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哲学思想初探

2020-12-22 06:43
福建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茶道茶文化

申 飞

(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 550004)

目前中国茶道面临传承断层、影响逐渐消弱和发展形态明显滞后等多元现实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国茶道的价值呈现与发展传承。在文化自信背景下,为推动我国茶道艺术实现良性、健康发展的时代目标,需要坚持以全面挖掘中国茶道的人文美学、精神内涵和哲学思维为前提,通过传递中国茶道中蕴含的丰富精神和哲学灵魂,使得传统茶道与现代文化全方位、深层次融合,真正实现中国茶道广泛普及与时代传播的深度、成熟连接。

1 中国茶道的多元内涵

茶从植物到生活方式,再到处事哲学,其背后始终呈现出动态发展、融合发展的时代特征,从文化、哲学思想视角看,我国茶道是整个中华文化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意义的文化内容,透过我国茶道艺术,能够最真实、最客观的挖掘和认知我国民族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基因和性格。

1.1 融入天地人的“茶哲学”

中国茶道的形成并非简单的饮茶生活习惯,正是在大众互动交流、不断探讨过程中,通过融入精神理念和独有的哲学思想,从而形成了有文化张力和传承空间的文化体系。茶产自“天地草木之间”,通过融入“天地人”三者的精神哲学,成为育德、启智的重要思想媒介。在茶道传播与形成过程中,通过融入不同流派的哲学思想,使其成为当前大众全面认可,积极了解传统文化的“茶哲学”。

1.2 融入佛释道的“茶美学”

伴随着我国茶文化体系不断完善,尤其是茶从“文人雅士”专属成为普通大众的生活品,茶道哲学思想从单一高雅思想升级为大众全面遵循,普遍认知的文化思想体系。通过大众思考、精神感知等理念的融入与传递,逐渐实现了从茶叶种植到茶文化、茶道精神的全面升华。在满足大众物质需求后,茶道与中国文化深度交融。通过深度融合大众价值观念、传统礼仪和文化思维形成的中国茶道哲学思想体系,是当前充分感知传统茶道深厚美学和精神理念、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1.3 持续发展的“茶理念”

中国茶道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精神,不仅值得当前全面、完整探究,也需要将新的时代思想、价值认知、精神理解与文化感知全面融入茶道之中,进而为茶道精神诠释、思想延续注入持续不断的活力。在当前认知和理解传统茶道哲学思想时,应该从茶道哲学的内在规律和精神实质出发,通过辩证认知其中所蕴含的动态特征和发展内涵,全面挖掘适合目前茶道传播的文化元素及思想理念。

2 哲学思想角度下的中国茶道认知

茶道是茶文化的精华所在,其中所蕴含和表达的思想理念始终引领大众的文化认知,尤其是中华茶道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大众认同理念,更是当前全面了解中国茶道的关键所在。从哲学视角看,茶道所呈现的动态发展、因果传递和大众生活等多种哲学精神,

2.1 茶道哲学是动态发展的哲学

茶道哲学是一项持续、发展的动态哲学。茶道从产生至今,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理念、哲学思想不断丰富,无论是包含的故事素材,还是蕴含的哲学理念都始终以时代文化为基础,通过融入多形态的时代文化,使茶道哲学超越了传统思想形态,实现了融入时代、彰显时代和表达时代的传播效果。比如,日本茶道艺术,经我国传入,在形成独立的茶道体系后,又反作用于我国茶道传播过程,充分彰显了茶道的思想动力和互动优势。

2.2 茶道哲学是因果规律的哲学

因果规律是事物产生、变化的关联性规律,也是推动茶道哲学不断发展、持续作用与自然及社会的核心规律内容。茶道所蕴含的哲学思维并非孤立存在的,通过与其他文化形态、产业要素相互关联,从而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形态和哲学体系。茶道哲学与茶文化既是互为因果的传承关系,也是相互作用、互动互促的文化形态。茶道哲学的丰富与发展,也为茶文化呈现最佳传播形态提供了现实可能。经过茶文化不断对外传播、发展交流,茶文化的形态内容超越了单一的地域界限,成为具有世界普适意义的茶道形态。因此,聚焦因果规律,尊重文化传播的客观性与内在规律性,为当前提升茶道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提供了全新力量。

2.3 茶道哲学是大众创造的哲学

茶道思想是一种植入大众生活,诠释饮食习惯和文化认知的思想理念。茶道思想的特殊性和地域性,对其思想理念和精神内容产生了重要影响。中西方截然不同的饮茶环境,使茶道思想呈现特殊的地域形态。我国茶道思想缘起于僧道、雅士,更多是一种“清修”、“静养”的哲学思想,而西方饮茶则产生于近代,作为补充饮食的重要“下午茶”,西方茶道中更加突出呈现工业文明的时代特征。

2.4 茶道哲学是包容万物的哲学

茶道经过长期历史发展、文化融合,在时代发展进程中,通过与多元化的中华文化深度融合,尤其与儒家思想、道家老周哲学深度融合,逐渐塑造了内容独立、形式多元的哲学思想体系,并不断影响大众的文化认知与饮茶习惯。比如,在儒家思想中,其中所蕴含“和”的哲学与茶道精神的内在形成高度一致、内在匹配。通过挖掘儒家思想中所蕴含、表达的深刻理念和独有精神,进而以思想、哲学精神和传播来感染和影响大众的行为。因此,当前通过选择价值理念、世界观念等多个具体视角来品鉴和阅读茶道精神,既能充分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哲学精神,更能从中悟透做人之道,实现从思想品鉴到理念升级的全面转型。

3 全新时代环境下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传播路径

在现代多元文化冲击下,中华茶道面临传承断层、发展错位和认同衰落等一系列现实困境,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由于缺少饮茶习惯,对茶道艺术、茶道精神,知之甚少,影响了茶道精神的传播空间。

3.1 聚焦时代特色,提升茶道哲学的时代性

茶道哲学思想是传统茶文化精神理念、人文认知的一体化体现。挖掘和展示传统茶道哲学对当前优化茶文化传播机制,具有重要影响。在当前新的文化环境下,要对我国传统茶道哲学思想中所蕴含的优秀内涵、传播经验进行全面挖掘,并引入现代传播理念和哲学思维辅助传播过程,通过彰显时代特色,突出精神内涵,持续优化、改善茶道哲学的传承效果。要对可能影响当前茶道哲学思想传播成效的具体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通过解决影响中国茶道传播的问题障碍,掌握茶道哲学思想蕴含的精神理念与哲学要领,为全方位、多形态传播茶道哲学提供核心支持。要坚持用动态发展、不断传播的思维来认知和营造茶道传播形态,通过凸显茶道哲学思想的内在优势和思想情感,全面提升中国茶道的精神优势。

3.2 突出多元内涵,彰显茶道哲学的多元性

要遵循茶道哲学思想的价值规范,丰富茶道哲学的精神内涵。要凸显中国茶道的“精神属性”,重视彰显茶道哲学的多元优势,推动大众自觉践行茶道思想。要利用各类传播途径和优势平台,积极培养大众将个人对中国茶道的精神理解、思想认知和审美理念等多元内容融入中国茶道的精神表达过程中,通过汲取中国茶道讲述的哲学精神和人文思想,融入必要的思想精神,展示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多元美学”。要充分重视凸显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理念,遵循中国茶道传承的相应规范,明确思想意识与大众哲学,通过制定系统、完善的茶道哲学精神,培养大众深度解析茶道中蕴含的多元精神,实现茶道哲学思想与现代大众认知的生动融合。要在突出茶道哲学特色的前提下,通过融入时代审美、大众理念,全面提升中国茶道的生命力与人文内涵。比如,要学会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对茶道精神进行生动挖掘,通过制作大众普遍认同、积极遵循的茶道融媒体作品,以更加通俗、形象的方式诠释和推广茶道精神。

3.3 立足大众主导,凸显茶道哲学的大众性

要重视构建大众哲学主导的茶道思想体系,通过发挥大众传播与推广优势,全面拓宽茶道思想的传播空间。当前,经过不断发展、完善融入,我国茶道哲学通过融入大众哲学、思想认知和精神理念、审美思想,成为值得大众了解、认可的哲学思想。大众通过了解中国茶道,充分品读茶道的精神理念,为茶文化传播发展提供了全新空间。传统茶道哲学思想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不断凸显,通过完善引入茶道哲学的大众力量,持续优化传统茶道的传承、发展空间。要积极搭建茶道哲学思想的交流平台,举办不同类型的茶道交流活动,推动多元茶道精神交流、协同,持续探索我国茶道哲学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全面拓宽茶道发展传承的时代空间。开展茶道哲学思想传播活动,提供注入新的时代元素,推动茶道哲学向更美、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升级。要重视培养和引导大众养成传播、推广茶道哲学思想的积极心态,通过注入新的大众精神,丰富茶道哲学的思想内涵。

4 结语

茶道哲学蕴含了丰富的精神认知和文化思维,是当前了解茶文化的重要素材。因此,在文化自信、文化传承的视域环境下,中华茶道要以优化自身呈现形式为前提,积极挖掘其中蕴含的内在精神美学,通过积极适应全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传播特征,构建多形态、多维度和深层次的文化传播体系,优化茶道精神的展示形态,全面拓宽传统茶道的发展空间,真正破解茶道精神的时代困境。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茶道茶文化
伟大建党精神蕴涵的哲学思想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寻迹万里茶道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现代新儒学在韩国的发展研究——以朴钟鸿的哲学思想为中心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