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20-12-21 14:41李永强信青贵
甘肃农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培育精准农民

李永强,信青贵

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崇信县分校,甘肃 崇信 744200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崇信县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把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统筹推进。进一步巩固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地位,完善公益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各培训机构更好地履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业技术传播和科学普及等公共服务职能,为构建农村实用人才体系提供了基础保证。围绕全县农业农村中心工作,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为依托,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质量效能为重点,进一步贯彻落实《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认真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紧扣“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环节,全力开展了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培训活动,加快培育了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

二、主要做法

(一)结合特色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导向,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职责,确保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1.围绕全县富民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七个一批”富民产业脱贫实施办法》,科学设定了设施农业、规模养殖、高效特色种植业以及肉牛产业科技创新人才等多项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工作与产业发展相衔接。

2.配合县委组织部,结合全县实际,制定了《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点》《崇信县“十三五”乡土人才培养计划》,细化了各项工作任务,明确部门分工,靠实工作职责,明确要求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优势,建立蔬菜核心示范基地,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 000人;联系县职改办完成农民技术员职称申报,每年认定农村实用人才骨干110人。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安排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制定下发了《崇信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分解培训任务,并召开专门部署会,对各培训机构培育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完成。

(二)制定政策措施,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扶持保障

1.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扶持激励力度,根据省、市、县关于“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的有关要求,结合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际,制定出台《崇信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和《崇信县新型职业农民奖励扶持政策(试行)》等政策性文件。

2.“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审和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有序开展。为了做好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工作,按照《平凉市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办法》(平市职改组〔2017〕16号)文件要求,及时安排部署,精心制定方案,严抓管理,扎实开展了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认定初级新型职业农民378人,申报获得农民技术员职称549人。

(三)广开培训渠道,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覆盖面

1.实施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培训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积极作用,开展了以“县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培训万名“科技明白人”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技人才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旱作农业、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种植业新技术,全力助推产业扶贫和牛、果、菜等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2.着力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自2014年开始,共投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资金330万元,围绕苹果生产、蔬菜生产、畜牧养殖、农药经营、村级动物防疫、合作社带头人等方面的内容,开展各类培训班共19期,培训学员1 748名,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78人。建立了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带动乡村人口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进一步提升。

3.遴选8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赴张掖前进村国家基地参加农民创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学生村官创业等5个班次的培训。通过培训,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拓展了思路,有效提升了创业创新能力,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奠定了基础。

(四)挖掘优秀实用人才典型,强化人才工作的宣传引导

1.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评选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及精准扶贫先进典型11名,优秀创新培训模式2个。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创建了“4321”培育新模式(即实行教师讲授与课堂互动相结合、专家教授与乡土人才结合、实践操作与观摩交流结合、田间学校与农广课堂结合4个结合,培育对象精准、培育教材精准、授课教师精准3个精准,授课教师要求严格、参训学员管理严格2个严格,创建1个班级微信管理平台),并对先进典型模式在平凉日报、平凉农业信息网、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网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影响力。

2.积极争取评选的优秀实用人才获得表彰及政策资金支持。推选的新型职业农民张亚东获县委、县政府授予的“崇信县乡土创业人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光荣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体系不够完善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应该细化、量化相关指标。

(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组织难度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农民技术员评审工作是对于从事农村一线生产农民朋友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产业规模效益的综合性评定工作,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多,农村留守的多为老人,培训工作效果不佳。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动态管理

对认定通过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民技术员建立认定信息档案,颁发认定证书,及时公示公开,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同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准入和退出机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培训对象纳入认定对象,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对已不再符合条件的,应按程序予以退出[1]。

(二)强化奖励机制,创造突出氛围,为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地位

将本县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富民产业发展措施向已通过认定的农村实用人才倾斜,加大优秀产业致富能手、农村经营能手、农村科技人员奖励机制。把农民道德法制观念与惠农措施结合起来,以具体措施引导其提高素质,充分调动农民自愿认定的积极性,树立典型,激发其献身现代农业的事业心,创造出更好的业绩[2]。着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加强对优秀农业人才的宣传表彰。

(三)加大培训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推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按计划纳入农民教育培训全年重点工作。充分利用农民培训机构和购买社会化服务培训的方式,利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培训基地,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精准扶贫培训、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蔬菜产业人才专题培训等。积极配合组织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农村经纪人、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示范性培训,大力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组织专家为农村实用人才举办理论讲座、技术指导,增强人才之间的交流、互助、提高,以实现对农村各类实用人才的有效管理。

猜你喜欢
培育精准农民
耕牛和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蟑螂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