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茶文化对比在日语教学中的渗透

2020-12-22 06:43金兰兰
福建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日语茶文化

金兰兰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1 中日茶文化差异

中日茶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中日茶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为中日茶文化对比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具体而言,我国作为茶文化的起源国,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茶文化形成与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与此同时,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则促使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在物质载体、文化底蕴、思想内涵方面展现出了一定差异。如以中日茶文化之间的差异为例,在物质载体方面,虽然日本茶文化深受中国茶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但是在日本传统生活文化、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下,日本茶文化仍旧在茶具与茶建筑等方面展现出了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而在文化底蕴方面,中国茶文化与中国儒释道等传统哲学具有紧密关联,而日本茶文化在深受儒释道思想影响的基础上,也深受禅宗文化带来的影响,这也是日本茶文化中“禅茶一味”的起源。另外,中日茶人围绕茶文化创造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文学作品、专著作品等,这些作品也可以成为开展茶文化对比以及对中日文化差异进行分析与理解的范本。由此可见,通过对中日茶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差异作出了解。有利于理解中日民族文化、习俗文化、宗教文化、地域文化乃至社会大众思维习惯,社交礼仪价值观以及交际语言之间的不同,进而为日语语言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

2 日语教学中文化对比教育缺失的原因与影响

在日语教学工作中,存在着学生的语言理论水平较高、考试成绩较好,但是文化知识欠缺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较较弱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日语教学中文化对比教育的缺失具有紧密的关系。日语教学中文化对比教育缺失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的根深蒂固,对文化对比教育的实施,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具体而言,包括日语在内的外语教学都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重视记忆等现象,这不仅导致了日语教学活动欠缺生机与活力,而且也导致了学生在语言知识与能力建构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现象的存在反映出了日语教学忽略语言与文化共生关系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了日语教学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工作的忽视;其次,教师在日语教学实践中欠缺文化对比教育能力,制约着茶文化对比教育的有效开展及其教育价值的充分实现。在依托茶文化对比开展日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正确看待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树立整体教学观。而且需要在认识到文化对比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探索文化对比教育路径。然而事实上,在日语教学实践当中,部分教师虽然了解文化对比对于语言知识和能力建构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但是受制语受制于日语教育过程中的客观条件以及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对比教育能力,文化对比教育并没有能够充分展现出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如课堂时间有限、欠缺教材支撑以及教学工作者对中日茶文化差异欠缺了解等,都是导致日语教学中茶文化对比教育难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最后,日语教学中的应试考试倾向,对茶文化对比教育的有效实施产生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依托理论考试对学生日语理论素养开展考察,是发现日语教学问题、了解日语教学成效的有效路径。然而,在考试过程中,语法知识词汇知识是考试中的核心内容,而文化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则在考试体系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考核体系的构建,对于教师教学工作以及学生学习都产生了导向作用,因此在这种考试模式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欠缺了解中日文化差异、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热情,这则导致了茶文化对比教育难以在日语教学中得以有效的开展。

从文化对比教育的缺失为对日语教学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来看,首先,中日文化对比教育的缺失,限制了学生了解中日文化差异的路径。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理论素养,而且有必要对日本文化作出了解。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深化对日语语言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对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准确的运用,进而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然而。中日文化对比在日语教学过程中的缺失,导致了日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层面的教育与文化层面的教育呈现出了失衡状态,这不仅制约了学生日本文化素养的提升,而且也制约着学生日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其次。中日文化对比教育的缺失,容易导致日语教学中产生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不仅建立了学生对日语文化做出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而且也建立在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只有如此,学生在开展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才能够展现出独立的文化人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在日语教学中欠缺中日文化对比,则日语语言文化的输入将会远远高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日语教育过程中的输入。这一问题的存在,容易导致学生无法使用日语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良好的表达,进而产生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显然,这无论是对于学生日语语言素养的发展还是对于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建构,都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最后,中日文化对比教育的缺失,会制约学生学习热情与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在日语教学工作中,如果教学工作者仅仅重视语言理论教育而忽略文化教育特别是忽略文化对比教育,则日语语言教育将会从内容层面呈现出较为枯燥、在教育方法层面呈现出较为单一的特征,进而制约学生对日语教学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由此可见,日语教学中中日文化对比的缺失,会导致日语教学活动产生多元化的问题,制约日语教学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换而言之,中日茶文化对比等文化对比教育在日语教学工作中的渗透,则能够拓展学生了解中日文化差异的的路径、有效避免日语教学中产生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热情,由此可见,依托中日茶文化对比等文化对比教育开展日语教学工作是十分必要。

3 日语教学中茶文化对比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

首先,日语教学工作者需要重视将茶文化对比教育渗透到日语教学工作当中。教育观念的改变是对日语教学开展改革与创新的前提,在此过程中,日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重视发挥出中日茶文化对比教育在此过程中的价值。具体而言,日语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中日茶文化对比教育在提升日语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尝试将中日茶文化对比教育引入日语课堂教学,从而促使日语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比例实现平衡,为学生语言专业素养与文化知识素养的协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日语教学工作者需要强化自身的学习意识与创新意识,在不断汲取中日茶文化对比教育经验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日语教学实际情况,对中日茶文化对比教育优化路径做出持续探索,从而确保中日茶文化对比教育能够更好的适应日语教学发展需求。另外学校也需要重视引导日语教学工作者树立与强化开展中外茶文化对比教育的意识,要求日语教学工作者能够在日语教学工作中展现中外茶文化所具有的差异。与此同时,高校需要将这些要求纳入日语教学考核体系从而依托激励与规范,促使日语教学工作者能够在中外茶文化对比教育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与热情。

其次,提升日语教学工作者的茶文化素养,是开展中日茶文化对比教育的关键。日语教学工作者对中日茶文化所作出的深入了解是日语教学工作中中日茶文化对比教育得以有序开展并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前提,为此,日语教学工作者需要重视提升自身的茶文化素养,学校也应当重视为日语教学工作者茶文化素养的持续提升创造良好条件。具体而言,日语教学工作者不仅需要成为中日茶文化的学习者,而且需要针对特定的中日茶文化课题开展研究,并重视对中日茶文化对比在日语教学中的渗透路径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此过程中,日语教学工作者不仅可以依托图书馆等文化供给场所做提供的资源开展茶文化学习,而且也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在获得更多学习资源的基础上与语言教育工作者、茶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开展交流与互动,进而对茶文化作出更为深入的了解。在日语教学工作者茶文化素养提升环境的优化方面来看,学校需要完善茶文化素养培训体系,依托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与培训渠道为日语教育工作者茶文化素养的持续提升构建保障。如学校不仅可以使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开展茶文化素养教育培训工作,而且可以引导日语教学工作者走出校园,在了解日本茶文化的基础上,依托社会调研实践挖掘中日茶文化之间的异同。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包括日语教学工作者在内的语言教育工作者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引导教育工作者树立共同的成长愿景,促使教学工作者能够在茶文化素养提升过程中开展互帮互助,进而实现语言教育工作者茶文化素养的协同提升。另外,学校有必要通过构建精品课程,为日语教学工作中的中日茶文化对比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范本,从而促使教育工作者汲取更为丰富且具有实用价值教学经验,实现优秀教学案例的普及与推广。

再次,日语教学工作者需要做好茶文化对比教材编选工作。在日语教育工作者具备中日茶文化对比教育意识以及较高的茶文化素养基础之上,日语教育工作者还需要重视做好茶文化对比教材选编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能够促使日语教学工作中的中日茶文化对比教育呈现出系统性、一致性的特征,从而更好的发挥出中日茶文化对比教育在提升学生日语专业素养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具体而言,在茶文化对比教材选编工作中,日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挖掘具有时代性与趣味性的内容,确保日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中日茶文化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且感兴趣的内容。如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面,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使用文字、图片等多元化的信息呈现形式对茶文化对比内容进行呈现。并重视发挥出学生群体在茶文化对比教材选编工作以及教学内容调整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学生所提出的建议与意见基础之上,促使茶文化对比教材呈现出贴近性的特征,为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的激发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茶文化对比教材选编工作还需要建立在了解与尊重学生的茶文化基础以及认知能力的前提之下,避免因中日茶文化对比内容过于简单或者具有过大难度,而制约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另外,茶文化对比教材选编工作还需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即围绕日语教学工作中涉及到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与设计茶文化对比内容,从而促使茶文化对比教育在日语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中发挥出推动作用。当然,茶文化对比教材选编工作就有着较高的复杂性,为此,学校内部语言教育工作者应当共同深度参与到中外茶文化对比教材选编与开发工作当中,与此同时,不同院校乃至中日院校之间有必要在茶文化对比教材选编工作中开展合作,从而为全文化对比教育内容的科学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日茶文化之间具有紧密关联,与此同时,受到中日社会文化的影响,两种茶文化之间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通过将中日茶文化对比教育引入日语教学工作当中,对于提升日语教学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日语教学实践中,中外文化对比教育缺失的现象客观存在,这种现象的产生则与日语教学中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教师所具有的教育能力、应试教育思想等具有紧密关系,这不仅限制了学生了解中日文化差异的路径,促使日语教学面临着产生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的风险,而且也对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热情的激发产生的制约作用。由此可见,日语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茶文化对比教育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并通过提高对茶文化对比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自身的茶文化素养、做好茶文化对比教材选编工作,为茶文化对比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提供良好保障。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日语茶文化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