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质量发展华亭大黄产业

2020-12-21 14:41张旭东蔺海明
甘肃农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华亭中药材高质量

黄 晶,张旭东,蔺海明

1.甘肃医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2.甘肃旭阳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平凉 744000

3.甘肃农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大黄性味苦,具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在方剂配伍中常以臣药或佐药使用,是重要的中药材之一。在我国,大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但进入《中国药典》作为药用的仅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3种。华亭大黄属道地的掌叶大黄,是甘肃省大宗栽培的地方品种之一,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高质量发展华亭大黄前景广阔,意义深远。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资源,使其成为县域经济中重要支撑产业,有待进一步探析。

一、华亭市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剖析

华亭市隶属甘肃省平凉市,以境内皇甫山麓有华尖山而得名,地理坐标东经106°21′~106°53′,北纬35°1′~35°24′,位于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地处六盘山褶皱带及黄土高原过渡带,为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7.9℃,年均降雨量607mm,全年日照2 122.2h。

华亭大黄为道地的掌叶大黄,种质纯正,品质优良,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质控指标,一直为大黄之上品,甚至曾为贡品。陇上“五朵金花”,即当归、黄芪、党参、大黄、甘草享誉药界,驰名中外,是古方和现代中药方剂不可或缺的重要药材,主产区在华亭市及陇南市的礼县、宕昌县等,年产量占全国大黄产量60%以上。

华亭发展大黄产业优势明显:一是所处的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市场前景广阔,交通便捷,铁路、公路网络四通八达,距陕、甘、宁省(区)会城市西安、兰州及银川较近,产品运输半径小,明显的区位优势将提振经济优势;二是煤化工业的支撑优势明显。华亭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巨大,近些年随着煤炭工业的升级转型,提质增效,华亭县煤炭企业已转向煤化工产业,而煤化工产业的崛起,强有力地支撑了中药农业的发展,这一优势别的中药材产区只能望其项背,无法比拟;三是要素禀赋组配优势明显。地处温带半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适中,无霜期长,适合大黄对生态的基本要求,即喜温喜湿的生物学特性,是最佳的大黄适区,而在青藏高原适生的唐古特大黄不适应在此地理带栽植,不存在不同大黄品种间替代种植,可确保掌叶大黄的品质均一;四是大黄品质优良的优势明显。华亭的大黄种植区多分布在关山山脉林缘或疏林地带,远离市区和工矿区,无环境、水分及空气污染源存在,加之采用有机生态栽培措施,所产大黄的质控和害控指标上全部达标,形成了自已的品牌和地理标志认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放心药材;五是支持大黄产业的政策优势明显。甘肃省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连续几年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提出将国家中医药事业先行示范区组织好、落实好、发展好,为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培育样版。这些利好形势和政策同样为华亭大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华亭又在全国贫困区六盘山片区,而大黄产业恰成为脱贫攻坚的“新药方”。

二、高质量发展华亭大黄产业应“五关”齐抓

高质量发展华亭大黄产业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打破常规,高位谋划,传承创新,秉承“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中医药发展新理念,整体上严把“五关”,将华亭大黄产业强行推向健康发展的主轨道。

(一)抓好良种关

匆庸置疑,种子是发展大黄产业的要中之要、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但生产中大黄种子多采药农自繁、自留、自用的传统方式,致使存在遗传背景多样、品相不一、鱼目混珠、优劣不分的问题,严重掣肘着大黄的高质量发展。解决种子问题靠药农自身繁育几乎已无可能,还是要依靠政府职能部门,如药材站、农技站这些常设单位或相关企业,种子繁育是典型的公益事业,而公益事业政府就应予以人力、财力和政策方面的持续支持。相关部门也应从产业发展占位常远规划,农作物良种繁育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也得以常足发展,而包括大黄在内的中药材种业欠账较多,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二)抓好种苗关

大黄植株高大,属多年生植物,是典型的稀植类药材,稀植药材栽培模式多采用育苗移栽方式。因此,有了良种还不够,必须要抓好种苗关,育出好苗方可栽培出好药。育苗核心是选择新种子,在育苗前清除不饱满或带病种子,尽量用杀虫杀菌剂处理,施足底肥均匀播种,尽可能培育苗龄一致、大小一致的强壮种苗,为标准化生产成药根植基础。

(三)抓好有机关

中药材是特殊产品,生产中一定要提高标准,按有机标准生产,提倡施用有机肥、生物肥和矿质肥料,杜绝滥用化肥和国家禁用的农药。华亭大黄要塑造品牌,持续发展,必须要树立有机大黄的发展理念,这既是中药材发展的必然抉择,也是国家对中药材发展基本要求,更是华亭大黄要雄据品质高峰的不二选择。

(四)抓好生态关

中药材的生态种植已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引起专家学者的热议,其核心是仿生态种植,采取林药间作、粮药间作等仿野生栽培措施,这正是华亭大黄长项之所在,因为华亭大黄历史上就混生在浅山疏林灌丛地带,采取仿生态种植药农容易接纳,易于推广,以此增加大黄的有效生长年限,稳定次生代谢物的积累,具有一定的科学要义和生产前景。

(五)抓好产业关

研究国内做大做强的药材产业,无一不是上、中、下游联动,产前、产中、产后“通联”,实行全产业链开发的。而华亭大黄产业的发展必须要立足在全产业链的基础上,走“大品种”发展之路。甘肃省的中药材产业之所以形成产业大省、经济小省的格局,原因是没有在全产业链开发上找到路经,做出可复制、能推广的范式,至今仍是原料型的传统产业。

三、高质量推进华亭大黄产业要“五措”共举

要高质量推进华亭市大黄产业,建议“五措”共举,确保产业健康发展,打造一个产业,造福一方人民。

(一)培育华亭大黄优良品种

种子好,药才好,生产优良药材一定要有良种支撑。因此良种的选育、繁殖和推广工作一定要贯彻始终,常抓不殆。华亭大黄没有品种,现生产上用的仅仅是农家栽培种,而品种必须是经人工选育、遗传背景清楚、优质高产抗逆抗病,并按育种程序经过小区试验、区域试验、多点试验印证,相关部门审核验收登记的。建议华亭市应高远谋划,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能培育出1至2个具有地方特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亭大黄品种,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形成华亭大黄生态种植规范

中药材的生态种植是大势所趋,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水青山的需要,是确保中药材品质、提高中医药疗效的需要,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升级转型的需要。国家层面上正积极组织在全国率先认定一批道地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区,华亭大黄产业应抢抓机遇,力争能搭上这一班快车。

(三)制定华亭大黄产业发展规划

任何产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瞻远瞩、长远结合、统筹兼顾、科学严谨的规划,指导产业发展不走偏路、少行弯路,循序发展。华亭大黄产业的发展也应重视中长期规划,要明确以科技为先导,以提质增效为主体,以富县富民为目标,打造一个健康、稳定、绿色、环保的新业态产业。

(四)探索华亭大黄储藏加工方案

大黄根茎粗大,干制储藏研究欠账较多,现代干制有热风干制、红外线干制、微波干制、冷冻干制等,那么这些干制方法和传统的凉晒干制、熏蒸干制到底有无质的影响,需要进行认真研究,拿出科学数据,指导大黄产业中产品的产地初加工和优良的储藏方案,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

(五)打造华亭大黄自主品牌

品牌效应现阶段已深入人心,被大众普遍接受。华亭大黄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不能将自身高质量的产品贴牌销售、吊包销售,将广大药农的经济效益外泄。甘肃省药材产业的经济总量上不去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把好这一关,利润让不种药的地方赚了,而原产地仅是一个原料生产基地,药农只能是原料生产者。

猜你喜欢
华亭中药材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孙剑:倾听思考 乡村振兴是我的履职核心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仲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