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视阈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价值意蕴

2020-12-22 06:43
福建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师生思政政治

徐 磊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 226006)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其形成过程体现了中国文化“物以载道”的重要特征。茶的本性质朴、清淡、纯和,中国茶道追求心无杂念,专心静虑,心地纯和。综合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而这种包容融合的文化对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深度融合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更加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发表讲话,深入阐释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是我们加快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发展的根本遵循。

1 高校党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程和中心环节

1.1 党的政治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统领

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于提高“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这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要求是一致的。高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新时代,高校所要立之“德”,不仅是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之“德”,更应是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之“德”。

1.2 党的思想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建设,同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要培养政治立场坚定、职业技能扎实、具有综合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一是要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主阵地;二是要积极培育和持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要多措并举维护高校稳定和谐;四是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而这些,都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

1.3 党的组织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石

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顺利实施,一是靠高校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二是靠基层党组织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的良性发展。四是靠高校全体教职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共识和努力,从而形成全校上下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说,就是党的组织建设打下的坚实基础。

1.4 党的作风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催化剂

党的作风建设在高校的具体体现,就是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密切联系师生,解决师生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师生满意度;就是党员师生在模范遵守职业道德、学术道德等方面的榜样力量;就是在疫情防控等关键时刻党员师生冲上去、打得响、不怕苦、不畏难的行动感召。这些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生动的案例。

1.5 党的纪律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

思想政治教育绝不仅仅是正向激励,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从中央到地方通报的各种违反党的纪律的案例,以及高校对违反校纪校规乃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理,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接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是提升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守法公民的重要内容。

1.6 党的制度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

党的制度建设的实质是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依法治校,两者在这一点上是契合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光有好的做法是不够的,要将好的做法固化为行之有效的制度,才能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有效。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高校党的制度建设是有效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保证。

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建的主要内容和有效方法

2.1 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党建的主要对象具有一致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大学生。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加强师资人才队伍建设,具有海外学习生活经历的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职工比例不断扩大。这些教职工一般学历较高,具有较为独立的学术观点,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易受海外思潮的影响,在实施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多高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以加强党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也正是基于高校中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凸显。同样的,高校党建的主要对象同样是师生员工特别是青年师生。

2.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建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求高校党建工作坚持把正确政治方向贯穿办学育人全过程。对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党建的主要内容毋庸置疑。只有在对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才能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与支持,高质量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2.3 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选拔优秀的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并通过对师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组织力战斗力,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代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途径多元,容易受负面价值和西方思潮的影响。通过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开展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精神文明教育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并结合伟大战役斗争等生动实践案例,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引导其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党的性质和宗旨,进一步认识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和政策,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激发高校党建特别是学生党建工作的活力。

2.4 思想政治教育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核心保障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随着学生活动组织形式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创新,如公寓党支部、社团党支部等,这与传统的班级党支部或专业党支部在组织形式、党员教育、活动开展等方面均有较大不同。重视和加强公寓、社团等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通过公寓生活和社团活动等实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使公寓生活和社团活动和谐有序发展的同时,也为党组织力量的壮大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3 茶文化视阈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意义

茶文化作为人的价值追求,其中的思政元素无处不在。而这些思政元素也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人民银行昭平县支行“党旗领航、茶韵飘香”特色党建项目为例,党支部在党建过程中将茶道精神中的“和”“律”“廉”“礼”业务相融合,以茶道精神铸和,打造党员干部队伍凝聚力工程;以茶道精神严律,打造党组织生活方式新载体;以茶道精神促廉,打造“清风昭平·廉洁央行”廉政文化教育阵地;以茶道精神知礼,打造特色党建文化五道茶。融入茶文化的特色党建项目有效破解了党建业务两张皮,也进一步实现了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事业发展。

自古有言茗茶配名水,茶道中茶与水的关系相互辅助,相互交融,正像是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协同发展,才能相得益彰。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目标任务上具有耦合性,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是为建设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保证。在工作内容上具有交叉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其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在教育方式上具有共通性,两者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采用理论讲授、实践锻炼、志愿服务、文化传承、媒体融合等多种方式。

3.1 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直接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发展,明确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教书育人任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有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确保高校的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3.2 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突破和发展

知识青年的思想观念的变化是基于“实践—理论—实践”的螺旋提升实现的,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能够为青年师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只有在实践中体验到先进理论对于人的正向激励,从而形成心灵上的共鸣,才能把外在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内在的思想意识,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协同发展平台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优秀党员师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优良教风学风涵养及校园先进文化引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励更多的师生同向而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3 有利于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

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的内容是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是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其坚定党的领导,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相互契合、相互促进,将更好地引导师生更深入的理解党的性质和宗旨,更好地增强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既增强了党建活力,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3.4 有利于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科学发展与有机融合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来源包括党政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辅导员、党务工作者、思政课教师以及其他教师。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发展,有利于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新教育方式,拓宽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和热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专业知识技能教学与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辅导员、党务工作者、思政课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身,将学生管理服务和党建、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党政职能部门将宣传、组织和党建、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弘扬营造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形成全校上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协同育人格局。

3.5 有利于积极应对新时代技术手段发展带来的影响

新时代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青年人获取各种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便捷,其思想受到不同文化、不同价值取向的影响也随之越来越容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将在教育方式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在教育内容方面整合资源,更加有效地渗透到青年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渗透到社团活动、第二课堂和社交媒体中。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师生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