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锚”,远航!

2020-12-21 03:48李明刚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扬州市教学法探究

大约十年前,在启动“锚点”探究教学法改革时,有人感到不解:从“3015”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到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已经伴随翠岗中学课改十多年了,也已成了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杠杆,为什么还要改?我想,余文森教授的一个观点很好地回答了这一疑问:“教学有效性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模式是一种必要的措施。采取哪种模式是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有效性的——模式也是可以改变的。”改革教学模式,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折腾,而是为了适应教育教学环境的变化,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并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带着这种认识,我和同仁们开启了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探索之旅。

“我教数学,我先上”

“锚点”探究教学法初见雏形之后,终归要付诸实践,谁甘心当这个“小白鼠”呢?“我教数学,我先上。”我抛砖引玉,希望老师们能在我的带动下,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正如我所期望的,数学组组长陈建丽老师积极响应:“对!就让我们数学组先来!”此后,张蕾萍、夏仕娴、朱忆梅、乔倩等数学老师纷纷开设研究课,尝试实践“锚点”探究教学法。数学组的行动带动了其他学科,校园内涌起了一股学习、实践、研究“锚点”探究教学法的热潮,推动教学法不断走向成熟。

经过反复打磨,2012年4月,终于正式形成一套教学流程:创设情境、自主合作、归纳总结、检测反馈、评价提升。流程有了,那名字呢?“自学-指导”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三环五步”教学法?……上网一搜,总是跟别人“不谋而合”。在一次碰头会上,我突然想起抛锚式教学,不禁灵光乍现:我们的教学流程不就是基于教学情境吗?这情境不就是“锚”吗?又想到教学中主要依靠学生的探究,我脱口而出:“是不是可以叫作‘锚点探究教学法?”我的提议激活了大家的思维,大家经过讨论后,纷纷表示赞同。有人立即上网搜索,结果令人振奋:没有雷同!“‘锚点探究教学法”就此这一名称问世。相应的,原来的五个步骤也相应命名为“引锚、探锚、悟锚、固锚、省锚”。

2012年4月28日,扬州市教研室组织视导,学校献上了“锚点”探究教学法首秀,赢得专家一致认可,“锚点”探究教学法一炮打响!同年10月31日,学校举行了第一次“锚点”探究教学法对外开放活动,时任扬州市教研室主任辜伟节接受扬州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按照这样的路子探究下去,一定能够寻找出翠岗中学在坚持课堂教学变革中所应有的教学经验和风采!”

“我们可能记不住翠岗中学,但肯定记住了‘锚王”

2020年9月17日,在江苏省教育家型校长创新培育计划启动暨第一次集中学习活动中,我做了题为“寻求自主行走的课堂——‘锚点探究教学法内涵解读”的发言。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陈玉乔在点评时风趣地说:“我们可能记不住翠岗中学,但肯定记住了‘锚王。”我会心一笑——我们在“锚王”上可是下了颇多功夫的!

为了让“锚点”探究教学法在全校范围内推广,激发大家实践的热情,我们商量着以比赛的方式评选出优秀实践者。可授予优秀实践者什么样的称号呢?我们又陷入了沉思。我今天打电话问这个老师,明天发消息给那个老师,希望集思广益想到个称心如意的名字,真要比给自家娃儿取名都要上心!真不知道那时大家有没有因为我的不断叨扰而视我为“洪水猛兽”。

记得那天大家又聚在一起思考商量,有的老师表示在家都翻过几遍字典了也没想到好名字,气氛一度沉闷。正当大家苦思冥想时,突然,不知谁冒了一句:“要不就叫‘锚王吧。”大家一听,纷纷附议,“锚王”的称号从此诞生。可当时这个名字究竟是由谁提出的,直到现在居然都没人“认账”,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继张俊、常婷、杨丽娜、夏仕娴和潘琳幸运地成为首批“锚王”后,至今,已有33位教师荣膺“锚王”称号,成为“锚点”探究教学法的代言人。

“我们出本书吧!”

“校长,我们出本书吧!”2018年8月28日,新学期教师报到的第一天,语文教研组组长吴凤森老师找到我说。

出書?这是好事啊!我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是因为“锚点”探究教学法好似打开的泉眼,随之产生的成果如泉涌般源源不绝。吴凤森老师原来只是埋头教学,自从参与教学法研究以来,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曾在3年时间内发表了13篇论文,撰写了10多万字的研究笔记,完成了1项市级课题的研究,本人也晋升为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无独有偶,学校资深数学教师乔倩6年发表9篇文章,晋升为扬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锚点”探究教学法推行以来,我们先后成功申报了“‘锚点探究教学法在初中学科教学应用的研究”等16个省市规划课题,编印了8期《翠岗教研——“锚点”探究教学法专刊》。

有了这些成果的积淀,出一本书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经过精心组稿,2019年,学校出版《“锚点”探究——让课堂驶入快车道》,44位教师贡献了自己的教学案例或成长感悟。

书出了,“锚点”探究教学法是不是就从此定型了?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教学模式要想避免落入模式化的窠臼,就一定不能封闭固化,而应保持能随实际情况变化而改进的开放性。2020年3月,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学校将“锚点”探究教学法流程的后三个环节顺序进行了调整,将“悟锚、固锚、省锚”调整为“固锚、省锚、悟锚”,并对其内涵重新进行了阐释,使得其逻辑更严密,使用更顺畅,效果更显著。

“我的学习,我做主”

2020年7月28日晚,当查到中考成绩的那一刻,初三(8)班姚郑宜同学一家人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三年前,因为父母工作调动,姚郑宜来到了我们学校。她是个开朗、阳光的女孩,爱好广泛,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由于缺乏灵活理解、学以致用的能力,刚进校时成绩并不算突出。班主任张老师发现她总是喜欢独自用功,就向她推荐了萧伯纳的名言“如果两个人互相交换苹果,仍然是一人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互相交换思想,则变成了一人两种思想”,鼓励多她与同学合作交流;政治方老师也经常提醒她在“探锚”过程中,要主动和组员合作,共同探讨疑惑之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物理陈老师教她用不同颜色的笔整理笔记,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归纳答题思路与方法,以更好地“省锚”;语文李老师建议她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对“固锚”中的错题和一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写下点滴感悟,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正是由于“锚点”探究教学法的引领,姚郑宜在三年的学习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在离开母校之际,姚郑宜说:“在课堂上,老师们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方法,鼓励我们自学,让我们积极思考,在小组讨论中解决问题,在归纳中掌握学习方法,在感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我对学习的自信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我的学习,我做主。”

不仅是姚郑宜,其他同学也在悄悄地改变:敢于展示,敢于质疑,敢于争论,不再胆怯畏缩,不再羞于交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人生的意义深藏于迂回曲折的过程之中。极顶的风光,只有在征服了过程的艰险之后,才会具有摄人心魄的魅力。时间是公正的见证者,她会让我们积累智慧和自信,慢慢绽放出独特的从容和美丽,这也是教育给我们的最好馈赠。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梦想的航程永无终点,让我们再次起“锚”,远航……

(李明刚,扬州市翠岗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江苏省教育家型校长创新培育计划培养对象,225009)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扬州市教学法探究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设问引导探究
我的发现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