师一般都会采用平面思维模式,但是平面思维模式只能解决二维问题,不适用于三维造型。所以,在服装制版工作中一定要实现思维方式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培养服装制版设计师和服装专业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服装制版设计师可以将生活中的感受与制版设计联系起来,通过生活中得到的灵感进行联想,将分散的数据和局部的服装裁片组装成一件立体服饰。从平面向立体结构的转变,不只是设计形式的转变,更是设计师认识观念的转变,这需要设计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准确建立生活与工作的关联性,是设计师思维模式的巨大飞跃。

1.2 思维模式从单一走向综合

运用单一的思维模式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服装结构设计中的简单问题,这也造成了很多设计师在遇到结构设计较为复杂的情况时不能快速将思维模式转换到立体思维,导致设计师解决复杂结构设计问题时力不从心。设计师不能从平面形式中看出立体变化后的数据会成为服装制版设计师的软肋,造成服装制版设计师能力上的缺陷。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师要培养自己的综合性思维模式,全面分析服装造型的各种要素,对复杂结构设计问题进行整合并解决。这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能够处理好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平衡关系,对服装制版中各部位进行协调,使整体的关系达到最优的状态,这是服装制版设计师应努力具备的思维模式。

1.3 服装制版思维模式的理性与感性

理性思维是一种抽象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思考对事物和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综合等。而感性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感受。在常规思维培养中,通常都会倡导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认知,但是优秀的服装制版设计师不仅要具有理性思维和理性认知,还要能够进入到表达感觉与感情的创造空间,学会在服装制版设计中表达感情,赋予服装情感和生命,这是服装制版设计师的终极目标。

2 形态结构的造型意识

2.1 求全意识

在国内外的服装设计中都讲究造型的完整性,尤其是在以立面形体设计为主的服装中。从客观角度来看,完整性是相对而言的,在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中讲究残缺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全面的美感成了人们选择和购买服装的首要条件。所以,在服装制版的设计中设计师要以通观全局的眼光看待服装设计的形态,对服装的形态进行完善,使消费者能够获得视觉上的平和感。此外,在服装制版的设计中也要讲究层次感和整体结构的完整性,避免出现基础线条处理不到位而导致服装起翘不规范、侧缝线不能对条对格等情况。在服装造型整体观念的影响下,大批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涌入市场,这对我国服装市场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也导致服装结构形态趋于同化。可见,一味地追求完整造型意识,通过服装结构的完整性来衡量和要求现代新造型的结构,可能会限制设计师创造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追求完整美的同时,要尊重传统审美,这样才能有助于服装制版设计师的创新。

2.2 完善服装造型的程式

目前,国内的服装制版剪裁方式大多采用日本原型系统的剪裁方式,在服装院校的教学中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服装结构制版和设计的完善,使服装的生产趋于规范化和程式化,这是服装生产进步的表现,也是服装生产发展到某一阶段就会出现的现象。从设计的角度来看,由于受过高等服装教育的学生走出校门和服装制版设计师使用立体裁剪技术的增多,使立体剪裁技术在设计表达中使用的更熟练,提高了服装成衣的品质。但是,由于消费者对于规范化和程式化的服装制版已经非常熟悉,并且这些服饰已经存在了一定的销量,当服装销售市场发生动荡时,如何按照已有的程式设计新的服装款式,避免雷同现象便成了服装制版设计师要纠结的问题。此外,服装板式结构变化过多可能会影响服装的销售情况,使服装企业丢掉原有的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所以,服装制版设计师要利用多元化的途径,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流行趋势来创新版式设计,领悟造型结构和版式设计之间的变化技巧,使整个品牌的造型结构和版式设计能够延续使用,符合消费人群的需求。

2.3 重视形态和结构之间的研究

形态可以是附着在服饰表面图文的实体形态,也可以是一种空间形态。形态的运用可以赋予服装情感,使服装语言形象化。服装制版设计师可以以观察自然形态联想人工形态的方式对人工形态进行思考研究,使设计师能够学习到前人的设计经验和设计思维,提高设计师的综合能力。此外,形态和结构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在服装的过程设计中,首先需要画图然后才是制版。但是,在服装的生产过程中,形态与结构没有先后之分,主要是对创意、功能、结构等进行理念的深化,使服装造型达到单纯化和意象化。形态和结构在优秀的设计作品中是无法拆解的,所以,在对服装板式进行设计时,要根据人体的基本特征和审美观念对服装的形态和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其中隐藏的设计规律。

3 注重版型细部处理

3.1 技术特征的细部表现

服装产品的技术特征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产品的功能与版型应当充分结合,使版型与功能能够更加贴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版型所体现的艺术造型是否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等。技术细节处理的重点应该放在服装的功能上,首先要保证设计中所需使用的服装材料的安全性,其次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减去不必要的装饰,使其更加贴合服装的功能,保证顾客在穿着产品时不会影响其动作的施展。最后追求产品造型的优化,利用技术手段使服装的材料更加优质,更加环保,使其适合大规模生产。

3.2 注重服装版型的人为特征的表达

将人为因素加入到服装版型中能够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服装设计师在进行服装制版的设计时首先应该确定服装的适合人群,然后对这一年龄段的人群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心理特征、兴趣取向等等,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服装制版的设计工作。在进行服装制版的设计时可以添加具有特定年龄特征的人文文化,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同时根据消费者得购买动态变化进行实时变动。这些人为特征的表达都需要服装设计师进行细部处理时才能展现给消费者,此外,只有对产品进行创新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比如可以进行环保设计、倡导适度消费等等。

3.3 在服装制版设计工艺中采用数字化技术

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服装制版能够使版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批量生产的过程中有利于服装的排料,使制作流程实现自动化。可以使用CAD 制图软件优化服装制版的设计,在计算机中模拟服装的动态变化,可以及时发现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修改,另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看到服装的各项数据,保证服装制版的设计不会出现错误,同时也能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服装制版的工艺优化在服装生产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企业应该重视服装制版的工艺优化工作,提升服装制版的技术,从服装的使用材料、造型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推动服装市场的进步。

猜你喜欢
版型立体服装
背带裤
道具服装
浪漫剪裁
立体登陆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东西方服装版型的共性与区别
让你眼花缭乱的3D立体趣图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立体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