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0-12-22 06:43
福建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茶文化英语教学高职

徐 利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阜阳 236000)

引 言

基于跨文化交流背景下,英语在国际英语中的地位凸显出来,高职院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将茶文化引入,促进二者文化融合,进一步创新了英语教学思路,确保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好了解茶文化。因此,相关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要提升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融合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眼界,拓展英语课堂教学氛围。

1 茶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我国茶文化具有悠久历史,是一种优良的传统,有效传播了中华民族精神;基于茶文化特质来说,茶文化中蕴含了丰厚的历史底蕴,不同地区的茶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对民族文化的融合下,形成了多元化的茶文化。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精髓,中国人也更讲究茶道,在融合地域特色基础上,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茶品包括海山龙井等,广受人们的青睐。我国茶文化中彰显了饮茶的礼仪,从古至今将饮茶礼仪体现的面面俱到,国外一些国家将茶礼仪体现在下午茶上,并根据国家地域特色,举办多元化的茶文化活动,积极弘扬了茶文化精神[1]。同时,茶文化推动发展,满足了当代中国人精神层面的需求,主要用于休闲、会客等,以及在饮品中加入茶元素,如茶π、贡茶等,无处不体现着茶文化,增加人们在精神层面的收获。

就古今中外的茶元素来看,古人通过描写与茶有关的诗句,传达对茶的喜爱,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茶文化的起源较早,古有汉人饮茶之说,是待人会友的重要礼仪,并根据友人口味为其沏茶、敬茶;因此,茶文化在汉民族生活中,逐渐将茶叶演变为贡品,也是货物交换的主要物件。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饮茶之风;隋朝时期,饮茶之风得到全民普及;到唐代时期,茶叶昌盛,茶馆、茶宴数量增多,更有文人墨客陆羽,精细化地总结了唐朝茶文化,为后人对茶文化的研究,提供资料参考。

当前,世界多地方的饮茶习惯,均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中国地大物博,在语言和文字表现形式上,演变地更加多元化,逐渐在茶文化的基础上拓展出茶文化的多元化功能,旨在发扬茶德、传播茶道,展现文化艺术,并在茶文化过程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贸易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并在历史沉淀中,积极弘扬茶文化的美好品行。茶文化中,涵盖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的精神内涵,诗人陆羽在《茶经》中提到,以茶待客、以茶代酒,展现了古代茶人勤奋读书、潜心求索的精神。进而茶文化在功能演变上,衍生了以茶健身、以茶入意、以茶起舞、以茶促贸等功能。茶作为中国的骄傲,蕴含了民族的自尊。

基于此,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中也引入了茶文化,确保将当代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学生学科学习能力提升的同时,强化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记忆,将茶文化融合到高职英语教学中,提升了课堂教学成效,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确保在课堂教学有限时间内,提高教学成效,具有现实应用价值。高职院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以茶文化中的“茶德”为中心,重视高职学生群体价值,积极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通过茶文化的引导,确保促进学生之间感情更加融洽,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不断提升高职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茶文化文身是应对人生挑战的益友,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较差,教师通过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帮助学生舒缓学习困境,增强学生应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勇气。

2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

2.1 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就高职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满堂灌”、“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学生自身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甚至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在课堂学习中提不起兴趣,致使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的整体体验效果不佳。

2.2 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新课改提出的教学思路相违背,导致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能动性不强。同时,固定的教学模式,缺乏课堂互动效果,整体的课堂氛围不活跃,难以从根本上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2.3 缺乏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思路

基于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发展,步入社会岗位后,实用能力、应用能力不强;职业教育背景下,要求高职院校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策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增加人文、历史等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化高职学生知识结构,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夯实基础。同时,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盛行发展下,部分高职院校未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教育信息化水平滞后,基于此,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不高。

3 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的有效路径

3.1 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新课标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机制,英语学科教师,要与时俱进,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清晰化定位自身的角色,做好课堂引导作用,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确保通过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创新教学理念,积极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首要目标,在英语口语表达、英语写作、英语实践应用等环节,全面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基于茶文化融合背景下,教师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茶文化,融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促进英语语言与茶文化的融合,基于学生职业应用角度出发,渗透茶文化知识,加强文化融合,以此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与茶文化有关的书籍,了解不同民族茶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在英语交流中,展现茶文化的魅力,将茶文化中蕴含的礼仪和文明,通过英语传播方式,传播到全世界。

基于茶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其中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将茶文化融合到课堂中,彰显了茶文化的功能性作用,规范学生品格行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的体验感,充分感受茶文化的魅力。高职院校方面,可以组织开展多元化的茶文化活动,包括茶具、茶画鉴赏,要求专业茶艺师到校方展示茶艺,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强化学生对我国茶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确保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感受茶文化中的茶精神,在茶文化的影响下,树立正确价值观,刷新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同时,高职院校可定期开展茶故事论坛,以“茶”为主题,进行故事讲述,可就具体的一种茶进行阐述,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茶精神,逐步将茶文化灌输到学生的精神层面上,进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更好领会茶精神、茶文化精髓,并在英语贸易交流中,处处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茶文化中礼仪文明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文化软实力。

3.2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茶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避免单一的教学内容,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可基于茶文化教育本质,将英语语法及单词融入到茶文化学习过程中,在课前鼓励学生说与茶有关的谚语,作为课堂导入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有的学生说出Green in summer red in winter flowers in spring and autumn.(夏季宜饮绿,冬季宜饮红,春秋两季宜饮花);有的同学说出Medicine is the medicine of all diseases tea is the medicine of all diseases.(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2]。整个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明显提升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基于传统教学内容基础上革新教学内容,构建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优势作用,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推到新常态发展层面上。

同时,教师为更好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大力渗透茶文化相关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茶文化内涵的认识,并适当渗透其他国家的茶文化,如英国崇尚早茶、下午茶、晚茶,旨在引领休闲的茶文化,并介绍英国下午茶文化体现在,有重要宾客聚会,要在矮脚桌子上进行,同时引出下午茶的英译为Low tea,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中西方茶文化的认识,更好提升学习效率。同时,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中西方茶具对比,更好区分中西方英语语法之间的差异性,分析中西方茶礼仪中的不同之处,加强对中西方饮茶习惯的考究,确保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实现高职英语教学与茶文化之间的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颖的教学资料,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课程,组织学生以小学合作形式,进行茶文化探讨,拓宽茶文化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普及范围,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接受程度,并在英语学习中弘扬茶精神。

3.3 构建互联网+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门积极倡导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增强自身的文化功底,深度解读茶文化内涵,并在实际教学中,将茶文化进行融合,逐渐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不同地域的茶文化特征,将茶制作工艺以课件形式,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中,学生可结合自身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利用互联网检索有关茶文化相关的知识内容,鼓励学生通过网站自主学习茶文化一线研究人员开展的讲座,增强学生对茶文化的体验,感受茶文化熏陶的魅力。同时,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翻转课堂模式,优化线上+线下教学效果,提升学习效果;在课件制作上,教师要明确划分教学模块,包括英语学习模块、茶文化学习模块,在茶文化模块中,可增加品茗文化环节,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学习平台[3]。同时加强对学生效果的考核,根据系统出勤记录、学习时长等,加强线上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优化线上教学模式,实时更新教学理论知识体系,及时为学生解疑答惑,加强线上教学互动效果,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自我渗透和熏陶,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层面。

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人才质量要求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的载体,必须基于人才综合素质提升为导向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发展多元化的课程设计,拓宽学生眼界,在职业驱动下,提升学生对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理念。

4 结论

综上所述,古代就有以茶代酒之传统美德,以茶会友中也体现了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基于现时代发展下,逐步衍生出“以茶育人”的茶文化功能,茶文化本身是高雅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以茶德为中心,注重学生修身养德的培养,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提升英语学习成效,更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茶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推动茶文化建设,促进社会进步。

猜你喜欢
茶文化英语教学高职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茶文化的“办案经”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