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腺肋花楸价值及河西走廊产业开发前景分析

2020-12-21 14:41何生湖王生文陈顺来
甘肃农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花楸黑果栽培

何生湖,王生文,陈顺来

1.武威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甘肃 武威 733000

2.甘肃兴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3.武威文裕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甘肃 武威 733000

黑果腺肋花楸属蔷薇科,腺肋花楸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又被称作野樱莓、不老莓。灌木高1.5~3.0m,白花,紫黑色小浆果。黑果腺肋花楸的原产地为北美东北部,波罗的海、太平洋沿岸均有分布。我国吉林省、辽宁省20世纪90年代引种栽培,距今大约有20年左右时间,已经开发出果酒、饮料、果酱等产品[1]。2016年,武威引种,从目前长势和效益分析来看,适合甘肃省河西走廊栽培,并且由于特殊环境条件,品质优于东北地区。

一、黑果腺肋花楸价值分析

(一)食用和药用价值

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具有非凡的保健功能。果实所含花青素(1%至2%)、黄酮(0.25%至0.35%)、多酚(1%至2%)等成分在现有栽培植物中所占比重最高,且果实还含有其他多类维生素、矿质元素等[2]。花青素、黄酮的吸收有助于维持心脏和机体健康功能,多酚可以促进血管结构与机能以及获得改善。据《新英格兰医药》杂志相关研究表明,花青素和黄酮(及其糖苷)对于尿道健康均有一定促进作用。果实富含Vc(0.03%~0.06%)和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0.005%),其中抗氧化剂的抗衰老特性优良[3]。果实提取物是辐射病、重金属中毒症治疗的理想药物。且近年来不少研究显示,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分离获得的31个化合物中,所应用检测方法包括理化常数测定、光谱分析等。对已测定的28个化合物作结构鉴定,确定可归属为三萜类、黄酮类、酚酸类、甾醇类、糖及糖苷类等成分,具有预防疾病、提供人体必要的营养元素、具有抗衰老功能、抗疲劳、提高性机能的作用、抗衰老、降低胆固醇富含多种维他命与矿物质、强化循环系统功能、预防癌症、降血糖、富含铁质与膳食纤维素、改善睡眠状况、清洁排毒有益于泌尿系统对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病(肾小球肾炎)、糖尿病、毛细血管中毒性出血、放射线病、重金属中毒等病症均可取得一定疗效[4]。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相关课题研究学者表示,该果实部分成分可提炼用于治疗癌症和心脏病。

(二)观赏和生态价值

就观赏角度而言,黑果腺肋花楸属于树形小的珍贵花灌木,集花、叶、果等价值于一身的观赏树木,且其观赏性四季皆宜,在欧美地区园林绿化领域有广泛应用,对于三北地区苗木企业、农户引种而言,也是不错的选择。该树种的花朵存在花束密集、芳香持久且花期长等特征;映照秋叶的强烈色彩,被誉为“秋天魔术”;冬季果实宿存于枝头至翌年2月,是多数花灌木所罕见的[7]。该花灌木品种珍贵,尤其适用于家庭花园种植,也可作为沿高速公路绿化品种作密集栽植,在公园、城市美化中也有广泛用途。因其存在较强的抗逆性与耐寒力(可耐-40℃低温),抗旱性强(降水500mm可自然生长),可广泛用于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与其他的乔灌木一并栽植,共同构成乔灌混交林,使林分的树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得以增强,进而实现生态林防护目的。在湿地治理绿化中予以应用,能够为野生动物和鸟类提供掩蔽和食物。

(三)经济价值

生产中栽植黑果腺肋花楸2年生苗,翌年即可开花、结果。进入盛果期(栽植后第4年),鲜果产量可达15t/hm2左右。根据2019年武威栽培销售价格、东北市场来看,到盛果期亩产值可达1.8万元左右,加工以后,产值还将会成倍增加,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二、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外产业发展趋势

该树种的原产地为美国东北部,在欧洲、北美均有悠久的引种栽培历史,其中欧洲引种距今已逾百余年,加拿大、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包括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国的栽培加工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黑果腺肋花楸品种资源逾30多类,在食用、药用、园林绿化等领域均有不同用途,对不同气候、土壤均有较强适应性[5]。就育种而言,二倍体、多倍体良种的培育地分别为北美地区和欧洲。欧美、东亚地区引种该树种主要用于园林绿化领域。随着近年来生命科学、生物制药技术的快速进步,医药保健企业开始研制该树种果实的药品、保健饮料和食品,并在市场上非常普及和流行,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且价格不菲。

(二)国内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引进黑果腺肋花楸最早的单位是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该所于1989年经朝鲜引进该树种,进而开启了关于该树种的研究利用工作,后来研究单位、企业、个人从多个国家引进品种,形成五花八门的局面。2001年,该研究单位申报立项项目“腺肋花楸优良种质资源及栽培与利用技术引进”,并纳入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此后相继由美国Wisconsin大学引进腺肋花楸系列优良品种15个,其中即涉及到8个黑果腺肋花楸优良品种,到2005年,该项目结题验收,其研究成果为黑果腺肋花楸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应用指导[6]。近几年,在东北地区发展迅速,开发出了果酒、果酱等系列产品,逐步投放市场销售,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自从2018年9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通过黑果腺肋花楸果的新食品原料安全性评估,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在东北市场售卖出现紧俏。特别是辽宁省林业厅多次给予帮扶,将黑果腺肋花楸优良品种推广列为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如龙头企业辽宁富康源黑果花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当地农户订立收购合同,农户依照技术规程种植果树,合同约定保底收购价为10元/kg,通常农户在第二年就有效益,第三年收回成本并盈利,初步形成“基地种植+果实加工+产品研发”的完整产业链条。2018年,全国的黑果花楸栽植面积达10万亩左右,分布在辽宁、新疆等地,年产果实20万t左右,可提取花青素约3 000t,仅此一项就可实现收入上百亿元。

黑果腺肋花楸目前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种植发展迅速。辽宁富康源黑果花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辽宁阿龙尼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工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杭州斯大锅炉制造有限公司、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学院、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种植及科研单位,先后生产出黑果腺肋花楸露酒、果酒、饮料、无糖饮料、果酱、果粉、啤酒、茶叶、蜂蜜、营养素、原花青素提取物、花青素提取物、含片、复合果汁等产品。这些产品通过几年来食用,普遍反应其食品营养、保健、提高免疫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有显著效果。因此,辽宁省把黑果腺肋花楸开发与利用,列为优势产业进行发展。

三、武威引种栽培研究现状

武威市由甘肃兴威实业集团于2016年开始小面积引种栽培试验,并与辽宁铁岭市育苗公司合作,通过株选法选育出适合在干旱沙漠区栽培、挂果早、品质好的矮化树品种沙青果(暂定名),2018年秋季在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栽培700亩,2019年春季在民勤县重兴镇栽培1 700亩,栽植成林苗200万株,培育种苗700万株,目前长势良好。通过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栽培示范,黑果腺肋花楸很适合风沙沿线沙壤土栽培。从果实糖分含量来看,武威民勤栽培区折光糖度达到21度,凉州区栽培区折光糖度达到19度,与东北栽培区域相比高出2至3度。经过与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进行实验300多次,开发出果酒、果酱、饮料等6个产品,2020年可进入批量生产。形成实验报告5篇,获得、申报栽培技术、产品开发技术专利12项。

四、河西走廊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自然条件分析

河西走廊属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相对稀少(年降水量约200mm),但农业发展的其它气候条件比较优越,比如云量稀少有助于保持相对长的光照时长,年日照时数约2 550~3 500h,丰富的光照资源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且河西走廊处于中纬度地带,海拔相对较高,气候方面存在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季节气温偏高等特征,对栽培作物的干物质(含瓜果糖分)积累有较好效果。根据武威市几年栽培黑果腺肋花楸来看,土壤很适合黑果腺肋花楸树种生长特点,品质明显优于东北地区。再加之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好,可以进行大面积连片种植,与东北地区相比,便于机械化操作。因此,自然条件很适合发展黑果腺肋花楸种植。

(二)市场前景分析

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富含多酚类物质,该物质抗氧化性强,对清除人体内自由基、保护生物酶系统均有理想效果,有助于维持人体生理机能平衡,广泛用于医药领域和制作红酒、饮料、食品、果酱、调料、茶叶、天然色素等食品工业领域。另外,其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可以作为生态林、园林观赏林等进行发展。因此,发展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特别是河西走廊又是世界葡萄酒生产的主要基地,黑果腺肋花楸果酒在该区域能够进行开发生产,无疑将为河西走廊果酒产业增添了一个新家族。龙头企业带动,加之政府扶持,该产业一定能够在河西走廊发展起来,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中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花楸黑果栽培
花楸扦插成活的影响因素
外源乙烯对盐碱胁迫下花楸胚胎萌发的影响
黑果枸杞活性成分及其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欧洲花楸与陕甘花楸的遗传差异性及其果实成分分析
乌紫鸟的成功路
青海黑果枸杞有了质量标准
黑果枸杞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