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地名源流考

2020-12-21 01:14彭雪开
关键词:封侯攸县安仁

彭雪开

(1.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 湖南 株洲 412007;2.湖南工业大学 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湖南 株洲 412007)

安仁,何以为名,清同治《安仁县志》称取《论语》“仁者安仁”之义,故名。这与西汉容陵侯国撤销有历史依源关系,换句话说,今安仁县域,西汉时为容陵县地。

《汉书·地理志第八下》:“长沙国。秦郡,高帝五年为国。莽曰填蛮。属荆州……县十三:临湘……容陵、安成。”有关地志记:“容陵县,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 年)置,属长沙国。治所在今攸县境内。”[1]这说明容陵县确已设置,但治所不在今攸县境内,而应在安仁境内。

公元前202 年,容陵县设置后,县治首驻容陵(今安仁县灵官镇宜河村一带),即宋初以下历称宜阳乡古城市一带。

其一,《水经注》谓:“容水,自侯昙山下注洣水,谓之容口。”这是容陵得名的依据。容,指容纳、盛受之意,字出甲骨文,字形如房内藏谷。《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荀子·王霸》:“故百里之地,其等位爵服,足以容天下之贤士矣。”《说文》:“容,盛也。”陵,原指大土山,后多引伸为山、陵、丘、岗等,现多泛指土山[2],亦指坟墓。字出甲骨文,字形如山状。《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地形二》:“右负丘陵,左前水泽。”《说文》:“陵,大阜也。”

《水经注》中的“容”,实指能容纳16 条小河溪的容水(今宜阳河)[3]76;陵,实指海拔753米的侯昙山(猴昙仙)[3]52;“容口”,实指容水汇入湘江一级支流洣水的地方,即今衡东县草市镇治。容陵县,以容水与山陵连缀而得名。

容水,古人认为是今永乐江的源头。事实上,永乐江源头,今考在湖南省资兴市与炎陵县(原酃县)交界处的太平寨毛鸡仙[3]75。源出侯昙山(猴昙仙)的容水,实为永乐江的主要支流宜阳河(港)。《水经注》把宜阳河认作容水源头,是因容陵县治最初驻侯昙山下容水上游的缘故;此亦说明永乐江时称容水。

其二,在湘东一带,两汉县治一般驻境内最大河流的上源河溪交汇处,或境内最大山陵有河流流经处。如攸县,古名攸舆县,秦始皇二十六年置攸县,县治驻今攸县柏市镇攸水上源两河相汇的柏市村一带。阴山县,秦置,汉承袭县名,县治驻今攸县鸭塘铺乡浊江汇入洣水处的阴山港村。醴陵东汉建武元年(25 年)置县时,县治驻醴陵市原转步乡渌水(古漉水)与铁河相汇上游不远处,即今板杉乡古城村。由此推断,西汉容陵县治,始驻容水上游河流交汇处,即今安仁县灵官镇宜阳村一带,亦即元明清时期称为宜阳乡古城市的地方。

两汉时,湘东各县治多驻境内河流上源的主要原因是:汉袭秦制,不过置县的数量较多,县域相对较小。其时湘东一带,地广人稀,县治简陋,多无城廓,仅以乡邑村邑而为。其时,县域内主要河流上源,有山间盆地可耕植作物,有河流可供渔业、运输,有山陵可供采伐、猎获,故县治多驻境内较大河流上游处,或境内最大河流与山陵结合处。

其三,西汉各封侯国,必置象征封国的封侯山。《史记·卷二十一》载: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 年),封长沙定王子刘则为攸舆侯。封侯山在今湘赣两省交界处,今湖南攸县柏市镇石桥村之东,南北走向,海拔801 米。西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 年),封长沙定王子刘苍为安成侯[4]。因安成侯国治,距攸舆侯国治较近,故攸舆侯封侯山,亦为安成侯封侯山。《水经注》记:攸水源出“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即为例证。

西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 年),封长沙定王子刘福为容陵侯,封侯山为侯昙山。《水经注》:“县上有容水自侯昙山下注洣水,谓之容口。”即为例证。封侯山,皆靠封侯国治不远处,以便于祭祀。这应是沿袭汉武帝封泰山之先例,象征封侯国王权的巩固与威严。西汉封侯国,必筑城垣,容陵侯国治与容陵县县治,同驻容水上游河流交汇处靠侯昙山不远的城垣内。

其四,元明清时期,安仁县宜阳乡,历有古城市地名,这也是容陵县县治、容陵侯国国治之佐证。清嘉定、同治《安仁县志》记:县内有农村较大集市9 处,古城市必居其中。可见古城市在县内有极高的知名度。城,指“都邑四周的城垣。”后亦引申为诸侯的封邑[5]。字出金文,语出《墨子》。《说文》:“城,以盛民也。”市,指城镇、都市,字出金文,语出《左传》。《吕氏春秋·仲夏纪》:“门闾无闭,关市无索。”高诱注:“市,人聚也。”《说文》:“市,买卖之所也。”后亦指城镇交易之所。《新唐书·兵志》记:唐初就有“城”“镇”之名[6]870。宋代张俞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也说明“城市”在宋代已出现。

安仁县“古城市”地名的出现,应至少在宋代之前。1960 年在灵官镇何古山,离宜阳河旁约500米处,发掘了新石器时代及商代古村落遗存[3]566,这表明这一带自古就有较大村邑。但遗憾的是,至今在安仁境内,未发现容陵县治及容陵侯城遗址,极可能是置县及初封侯时,已筑土城,但后来湮灭无迹,仅剩下“古城市”地名留存至清末。

以上所述,足以证明容陵县治始驻容水上游(今永乐江支流宜阳河上游)“古城市”一带,容陵侯国国治亦驻此。

刘福封为容陵侯,国运不昌,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21 年),因“侯福坐酎金,国除”[4]925,侯国仅存8 年。西汉王朝规定,诸侯在宗庙祭祀时,要献金助祭,此叫酎金。刘福祭祀祖宗时,不献金助祭,是不赦之罪,故曰“坐”,撤消侯国封号。《集解》应昭曰:“景帝后二年,诸王来朝,有诏更前称寿歌舞。定王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掘,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廻旋。’帝以武陵、零陵、桂阳属焉。”长沙国定王智谋添三郡。后定王子刘福封容陵侯,以容陵县为封邑,尽得其税赋,供其享用。其时容陵县及容陵侯国,应属长沙国桂阳郡无疑。

容陵侯国撤销之后,仍存容陵县。因有“文景之治”的余泽,容陵县治一带,经济发展,人口增多,水陆交通日益局促,约在公元前121 年后不久,便将县治由古城市迁驻容口(即今衡东县草市),故《水经注》有“容口”之录。据东汉永和五年(140年)“荆州刺史部”地图表推断,其时容陵县治,已迁驻“容口”附近之上游[7]。

2002 年《攸县志》认为:容陵县治在今攸县渌田镇大洲村与衡东县草市之间,实际上就是今衡山县草市古镇。据考“草市”得名,于唐五代后唐同光年间(923—925 年),其时有灵山(三德侯庙)庙会集市,因在灵山庙旁搭草棚定期赶集,故名草市[8]331,这是湘东数县草市(集市)较早的记录[8]331。由此得知,其时容口,已改名草市,有集市、集镇。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 年),容陵县废[9]2560,县域划属阴山县。历史上的容陵县,存417 年。唐贞观元年(627 年),阴山县划属攸县,原容陵县治容口及绝大部分县域,划属衡山县,属衡洲衡阳郡[6]704。原容陵县治古城市一带,划属耒阳县。唐《元丰九域志·卷第六》:耒阳县,“有七乡安阳、新城二镇,有侯昙山、耒水。”这说明原属容陵县的封侯山侯昙山,已划归耒阳县。《该志》又云:“下,安仁。州东一百四十三里。三乡。有小江水。”这说明秦、西汉、东汉时期其时容水已易名小江水,至明万历年间(1573—1615 年)仍名[10],清代改小江水为永乐江[11]。

永乐江得名依据,至今难考。或言原衡山县兴德乡有永乐里,划归安仁后,即以安仁兴德乡永乐里为水名。唐代后衡山县几经更属,今安仁地域,其时绝大部分均属衡山县[9]3270。

唐武德五年(622 年),置安仁镇,属潭州长沙郡,行政归权衡山县[3]8。五代唐清泰二年(935年),改安仁镇为安仁场。北宋乾德三年(965 年),以安仁场置县,属衡州。治所在西汉容陵县治,即后来古城市、彭市一带(今安仁县灵官镇宜阳村一带)[3]8。

安仁得名,必有深因。安,指安稳、静止、安适之意。字出甲骨文,形义表示女人在宅中一副安然的样子。《诗经·小雅·常棣》:“丧乱既平,既安且宁。”《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说文》:“安,静也。”《尔雅·释诂下》:“安,定也。”

仁,指爱人,与人相亲,字出金文中山王鼎。《诗经·郑风·叔于田》:“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韩非子·内储说上》:“(王)太仁薛公,则大臣无重。”《说文》:“仁,亲也。”《广雅·释诂一》:“仁,有也。”“仁者安仁”,意为有贤德之人必守仁德,故取名“安仁”。

安仁得名,首先,应与容陵侯国撤销有关。

公元前121 年,容陵侯刘福“坐酎金”,不敬祖宗,是最大不仁,是对仁的亵渎。《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这是孔子“仁”的主要内容,违反者,即非仁德之人。宋儒认为“仁、义、礼、智、信”,是“仁者,全体;四者,四支。” “仁”为五者核心,在儒家文化中“仁”处于核心地位。

容陵侯国的撤销,导致了容陵县迁移的后果,其对当地经济、社会、交通、文化影响至深。当地有识之士,将这一切都归结于刘福的不仁,故将原容陵县治驻地(容陵)改名为安仁,希望有贤德者安守仁德,这大概也是安仁得名的历史依源。

其次,安仁政区得名,亦与唐高祖李渊施政方略有关。李渊即位后,颇有“仁政”之象:一是不毁隋朝皇室,令“宫女还其家”;二是让“诸遭隋枉杀而子孙流放者,皆还之”;三是宫室内“禁献侏儒短节、小马庳牛、异兽奇禽者”;四是“乙卯,以谷贵禁关内屠酤”;五是“乙卯,瘗州县暴骨”;六是“释奠于国学”;七是“班新律令”;八是“复浮屠、老子法”;九是“免民逋租宿赋”[6]1-13。总之,从唐武德元年(618 年)至唐武德九年(626年),李渊在位期间,不枉杀政敌,多施仁政,这种施政方略,肯定会影响国内各州刺史的施政。其时,有关方志载:衡山县属潭州(长沙),于唐武德年间置安仁镇。镇以古“安仁”地名为名,也是时代使然。

安仁镇之设置,实现了由安仁地域地名向政区地名的转换,这符合自然地名过渡为地域地名,由少数地域地名过渡为政区地名的生成规律。

然而,安仁镇并非乡级政区地名,而是类似于县一级的军事驻防重地。镇,指镇抚、安抚之意,字出金文,语出《国语·周语上》。《说文》:“镇,博压也。”《广雅·释诂一》:“镇,安也。”《释言》:“镇,抚也。”晋以后,朝廷在险要之地,派将卒镇守,谓之“镇”。晋代张载《剑阁铭》:“唯蜀之门,作固作镇。”可为证。

北魏时,设镇的地方有二类:一类设在不立州郡的地方,镇将兼理军民政务。《魏书·官氏志》:“旧制,缘边皆置镇都大将,统兵备御,与刺史同。城隍、仓库皆镇将主之,但不治。”一类与州、郡同设一地,镇将管理军事,刺史、太守管理民政,但一般情况下,镇将兼刺史、太守。《魏书·杜洪太守》:“太和中除绛城镇将,带新昌、阳平二都太守。”六镇起义后,北边诸镇改为州,以刺史、太守统辖。唐初,镇戍的权力缩小。《新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镇将执掌防戍守御,品秩与县令同,但不治县内行政。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之四》:“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即为此等情状。

宋初,朝廷为加强中央集权,罢镇使、镇将,将其权力收归知县。人口较多、商业繁华的镇,予以保留,其余多罢废。自此后,县以下小商业都市便统称为市、镇[12]653,多为乡、里政权驻地。

由此观之,唐初在一些县域设立的镇,是军事要地的驻守单位,并非乡级政权驻地,镇将与县令同级。

《新五代史·职方考第三》:“自唐有方镇,而史官不录于地理之书,以谓方镇兵戎之事,非职方所掌故也。然而后世因习,以军目地,而没其州名。”因此之故,后人将唐之镇,视为乡、镇政区,录于县属之下,其实是缺乏依据的。由此得之,唐武德五年(622 年),设置安仁镇,并非历代国志、地方志所记,其仅是县辖之域,应为军事重镇,镇守为将,直属潭州刺史。可惜,历代“以军目地,而没其州名”。

五代唐清泰二年(935 年),改安仁镇置安仁场[13]。场,指平整的场地,字出金文。《诗经·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后泛指许多人聚集或军队攻守之场地。《后汉书·冯衍传》:“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也。”《说文·土部》:“场,祭神道也。”段玉裁注:“‘也’,《广韵》作‘处’。《玉篇》引《国语》:屏摄之位曰坛,坛之所除地曰场。”即指古代祭神的或收打庄稼、翻晒粮食的平地。

隋唐时,场多指小手工业的作坊、场所,如酒坊、油坊、染坊等。《隋书·食货志》:“先是尚依周末之弊,官置酒坊收利。”至唐末五代时,场演变为坊市。《旧五代史·志八》:“宜令京城、诸道,于坊市行使钱内,点检杂恶铅锡钱,并宜禁断。”至晋天福二年(936 年),诏“禁一切铜器,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这应是五代时置场的最早记录。至此,场谓之坊场,即官府开放的市场,含有集市交易之意。

不过,清嘉庆《安仁县志·姓氏》记:后唐清泰二年(935 年),大将军欧阳抟偕长子瓒,领兵卫戍安仁场,“后遂籍焉” 。这说明安仁场,实由安仁镇沿袭而来。唐末五代初,节度使在自己的辖境内设镇,置镇使、镇将等,除管理和防御外,还向百姓征收粮饷器甲,“掌握县以下部分行政和财政权力”[12]653。五代初,其应是沿袭唐制。

不过,其时因境内手工业作坊兴起,工商日繁,人口聚居,又有集镇、集市,街巷相连,坊市兴焉,故其由唐代之镇改为五代之坊。《旧唐书·食货志上》:“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14]集镇(邑)居住者的地方,称之为坊。这说明五代时的场,不仅具有军事驻守性质,也兼街、巷、坊市之制,俨然一县级政权驻地了。安仁场的设置,为安仁县的设置,创造了各方面的条件。

安仁县,何时设置?《元丰九域志》:“乾德三年以安仁场置县,咸平五年析衡阳、衡山二县地入焉。”清乾隆《长沙府志·郡县沿革考》录宋史地理志记:“衡州,衡阳郡军事县五:衡阳、耒阳、常宁、安仁、茶陵。”在“安仁”条注:“安仁,中下,乾德三年升安仁场为县。”《安仁县志》:“咸平五年(1002 年),县令高岳奏准将衡阳之浦阳里、衡山兴德乡划归安仁管辖,并徙县治永安铺香草坪(今城关镇地) 。”[3]8《安仁县志·概述》:安仁场治驻宜阳乡彭蠡市。彭蠡市古称彭蠡铺,历为长沙郡经醴陵、攸县,至安仁场境内的永安铺(香草坪)、青路铺、彭蠡铺,西出东桥铺入耒阳县出广西的驿路;亦为南出彭蠡铺、新水铺入永兴县出广东的驿路[3]386。而古城市与彭蠡铺,相距不远,是安仁境内自古以来的水陆交通要津,是容陵县最早的县治驻地。公元965 年安仁由场置县,时辖宜阳、熊耳两乡。宋咸平五年(1002 年),析衡阳、衡山二县部分地入焉,置德兴乡,遂为三乡。因县境扩大,人口增多,交往日繁,经济、交通、文化、社会发展,使县治彭蠡市难以适应,便迁县治于县境永安铺香草坪。

永安铺历为唐、宋时古递铺,境内地势平坦开阔,东枕凤岗,北屏杨梅诸峰,南、西南濒永乐江(容水、小江水),与名胜熊耳峰隔河相望。有船运码头可经洣水通湘江,有永乐递铺,水陆交通便利。相传常有一群野马,在永乐江畔的茂盛的草丛中吃草,草香四溢,临水有大坪,故名香草坪。安仁县治进驻此地,是综合考量地势、物产、交通各方面因素之后的必然选择。

县治迁驻此地后,当年筑土城。明嘉靖二年,又改筑砖石城墙。后多次修整,至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年),砖石城墙始固,有门楼5 座,城区面积0.25 平方千米,街巷9 条,总长2100 米,宽2~4 米,卵石街面。县治驻南正街北端(今安仁县财政局宿舍处);城内文庙、书院、宫庙、寺观、宗词、会馆、亭阁、牌坊30 余处;城廓南门外有文明阁,北门外有珠泉寺;县境内熊耳峰、侯昙山等为县内八景之一。

民国初,城墙倾颓,民国19 年(1930 年)拆除,城区扩大为0.8 平方千米。后城区发展时快时慢,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城及县域内,景况大变,各业始兴。1978 年改革开放后,安仁县“城乡面貌一改旧观”[3]418-419,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显示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猜你喜欢
封侯攸县安仁
赓续红色血脉,再创安仁辉煌
画廊
王江荟国画系列作品《安仁古八景》
马上封侯
“飞将军”李广:战功赫赫,未被封侯
江西省
热心党史 老有所为——记攸县中共党史联络组副组长刘南云
山那边是攸县
攸县:创新教育 打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