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茶文化影响下的苏州乡土建筑保护与发展路径

2020-12-22 06:43
福建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茶文化苏州政府

潘 琦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1 引言

在过去,为了提高国民经济水平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采取了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方式换取国民经济的繁荣昌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大一批乡土建筑被一栋栋高楼大厦所替代。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被淘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中国是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尤其是传承已有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让其它国家难以望其项背。中国有很多地区乡土建筑风格是古代建筑风格的缩影,所以不仅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而且还可以成为现代建筑风格的重要参考资料。苏州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不仅有非常多的名胜古迹,而且还有各式各样的乡土建筑群,所以每年都会吸引非常多的游客慕名而来。茶文化是中国文化领域的瑰宝,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中国文化软实力。我国正处于文化自信建设的关键时期,而就像是茶文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苏州乡土建筑文化同样在我国文化自信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对苏州乡土建筑的保护和发展不仅是更快、更好实现文化自信建设目标的必然选择,更是提高人民群众对苏州乡土建筑文化认知程度的重要基础。

2 文化自信建设背景下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于很多人而言,在对苏州乡土建筑进行保护和发展时不能妨碍经济的发展,所以根据他们的观点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许多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是一个远未被现代人充分认识的智慧宝库。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文化自信建设,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实现文化自信建设目标的强有力保证。也正是基于此,如果我们能够将苏州乡土建筑隐藏的各种信息开发、挖掘出来,那么必然会引起现代建筑界的轰动,也会使我国建筑水平大幅度提升。我们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建筑样式就是在研究、总结古希腊、古罗马建筑风格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所以作为现代人而言,我们也应该着重保护并发展苏州乡土建筑在内的建筑遗存,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可否认,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我国建筑领域飞速发展,一些高科技已经被普遍应用到了建筑环节。但是,即使是借助于科学技术,我们在很多方面也不能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相提并论。

苏州作为我国著名的“东方威尼斯”,其不仅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乡土建筑文化。目前,当地政府正在积极保护苏州旧城中的各种古文物建筑,比如文人士大夫的私园别业、寺观古刹等等。但是,他们的这些行为与不卖力保护的城市水道与肆意拆毁的乡土建筑意义上的普通民居之间,其实是有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连带关系的。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之苏州乡土建筑数量相比古代名人的住所或者古代名胜古迹要少的多,但是如果政府只是把资源投入到了保护与发展古文物建筑领域但对日益减少的乡土建筑视而不见,那么早晚有一天苏州乡土建筑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与文人士大夫的私园别业、寺观古刹一样,乡土建筑同样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如果我们不能将乡土建筑与文人士大夫的私园别业、寺观古刹置于同样的高度却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乡土建筑,那么我们必然要接受惩罚。在之前,苏州水道中取生活用水的水道,起排污用途的水道,以及航运水道、市内交通水道都有着大致明确的分工,有条不紊地保障着这座千古名城各项城市功能的正常运作,而郊县农民春秋两季的定期清淤,既保证了城市水源的清洁,也为周边农业生产无偿供应着有机肥料,这样,社会的士农工商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就形成一个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的局面。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人与大自然之间和平相处的情景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农民不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清理工业排出的污水、污泥,而一旦没人人去清理污泥污水,长此以往一定会造成水道堵塞,然后被人们废弃。最终,先前水陆并进的交通网络毁于一旦,而陆路交通变得会越来越拥挤不堪,数量大大减少的水道也很难保证排水系统的有效性。有些人会大言不惭的说这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程度不高的一种表现,所以更要积极推进工业化建设,利用科学技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但是,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如果可以参考、借鉴过去的治城方法和经验,那么很可能会开创一种新的局面,而不会面临排水难等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在开发苏州旧城的过程中既可以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又可以最大程度上地保护乡土建筑文化遗产,那么就可以间接地解决很多的问题。如果苏州政府可以尝试着朝着这些方面努力,那么不仅可以将苏州打造成全国著名的工商基地、旅游基地,而且还可以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基地,这种发展模式才是真正地做到了可持续发展,苏州未来发展之路也将一片光明,而这不是比现状更符合世界人文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潮流吗?

3 茶文化影响下的苏州乡土建筑保护与发展现状

事实上,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与推动现代化城镇建设目标并不自相矛盾,因为无论是保护乡土建筑还是打造现代化大都市,都是为了促进苏州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支撑我们奋勇前行、顽强奋斗的精神力量。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不仅是尊重前人智慧结晶的一种表现,更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更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以苏州乡土建筑等为文化载体,让“95”后“00后”大学生可以亲眼看到古代人民的智慧,而不会被一栋栋高楼大厦遮住双眼,永远被困在喧嚣的都市环境中。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显而易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茶文化影响下的苏州乡土建筑保护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3.1 当地政府和民众还没有认识到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的价值和作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那些建筑领域和研究古代建筑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持肯定的态度,当地政府和民众都还没有认识到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的价值和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现代化都市建设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仍然是采用以牺牲乡土建筑的方式换取经济上的增长,这种做法并非明智之举。苏州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那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那些具有古代建筑风格的乡土建筑、名人遗址和寺庙古刹。然而事实上,政府往往更习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对名人遗址和寺庙古刹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却并未有针对性地保护与发展乡土建筑。文化没有优劣之分,虽然说名人遗址和寺庙古刹更富有文化气息,但是乡土建筑同样代表着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就要求政府和当地居民要摘掉有色眼镜,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乡土建筑与名人遗址、寺庙古刹,并加强对苏州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提高其影响力。

3.2 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时没有发挥出茶文化的作用

茶文化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属于一枝独秀,因为茶作为一种健康、绿色、安全、普遍的饮品已经被公众普遍接受,所以茶的影响力毋庸置疑。正是有茶这个载体,中国茶文化也再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了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以可以说,茶与茶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注。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是我们实现文化自信建设目标的重要环节,文化自信建设必须要有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而如果能够用实物来表征中国无与伦比的文化软实力,那么这对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将是非常有利的。虽然茶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茶饮品间接感受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并不能完全依赖于人们的自觉性,而是要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对民众和开发商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茶文化中蕴含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思想,像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等等。所以学习茶文化有助于提高民众对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唤醒他们对保护古代建筑的认知,这对于保护和发展苏州乡土建筑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在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时并没有发挥出茶文化的作用,导致政府和民众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的意识非常淡薄。

4 茶文化影响下的苏州乡土建筑保护与发展路径

推进现代化城镇建设与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并不自相矛盾,尤其是在文化自信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加强对苏州乡土建筑的保护,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传递到后人手中,让他们也可以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好茶文化,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内涵,也让他们加入到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队伍当中。

4.1 发挥政府职能,引导居民正确看待乡土建筑文化

对于政府而言,其必须要厘清发展经济与保护乡土建筑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地推进城镇化建设,而是要有选择、有目的、有规划地发展经济,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首先,作为政府他们应该加强对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知识的宣传力度,向当地居民阐述乡土建筑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居民对乡土建筑文化的认识;其次,政府还要加强与开发商的交流,要让他们最大程度上地保护乡土建筑,不能为了节约施工成本而肆意破坏苏州乡土建筑,否则不仅要接受相应的惩罚,而且还要被政府拉入“黑名单”,也就是说政府要实实在在地为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做出努力,不能让一切工作都只停留在口号上,要把苏州乡土建筑当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4.2 积极宣传茶文化

传承和发展茶文化不仅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但是相对匮乏的精神文化与丰富的物质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国民个人素质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要想真正地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就必须发挥出人民群众的力量,既要不断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同时还要提高他们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的意识。当前,有一些游客在参观名胜古迹时喜欢乱涂乱画,不仅对这些名胜古迹带来很大的损害,而且也表现出这些游客素质低下、文物保护意识薄弱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和旅游企业要积极宣传茶文化,通过让群众学习茶文化不断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消除不文明的行为,做一个文明、阳光的现代人。

4.3 政府要发挥出引领性作用

我们知道,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和西塘古镇的保护整治工程均系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完成的。政府领导完成保护规划、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由相关的部门如旅游公司或城投公司负责具体的实施运作,并通过改善民生或吸引旅游的方式,促进了街区或古镇品质的整体提升。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在对苏州街区进行改造过程中政府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时政府也应该发挥出引领性的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开发商的监督管理,要求开发商在选择楼盘地址时要避开有乡土建筑的区域,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乡土建筑文物的保护;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在保护与发展苏州乡土建筑工作中的投资力度,不仅要引入专业的人才修缮乡土建筑,而且还要利用好各种宣传平台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法规来约束、规范人民群众以及开发商的行为,这样才能有效地对苏州乡土建筑形成保护。

猜你喜欢
茶文化苏州政府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