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现代钢琴创编的融合思考

2020-12-22 06:43董耀斌
福建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茶文化美学钢琴

董耀斌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与艺术教育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引 言

钢琴是西方音乐体系中的代表产物,当传入我国后,造就了较多经典作品,其独特艺术表现张力也俘获了众多年轻人群体的审美偏好,成为炙手可热的音乐形式。传统茶文化历经千年历史熏陶,现阶段却无人熟悉,多元社会发展期间,我国传统文化各类表现形式应勇于突破所处舒适圈,结合新时代下文化发展模式,将其存在意义及价值展现,让现代国人能从物质、精神中都获得来自于传统文化给予的需求,奠定群众基础。为改变年轻人群对茶文化的刻板印象,将现代钢琴艺术创编过程充分融合,以此弘扬我国悠久的茶文化,促进社会进步。

1 茶文化表现下的美学价值

1.1 自然意境

茶文化具备较多形式下的表现状态,从其外化形态分析,茶食、茶艺、茶画等艺术形式将茶文化进展期间的意境展露无遗,因此可知茶文化在其运转期间,将自然意境融入了文化形式内,所以传承至今。中国各类传统文化艺术的创作阶段都需要将其物质本身的意境进行充分表达,比如茶画艺术便将采茶期间劳作人民的辛勤付出进行描绘,在品茗时让受众清楚认知我国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茶文化意境的展示更多是通过场景和感情彼此交融的方法,并且在虚虚实实之间让虚拟中的文化感知变得具象化,在相互映衬中展现出不俗的茶文化修养。《事茗图》中以山水为实景,衬托出观画赏茗期间的闲适虚景,因而构筑出了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意境之美。茶诗也是茶文化具象表现形式之一,在与茶文化看似并无关系的诗句之中,将茶文化进行洁净、脱俗等意向的描述,展示采茶人品性,抒发作者喜茶爱茶的心情,表达自然意境下的茶文化。

1.2 淡雅气韵

茶文化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体系其也会顺承着传统文化的气韵之美。气韵也是中国艺术作品所追求的。“气”与“韵"这两个单一的汉字所组成的“气韵”—词是指超越艺术作品之外的无尽之美。传统美学里认为“气”是一种生气其能使艺术作品生机勃勃、更富生命力而“韵”则是指其所寓含的韵味其彰显出天然之和谐。茶文化的部分思想源于道家的“自然无为”理论又深受佛家的"寂静淡然"观的影响因而其崇尚的是一种宁静淡雅之美。

另外,茶文化的淡雅气韵还展现在物质形态上,比如茶叶便是茶文化其具象物质,茶叶展现在茶诗、茶画中多以一类奋发向上的意向出现,借由其充满活力的绿色,将茶文化的生命力进行诠释。茶文化展现出来自于自然的馈赠行为,因此在品茗期间,受众应对自然的神奇力量加以赞美,以平淡雅致心态正确识别人与自然的联系,以此来保持天人合一的境界。

2 现代钢琴艺术的创编思维

2.1 美学原则

钢琴进行演奏,能让人充分放松,作为一类创作型艺术形式,现代钢琴也具备一定美学原则。不同风格下的曲子被钢琴家演奏,能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钢琴曲中的思想感情可以透过琴键充分表达,因此钢琴作品更像是一类二度创作后的音乐表现结果。从钢琴艺术的本质来说,其美学原则体现在忠实性,按照钢琴乐谱进行琴键上的艺术表达,能将曲目中的感情世界进行诠释,以此来让受众充分融入其构建出的感情世界,探寻钢琴艺术中的文化韵味。从钢琴的演奏情况来看,其美学原则表达在创造性上,演奏者将乐谱熟记于心,并结合不同心境、演出环境、预期效果,将钢琴曲变成属于此时此刻下的音乐艺术,展现出历史感与现代感的强烈冲击,能让受众更加深刻体会其中艺术表达。

2.2 创编风格

钢琴音乐虽然没有茶文化的渊源深厚,但经过几个世纪以来的发展,成为了西方音乐史上最具浪漫色彩的一类表演形式,其清丽音质能配合回旋音调展现出磅礴的音乐世界,钢琴艺术的成功离不开其创编风格上的多变性、融合性。在风格特征的展现阶段,钢琴音乐凭借其特殊的表现手法具备了较高应用效果,在创编过程中,将夜曲、舞曲等风格驾轻就熟,因而随着社会场景的数量增长,现代钢琴其创编风格更加多变且令人印象深刻。在抒情系列下的钢琴创编艺术中,乐谱完美将国家命运、个人情仇等情愫融合进了乐曲演绎阶段,比如李斯特便拥有超高创编能力,将钢琴艺术从王公贵族的私人享乐工具引入进了平民百姓家中,让本就抒情十足的钢琴音乐展现出更多情绪力量。

3 茶文化和现代钢琴的统一

3.1 素养培养统一性

各国建立稳定的关系需要首先构建起文化分享的合作关系,以此来逐步加深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进程,以文化交流举例分析,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代表了该国的整体素养,因此进行文化层面上的交流环节,能有效促进各国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我国茶文化在发展数千年后,其内部已经蕴含了我国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在悠久发展进程中,融合了宗教、经济、社会等文化因素的影响,由此成为了一类包容性极强的文化类型,能对国人素养培育起到积极作用。而钢琴文化则在礼仪、气质等方面上有较大借鉴意义,能为演奏者、观众带来深刻的素养输出,闲暇时光接触钢琴文化将起到陶冶情操、增进人文素养等作用。因此在将茶文化以及钢琴艺术进行对比分析时可知,在艺术文化形式的表达期间,二者能充分体现出培育高素养、传播艺术等能力,与开办人文素养的教育模式有统一性。

3.2 精神熏陶统一性

艺术虽然在表达形式上会有一定区分,但其精神熏陶的内涵却保持着相对统一,以钢琴艺术为例,在其传承阶段,良好的艺术素养被世代相传,其创编目的是让更多人听到作曲中的呐喊,从而优化演奏效果。茶文化在其价值观导出阶段,让更多国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深厚底蕴,引导国人养成正确价值观念,并开启其先进思想。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达过程做以分析,发现其艺术源头皆来自于生活,因此在各类艺术文化类型表现中,公众能发现艺术的贴近生活性,并感知其熟悉的生活应用部分,以此将艺术形式推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茶文化、钢琴艺术在传承阶段将把其价值观内涵融入到艺术的表现场景中,让公众接收到传递出的精神力量,达成精神熏陶的最终统一特点。

4 茶文化与现代钢琴创编的意义

4.1 传播与弘扬茶文化

茶文化这一概念最早诞生在唐朝,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产物,茶文化受到了文人骚客的追捧,并在民间与朝堂之间建立起了雅俗共赏的交流文化形式。古人对于茶的热爱极其真挚“琴棋书画诗酒茶”是墨客的日常,柴米油盐酱醋茶”则是百姓的生活,可见茶以及茶文化在舌代地位之高。然而现今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茶文化却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备受冷遇,茶的地位一落千丈年轻人对于茶文化更是不屑一顾。

现阶段国人喜爱钢琴音乐艺术,因此将钢琴创编模式引入至茶文化的音乐表现中,那么茶文化内涵下的传统内容将会以一类新型的艺术形式进行展现,以此来提高茶文化的知名度。传统茶乐是茶文化中的音乐表达形式,通过借鉴钢琴演奏中的技巧,能将茶乐做以重新创编,以此换发全新生命,并以较强活力去弘扬茶文化,增进大众认可程度。

4.2 加深现代钢琴底蕴

现代钢琴进行的创编环节中,常采用现代潮流元素,因此在传播阶段初期能产生较高话题度,但因其底蕴欠缺,所以流传程度不高,很少再次诞生经典作品。现代钢琴音乐的创编过程往往达不到精细化程度,因此创编后的作品将会变得庸俗,其文化内涵被大量舍弃,长此以往,受众品味将会有所下降,为社会低俗风气的产生奠定基础。茶文化是我国文化系统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其内涵文化信息种类丰富、数量惊人,因此茶文化有其较高文化素养,在与钢琴创编融合阶段,能完美补充现代钢琴作品中缺乏的文化内涵,茶文化中的美学因子将使钢琴音乐富有内涵,采茶歌中蕴含的茶道精神将会大力鼓舞钢琴创编阶段,由此展现出较为良好的音乐素养,增强现代钢琴的创编底蕴。

4.3 促进多元发展路径

以《夕阳箫鼓》为例,其属于钢琴改编曲目,在进行原曲的改编过程中充分地融入了茶文化,展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夕阳箫鼓》是我国的民族音乐作品,在长时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个版本,包括琵琶曲、合奏曲等。从各种版本的演奏形式来看,所选择的乐器均是民族乐器,在以往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这些乐曲会经常的作为背景乐存在,民族音乐与茶文化本身就具有着较大的共性,使两者之间的融合并不会让人感到突兀。但是,在现代茶文化的创新发展过程中,背景音乐的转变也是其中一个方向,而将钢琴演奏艺术作为背景音乐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方向,而现代《夕阳箫鼓》的钢琴版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从表面上来看,钢琴演奏艺术推动了荼文化的创新发展,但从另一个方面来分析,茶文化的融入也为钢琴曲的创作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同样有助于推广钢琴演奏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5 创编融合的路径思考

5.1 以茶文化的美学价值为依据

茶文化中蕴含足量美学价值,不论在茶画等艺术形式下的表现中,还是基于茶叶等实际物质形态的直接表达中,茶文化都以绝对美学姿态而存在于我国传统文化内,因此在将茶文化和钢琴作品创编工作进行充分融合时,需要将茶文化蕴含的美学价值进行充分使用。

首先,钢琴作品的创编人员需要对茶文化的具象表现形式做以充分了解,并从茶文化不同的表现形式着手,对其中饱含的美学素养深入剖析,进而建立起相关的美学认知架构,通过钢琴音乐的表达,为当下年轻人群提供茶文化的准确认知。其次,茶文化中的传统内容有一部分不符合当下年轻人审美趋势,在确定大众价值观取向之后,才可结合美学价值进行现代化标签下的创编,比如在节奏、旋律等因素上要保持具备我国茶文化特点,以此才能将新的茶文化音乐作品变得充分古今结合。

5.2 以现代钢琴创编思维为主干

快餐文化严重影响了当代国人的文学素养,现代钢琴音乐在引入后逐渐失去了其古典文化的底蕴,因此对现代钢琴进行作品中的重新创编,有利于建设其找寻传统文化的路径。传统茶文化的相关理论能在钢琴创编阶段进行充分革新,将晦涩的美学素养转变为浅显思想概念。

例如,茶音乐在被改编为钢琴曲时,编创者可突破传统加花变奏的束缚,利用茶文化的气韵之美,对钢琴曲的节奏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化处理,或绵延起伏或短促紧急,从而使得钢琴音乐被打上中国烙印。当切实做好现代钢琴模式下的优化创编思维后,才能对茶文化起到有效促进作用,避免出现茶文化经改造后丧失传统内涵的不良结果。

5.3 以当代艺术发展形式为方向

将茶文化与钢琴艺术相结合,需要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下的潮流趋势,以此来迎合大众需求,避免因小众娱乐欣赏下的发展模式导致被时代所抛弃。钢琴演奏艺术本就是当代年轻人群所爱好的音乐表达形式之一,因此茶文化将茶韵小调融合钢琴艺术的创编形式,能发挥出更好作用。首先,进行钢琴演奏期间需要对本次演出的背景加以分析,通过深刻解析演出目的,将钢琴音乐的表达形式进行充分诠释,结合音乐发展的历史轨迹,合理推测钢琴音乐的未来走向,进而对茶文化音乐进行创造,编制出符合未来音乐发展趋势的良好乐谱。其次,茶文化其内涵深刻,将该类文化艺术内涵中的有效构成因素进行提取,结合钢琴演奏经验,由此在相互融合下的茶文化音乐演奏时,指明茶文化的艺术走向。

6 结 论

综上,茶文化在我国历史传承中已有数千年发展进程,而钢琴艺术则在西方艺术史上创造过辉煌成绩,可以说二者在艺术领域中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存在一定统一性,二者进行和谐的创编共融,能有效提高当代艺术发展速度。茶文化和钢琴艺术创编能弘扬茶文化、加深钢琴艺术底蕴、促进现代艺术的多元发展路径,因此将茶文化美学价值作为融合创编的依据、现代钢琴的创编思维作为创编工作主干、当代艺术发展趋势作为创编融合的方向,能在融合发展路径后,深化茶乐题材,提出全新编曲方向。

猜你喜欢
茶文化美学钢琴
盘中的意式美学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外婆的美学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纯白美学
纸钢琴
“妆”饰美学
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