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茶树种苗繁育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2020-12-22 06:43李旭云
福建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母树安溪县安溪

李旭云

(安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福建安溪 362400)

安溪县具有丰富的茶叶品种资源,自古就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美誉,是诸多茶树品种的故乡,全县现有82个乌龙茶茶树品种,其中铁观音、本山、黄旦、毛蟹、大叶乌龙、梅占六个品种于1984年11月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良种,佛手、杏仁茶、凤圆春被认定为省级优良品种,这些品种中先后有铁观音、本山、黄旦、毛蟹等四个品种的保护区及茶科所资源圃列入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现介绍安溪县茶树种苗繁育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进展情况。

1 种苗繁育经历与技术

1.1 种苗繁育经历

安溪县茶农是茶树短穗扦插育苗的发明者。安溪茶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从茶树枝条压在土壤中能生根发芽而得到启示,创造出“茶树枝条压条繁殖法”;1920年前后,西坪镇茶农推陈出新,试验“长穗扦插繁殖法”获得成功;1935年改“长穗扦插繁殖法”为“短穗扦插育苗法”。各级政府和茶业部门对这一重大发明十分重视,进行认真总结、提高和推广,1956年在大坪乡萍洲村进行大面积短穗扦插育苗实验获得成功,1957年10月,农业部在安溪召开现场观摩会,向全国各产茶区全面推广短穗扦插育苗法,接着传播到亚洲、非洲的一些主要产茶国。

1.2 茶树繁殖方法与技术

茶树可以用种子繁殖,即有性繁殖;也可以利用茎叶和根等部分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即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方法有压条、扦插等。生产上,主要采取短穗扦插无性繁殖的方法。

1.2.1 有性繁殖技术

茶树有性繁殖是用茶籽进行繁殖,可分为茶籽育苗和茶籽直播两种。茶籽育苗的方式以穴播较为普遍。一般穴播的行距20厘米,穴距15厘米,穴播4~5粒,每亩约播种茶籽100公斤。播种时间为11月至次年3月。茶籽直播行距为1.5米,丛距0.4米,穴播4~5粒,每亩茶籽8~10公斤,盖土5~6厘米。茶籽直播的好处是简单省工,茶苗扎根深,抗旱能力强,苗期管理方便,又有选剔和补苗的机会等。但是由于种子的后代具有复杂的遗传性,容易产生变异,不能保持良种的优良性状。因此,有性繁殖方法很早就被无性繁殖方法所代替。

1.2.2 无性繁殖技术

茶树无性繁殖是利用茎叶和根等部分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无性繁殖的方法有压条、扦插等。生产上,主要采取短穗扦插的方法。

1.2.2.1 压条繁殖技术

安溪茶农创立了茶树压条繁殖法,此后安溪茶区乃至福建茶区长期运用此法。压条方法有全丛压条法、弧形压条法和留枝压条法等。如全丛压条法,也称伞形压条法,适用于灌木型品种。压条时,首先在茶丛周围挖深15厘米的环状沟,将母树主枝和分枝基部一一扭伤,用枝叉固定于沟底,逐枝朝上竖直,顶部露出2~3叶,最后用泥土盖沟踏实。茶树压条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茶苗根系发达,移植后成园快,在生产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缺点是:繁殖系数低,对母树长势和产量影响较大,大规模推广良种受到限制,因此,在安溪大多数都采用短穗扦插繁殖法。

1.2.2.2 茶树短穗扦插技术

1935 年前后,由安溪茶农在原有茶树长穗扦插繁殖的基础上成功创造了茶树短穗扦插繁殖。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是根据茶树具有的再生能力,利用茶树茎、叶等部分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叫做营养繁殖。由于营养繁殖不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无性繁殖。它具有繁殖系数高,保持良种性状,对加速良种推广,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茶树短穗扦插繁殖包括选择苗圃地、整畦、搭棚、剪穗、扦插、遮荫、浇水、追肥等。

苗圃选择:扦插的苗圃地要求土壤酸性或微酸性,结构疏松,保水能力强,透气性良好,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不受风害,交通方便的水稻田。选用灌溉方便的旱地也可以,但不要选烟、麻或蔬菜地,以减少病虫害。

苗床整理:苗圃地进行两次翻耕,并把土块打碎,然后做苗床。苗床的方向,一般以东西向为好,以减少阳光从苗床侧面射入。苗床宽1米左右,高10~15厘米,苗床之间的沟30厘米左右。苗床平整后,要铺上一层过筛的红黄壤心土,厚度为4~5厘米,铺得均匀。铺好壤心土后,要适当压实。苗床做好后,即可搭遮荫棚。搭荫棚的方法很多,有平顶荫棚和单面斜棚,要求达到75%遮光度。遮荫的材料可就地取材,用遮荫网、竹帘、芦帘或作物秸秆均可。平顶荫棚高约1米左右,周围遮密,留进出管理帘门。单面斜棚前高80厘米,后高30厘米。

剪穗选择:剪穗母树要选择优良品种,生长健壮,剪下的插穗要粗壮,扦插后就容易成活。因此,要加强对剪穗母树的管理,增施肥料,同时要进行合理修剪,使母树长出粗壮、叶大的枝条。此外,还可采取“以苗育苗”的方法,从达到出圃标准的扦插苗上剪取插穗。

插穗剪取:当剪穗母树的枝条大部分呈红棕色,并开始半木质化,腋芽已膨大时,即可剪穗扦插。剪穗时间最好在清晨,这时枝条和叶片里含水量高,而且便于以后剪穗、扦插等工作的安排。插穗的标准,要求一枝插穗有一个饱满腋芽和一张健全叶片,叶片下短茎长约3-4厘米左右。剪穗时,切口要求平滑,稍带倾斜。插条上如有花蕾,剪穗时应随时摘除。

扦插方法:大多数茶区,扦插的适宜季节是3~10月,大部分是采取夏插和秋插。扦插时,苗床土壤要湿润,手摸不粘手。扦插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插穗上端,以60度的倾斜角度,轻轻插入土中,使叶片和腋芽露出土面,并用两指将插穗周围的土壤稍加压捏。扦插叶片的方向,宜朝常年风向最多的方向排列。扦插的行株距,应根据品种叶片的大小来决定,以叶片不遮叠为宜。

苗圃管理:苗圃的管理主要有遮荫、灌溉、施肥、松土除草、摘除花蕾、防治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等。夏插遮荫从插下至12月份都要进行遮荫。其适度是做到“见天不见日”,既不要遮得太密,又必须让插穗能照到微弱的光线。苗圃灌溉从扦插到出圃都要进行。插穗生根之前,宜采用喷壶洒水;插穗生根后,可采取沟灌,灌水的适度以苗床表土湿润为宜。追肥从插穗生根后开始,其原则是“淡肥勤施”和“逐渐加浓”。要及时进行苗圃的除草、防病治虫、摘除花蕾、预防自然灾害等措施,以确保茶苗茁壮成长。

2 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2.1 野生茶树资源调查

2.1.1 兰田大茶树:1957年秋在安溪兰田福顶山发现。树高6.3m,树幅2.7m,叶长11.5-17.3cm叶宽4.5-6.0cm。树干挺直,径粗18cm,分枝离地2-4 m,树皮光滑,色灰绿。叶长椭圆、倒卵圆或近倒披针形,长平均14.5 cm,宽5.6cm,叶尖突尖细长,基斜或锐斜,叶面平展,淡绿色,叶肉薄质柔软,栅状组织单层,叶齿深明,大小不一,14-18对,侧脉齐明6-10对,嫩芽梢长大,色黄绿,亦有淡紫红者,春茶约于三月中旬鱼叶开展,雌雄蕊等高或雌蕊低于雄锐;零星散存于林中。

2.1.2 企山野生茶:1957年秋在安溪企山顶观音坑一带发现。树高3.2m,树幅2.7m,叶长11.8cm叶宽5.0cm。主干直径6.9 cm,最低分枝离地1.45m,树皮灰色,叶片平展,先端突尖或渐尖,叶齿37对,侧脉10对;栅状组织单层;花冠直径5片,花瓣5-8,多为7瓣,花丝195-305枚,平均247枚,花粉淡黄,花柱高1.2-1.6 cm,3分叉,直立,长0.1-0.7 cm,平均0.44 cm,雌比雄高0-0.2 cm,平均0.044 cm,多数等高,子房有毛。零星散存于海拔1000 m以上。

2.1.3 剑斗野生大茶树:1961年于剑斗镇水头拨山发现。树高6.5m,树幅3.2m,胸围58cm。经专家鉴定,估计树龄已高达1000-1200年。

2.1.4 犀山古茶树群:2014年发现犀山野生茶群体,分布在安溪官桥镇益林村的犀山上,海拔1040m,散生在杂木林中,株高4~8 m。

2.2 建立茶树种质资源圃

2.2.1 建立安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乌龙茶品种园。于1981-1985年建设乌龙茶品种园,品种园从乌龙茶区(绝大部分为安溪县境内)先后引种了野生、半野生或种植的的69株茶树品种;2009年开垦山地11.2亩再种植种质资源品种茗科1号、茗科2号、金牡丹、紫玫瑰、紫牡丹、黄玫瑰、悦茗香、龙井43号以及红骨乌龙、软枝乌龙等品种,共已征集种植茶树种质资源85份;2009年底,我县利用现代茶业生产发展建设项目等资金,建设拷贝了安溪茶科所乌龙茶茶树种质资源圃85份优异茶树种质,在虎邱良种场建立了一个茶树种质资源圃30亩,起到对种质资源进一步保护的措施。

2.2.2 建立虎邱良种场。位于安溪县虎邱乡湖西村,距县城29公里,1952年2月成立国营农场,1962年12月改为良种繁育场,为县直全民单位。场辖农业组、茶叶组及水办分场。80年代实行专业承包责任制,发展茶叶加工业。建场以来,先后承担省、市、县及有关部门各类试验课题50多个,试验品种300多个,并繁育大量良种。

2.2.3 建立多个茶树种苗繁育基地。自1996起,安溪县在低产茶园改造和铁观音基地建设过程中,在虎邱镇芳亭村、城厢镇同美村等乡镇村,建立多个茶树种苗繁育基地,现种苗繁育基地面积达40公顷~50公顷,年出圃量1.5亿株,不仅能满足县内补植、改植换种茶苗的需要,而且供应到福建省内及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浙江、湖南等省份。

3 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措施与成效

3.1 种质资源保护措施

3.1.1 加强项目组织管理工作

为了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保证项目建设有序实施,2008年,我县成立了以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局长为组长的安溪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茶树资源保护工作,确保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有效开展,对项目建设进行目标化和规范化管理。县农业与茶果局分别与各保护区所在地村委会签订管护协议,村委会与具体管护人签订管护协议,真正做到责任落实到人,落到实处。

3.1.2 强化定位立牌保护工作

为确实做好安溪县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全面提升资源保护水平,县农业与茶果局组织技术人员先后对铁观音、本山、黄旦、毛蟹、县茶科所的品种园六个保护区,采用了GPS定位仪对资源保护范围进行卫星定位和立牌保护,设置明显标志牌,在四周以石柱和不锈钢网板为主材料建立了保护网,其高度为150cm,并在保护牌上显示受保护品种的名称、编号、地点、面积、责任单位、卫星示意图等各种信息。

3.1.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在种质资源保护区域范围内,对各保护区内的母树进行围栏保护,确保母树不被破坏。对铁观音、本山等保护区内易塌方或已损毁的梯壁进行修复加固工作,修筑茶园排水沟,防止茶园梯壁塌方造成保护区损毁和水土流失,并完善道路设施建设,提高发源地和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品质效益。

3.1.4 强化技术保护措施

成立种质资源保护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加大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切实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名义砍伐保护区域内的茶树,禁止随意破环保护区内的生态植被。因科学研究、开发利用等需要对保护区内的茶树进行采集、迁移的,需报领导小组审批,主管部门备案。

3.1.5 加强茶树提纯复壮工作

剔除各保护区内不纯茶树品种,采取压条或移植等方式进行品种提纯复壮。在冬季对保护区内茶园通过采取深耕、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茶树修剪等各种农业措施的方式,提升茶园土壤性状,恢复和保持茶树强壮树势。

通过建立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加强对保护区附近茶农的宣传引导,提高茶农保护和利用优异茶树品种的知识和能力。在每个保护区内选取5株茶树,不修剪、不采摘,照常施肥、喷药,由其自然生长,指定专人负责观察、记载花器、芽叶等性状、生物学特性及形态特征,指派技术人员到各个保护区拍摄保护区全景照,茶树的芽叶、全株等图片,将各种图片、记录资料整理归档,并将图片及资料及时发送至省农业厅。通过对母树进行围栏保护和建立纯种生产园保护区,采取各种措施提升茶树品种性状,避免因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破坏导致优异种质资源缺失,使茶树优异种质资源得以传承和利用。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立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茶树的品种选育及生物技术研究,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的研究与建立,种质资源的提纯、复壮、组培等各种技术研究与利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2 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成效

3.2.1 铁观音尧阳保护区

该保护区位于西坪镇尧阳村的南山头,东经117°57′081″-117°57′118″,北纬25°00′510″-25°00′528″,海拔高度:751米,面积3333.5㎡。2009年2月完成了对该保护区的卫星定位、保护牌竖立、母树围栏保护、梯壁巩固、品种提纯复壮、图片和文字资料记载等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保护区茶园的日常管理,观察记录自然生长茶树的各种性状,对保护区内的茶树进行单独采制,采取深翻、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修剪等各种农业耕作措施强壮保护区茶树长势。

3.2.2 铁观音松岩保护区

该保护区位于西坪镇松岩村的打石坑,东经117°54′824″-117°54′872″,北纬25°00′108″-25°00′143″,海拔高度:721米,面积3333.5㎡。2009年2月完成了对该保护区的卫星定位、保护牌竖立、母树围栏保护、品种提纯复壮、图片和文字资料记载等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保护区茶园的日常管理,观察记录自然生长茶树的各种性状,对保护区内的茶树进行单独采制,采取深翻、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修剪等各种农业耕作措施强壮保护区茶树长势。

3.2.3 本山保护区

该保护区位于西坪镇南岩村的寨顶,东经117°56′143″-117°56′168″,北纬 25°00′176″-25°00′185″,海拔高度 702米,面积2000.1㎡。2009年3月完成了对该保护区的卫星定位、保护牌竖立、母树围栏保护、品种提纯复壮、梯壁巩固、图片和文字资料记载等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保护区茶园的日常管理,观察记录自然生长茶树的各种性状,对保护区内的茶树进行单独采制,采取深翻、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修剪等各种农业耕作措施强壮保护区茶树长势。

3.2.4 黄旦保护区

该保护区位于虎邱镇罗岩美庄村灶坑角落,东经117°51′986″-117°52′027″,北纬24°53′523″-24°53′537″,海拔高度561米,面积2000.1㎡。2009年3月完成了对该保护区的卫星定位、保护牌竖立、母树围栏保护、品种提纯复壮、梯壁巩固、图片和文字资料记载等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保护区茶园的日常管理,观察记录自然生长茶树的各种性状,对保护区内的茶树进行单独采制,采取深翻、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修剪等各种农业耕作措施强壮保护区茶树长势。

3.2.5 茶科所资源圃保护区

该保护区位于安溪县北部湾茶博园核心区—安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品种园片区,东经118°12′221″至 118°12′288″,北纬25°03′962″至 25°03′993″,海拔高度 106 米,面积 5333.6㎡。2009年2月完成了对该保护区的卫星定位、保护牌竖立、图片和文字资料记载等工作,选派技术人员将保护区内茶树剪穗至安溪县良种繁殖场进行繁育,并在良种繁殖场建立新的品种园。

3.2.6 毛蟹保护区

该保护区位于大坪乡福美村大丘仑,东经117°55′937″-117°53′962″,北纬 24°53′401″-24°53′420″,海拔高度 907米,面积3335㎡。2011年12月完成了对该保护区的卫星定位、保护牌竖立、母树围栏保护、部分图片和文字资料记载等工作,下阶段将指定专人观察记录自然生长茶树的各种性状特征,对保护区内茶树进行单独采制,采取深翻、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修剪等各种农业措施恢复和强壮茶树长势。

猜你喜欢
母树安溪县安溪
跟妈妈学做菜
游鼓浪屿
不同树龄楸树种质资源的嫁接成活影响因素
闽楠母树与半同胞子代生长的关联分析
文冠果光合作用规律研究
做冰镇小吃
预防病毒
懂规矩
安溪寿星爱品茗
偶尔矜持,偶尔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