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文旅融合的瓶窑径山茶发展对策研究

2020-12-22 06:43艺,李
福建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山茶良渚茶文化

韩 艺,李 艳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

1 问题提出及文献综述

习近平就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指出,要把解决“三农”的问题放在第一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李克强总理也说了应该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瓶窑镇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的北郊,余杭区的中西部。瓶窑镇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南山摩崖石刻,良渚古城遗址,良渚博物馆等景点众多。瓶窑的径山茶作为浙江十大名茶之一,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品质和规范的行业管理,也很好的推动了瓶窑的发展。良渚古城遗址就坐落在瓶窑镇上,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项目的申遗成功,更是让良渚文化走入了大众视野,也让瓶窑这座小镇渐渐被大家熟知。在农文旅融合背景下,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弘扬良渚文化,助推瓶窑农文旅融合发展。

迄今为止,国内外的各个学者对乡村振兴做出来如下研究:陆学艺和张晓明(1984)等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然会是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生产转化。韩俊(1988)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我国农村必然会在小规模土地经营的基础上走上农户兼业化的道路。温铁军(2005)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比较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体制、重新恢复农村本来就拥有的田园风光,让城里人被田园诗般的农村所吸引等方面。

2 瓶窑径山茶产业及文旅融合的发展现状

2.1 瓶窑径山茶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近几年来,径山茶产业凭借自身浓厚的文化底蕴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产业的生产发展也在迅速升级,生产规模也因此不断壮大。目前,径山茶正配合瓶窑当地农文旅发展,借助径山茶文化展开休闲旅游项目,这将会为瓶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实现“十三五”规划下的茶产业发展目标,提升了径山茶在浙江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

最近,有关部门正在着手恢复径山茶园的开发工作,通过对老茶园的更新换代,开创新茶园,改造种茶技术,改良制茶技术,使得径山茶迎来了发展的转折点,逐渐成为余杭瓶窑的代名词。径山茶的生产已初具规模,其生产面积多达上万亩,且均匀分布在余杭各大乡镇之中,所有的茶产业基地采用无公害生产,确保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保证了径山茶产品的优质质量。此外,已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进行茶叶产品的深加工,创新开发出速溶茶等特色产品,并且茶园与观光旅游相结合,现已初具规模,逐渐形成了休闲观光区。现在,人们可以在各大城市的茶叶专卖店甚至在国外的沃尔玛超市也看到径山茶的身影,其销售额为茶产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2.2 茶文化和瓶窑

径山茶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浙江历史最为悠久的茶之一。据说,南宋时有位日本高僧南浦少明远渡中国,在径山寺内研究佛法,交流文化。返回日本时他带回了当地的茶籽,将茶佛传入日本,按史书所说,“径山茶宴”便是这样是从径山传入日本,而如今流行在日本国内的“茶道”就是来自于径山寺内那当时盛极一时的“茶宴”。近几年,径山茶基地已扩大到余杭区九个乡镇,涉及瓶窑、良渚、余杭等镇乡,并辐射周边地区,径山茶的栽种面积将近5万亩,其生产企业也发展到了目前的53家。径山茶可持续发展示范园也位于瓶窑镇,面积4750亩,而杭州首个非遗文化馆群就坐落在瓶窑老街并正式对外开放,有良渚玉雕馆、余杭纸伞馆、瓶窑陶艺馆等“非遗”产品,与径山茶共同组成了瓶窑老街非遗街区和文创区块的重要元素。

2.3 茶文化和瓷器

提起茶就自然而然的联想到瓷器,自古以来,瓷器与茶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论是中国的西湖龙井,瓶窑径山茶还是国外的奶茶,花果茶,玄米茶,都离不开茶具来衬托出茶的香气。瓶窑文化站的老站长胡兴国曾说过,几十年前,村民们打水时,偶尔会在水井中打捞到一些陶瓷碎片,而后在2018年窑山公园建工时,考古家们出土了大量南宋时期的“韩瓶”这也就表明了瓶窑这个名字的来历。所以一杯好的径山茶自然少不了要用瓶窑烧制的茶具的衬托。

3 瓶窑径山茶产业发展的现存问题

3.1 劳动力短缺,采摘技术不足

径山茶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管是径山茶叶的采摘还是茶叶的制作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如今劳动力短缺,导致劳动力成本日渐上升。首先,茶叶采摘期有限,而由于茶叶采摘所给工资价格不定,导致了工人对茶叶采摘的懈怠,以至于新茶得不到及时采摘而变老,进而影响会茶的口感。此外,由于劳工专业技能不够,摘下来的茶叶良莠不齐,又会给径山茶的品质带来一定影响。综上,由于目前径山茶必须由人工采摘,而熟练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又十分稀缺,径山茶的面临着采摘技术不当的问题。

3.2 品牌创意不足,缺乏宣传推广

如何让消费者及游客快速记住径山茶,那就是打造一个径山茶品牌,而且是一个具有创意的,可以让顾客一眼就被吸引住的径山茶品牌。同样径山茶仅拥有一个品牌还不够,当地政府及农户还要对该品牌进行有高效的传播。浙江有很多茶,比如西湖龙井,安吉白茶,径山茶等,而且关于茶的活动少之又少,所以至今没有一个世界级品牌的名茶。而其中的原因就是品牌没有创意性,宣传力度小,没有广泛推广。

3.3 经营管理不规范,基础设施陈旧

尽管农业部严厉禁止对茶叶使用农药,但是通过检测,还是有个别漏网之鱼对径山茶叶使用了农药,而且部分径山茶加工厂卫生条件交差,存在着安全隐患,技术落后。虽然近年来,政府对大多数的茶园的路,防护林以及各种设备设施进行了加强,但是还是有多数的径山茶茶园的设备设施存在着安全隐患,从而大大降低了茶园对于各类极端天气和气候的防护能力,因此也导致了径山茶叶产量的损失。

4 农文旅融合背景下瓶窑茶产业发展建议

4.1 扩展营销模式,加强品牌建设

从恢复创新径山茶开始,径山茶行业就坚持品牌创建不停步,参加各种比赛以及展览,以及不断走向品牌高地,创新产品的发展,最终于2010年荣获国内驰名商标。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电商越来越受欢迎,同时径山茶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加强品牌建设,扩展营销模式是必然的战略。同理,还要做好一定的宣传工作,使径山茶的茶文化和魅力广为人知。

4.2 挖掘径山茶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

在做好径山茶宣传工作的同时,通过举办举办径山茶文化节,以及在瓶窑老街举办各种茶文化活动,可以让瓶窑茶文化旅游受到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茶香风情游可以成为瓶窑的特色明信片,逐步得到更多游客的青睐,成为推动瓶窑经济增长的转折点。以径山茶兴旅,以旅促径山茶,逐步实现径山茶产业和旅游行业的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不仅带动了径山茶的销量,也为瓶窑带来了新的代名词,使更多的人熟知瓶窑,熟知良渚文化。

4.3 培育改良茶树,延伸径山茶叶产业链

应结合现在的科学技术,专业人才选定一批好种植,高产量的新型茶树品种,加强茶树培育基地建设,宣传优质茶树的优势,带动茶农对培育新产品茶树的兴趣。此外,近些年来,茶饮渐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悄无声息的占据着人们饮食生活中的很大比重,消费者对饮料的需求推动者茶饮行业的快速发展。奶茶是近些年来人们非常喜欢和追捧的一种饮品类型,作为茶产品的衍生物,奶茶的诞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茶叶的用途。当前新中式茶饮兴起,奶茶行业也逐渐走向正规化、高端化。在此背景下,瓶窑应抓住时代潮流,紧跟时代特色,对径山茶进行深加工。

4.4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助推瓶窑农文旅融合

茶文化旅游集休闲性、知识性、娱乐性和康乐性于一体,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有着明显的作用。通过参加茶文化旅游,人们可以缓解精神压力,使身心得以放松,以便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情来完成工作,日本,中国港澳台、内地等地的茶楼茶馆、观光茶园、茶文化公园遍地开花,正是这一作用的体现。在此背景下,作为“良渚古城”所在地的瓶窑应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助推农文旅融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瓶窑茶叶产业的发展。

4.5 发展龙头企业,强化生产标准

伴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推进,茶叶在生产发展、产品加工、技术升级等方面都需要一个可以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出现。径山茶叶产业的发展,需要瓶窑本身立足自身茶叶发展的自我优势,利用优势资源和当地制茶的传统习惯,在贯彻落实传统茶叶的制作方法的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的加工设备,培育龙头企业,开创新品牌、走出边产边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新方式,进而推进茶叶产业化发展。同时,瓶窑应增强出厂标准,加强茶叶产品质量的发展,合理科学的发展建设生产场地环境、产品的加工、运输、贮藏、包装等各方面环节的标准。为茶叶种植户普及专业化知识,聘请专业人士开设讲座或进行培训,使茶农们认识到茶叶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无公害生产、茶叶的采摘与高效栽种技巧,这不仅提高了茶农的专业化知识,而且促进了径山茶产品质量的提高。

5 结论

在农文旅融合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著名的良渚古城遗址瓶窑应积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从扩展营销模式,加强品牌建设;发掘茶文化,助推旅游产业的兴旺发展;培育新产品,延长茶叶的产业链;挖掘文旅产业,推动瓶窑多产业融合发展;发展龙头企业,强化生产标准等方面努力发展茶叶产业,促进径山茶的种植、茶产品的加工、茶文化展示、休闲农业等功能的开发,并且扩大良渚文化的宣扬范围,推动瓶窑多层次多产业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山茶良渚茶文化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与红山茶组10个物种间的杂交亲和性研究*
良渚保护大事记
红山茶
良渚古城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