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茶文化缘起及发展探究

2020-12-22 06:43王建光
福建茶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饮茶茶文化茶叶

王建光,宋 丹

(吉林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1 茶文化在我国的缘起及发展

由茶经所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我国茶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在家家相传的神农尝百草传说中,神农为治疗百姓疾病,向天帝祈求办法,被赐予了能借由鞭打药物知晓是否有毒的神鞭,于是便带着神鞭走遍天下,确认天下草物是否有毒性。有一日口渴走到一棵树下,取下树上的叶子咀嚼来解渴,却感觉神清气爽,胃中积郁被一扫而空,察觉到这是能解毒治病的药物,又想到只是知晓药物是否有毒并无法救治病人,就改鞭药为尝药,取下这种叶子在自己中毒的时候清洗胃来自救。于是给这种小叶子起名为“查”,后世人读的过于白话,便改“查”为“茶”,茶之名由此而来。茶的起源由传说便是如此!其真实起源,由于年代过久,已经无法查证!但毋庸置疑的是,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亦发扬于中国。在中国有据可查的茶文化可见于汉朝,王褒所著《僮约》中借僮奴日常行为侧面描写当时大户贵人的生活。而其中“脍鱼炰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鸭,武阳买茶”几句,写僮仆买茶烹茶的日课,表明对于当时汉朝达官贵人而言,茶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和杨雄所作的《方言》,一者从药用角度,一者从文学角度都提到了茶。由此可知,在我国早期文化中,茶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珍贵文化。而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被认知则源于晋朝。西晋时期,世家大族奢靡成风,司马氏治下的官场,金玉不惜、肉糜随弃。儒家是时积极入世,却对这种糜烂的官场氛围无法适从。当时有眼光的政治家借由茶水清香沁心的特点,以清气比廉洁,提出“以茶养廉”的观念。在这一观念的催促下,茶文化依托于儒文化的土壤,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思想。唐朝,在文化大同的影响下,茶文化进入不同学家领域:如道学、佛学。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下,茶文化也有了不同的规划发展。茶独具的天然风味、宁心清味,在某种意义上与道家所推崇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不谋而合!“盏茶品天”在唐朝逐渐成为了道家茶文化的主流思想。而佛学则追求内心的提升、净化。茶水精心宁神的特性,使得它深受佛家青睐!“佛品茶而求心静,心静而神思”让佛家也对茶颇为侧目。唐朝这种大文化背景下,茶文化起于儒,却盛于百家,在文化思想的积累下,渐渐独树一帜,成为一种独特的流派。陆羽所著的《茶经》的诞生,标志着这一流派的彻底形成。及至宋代,茶文化也不再流于宫廷百家,开始行于天下。不同于汉大家贵族的“乐趣”,也不同于西晋、南北朝冀望的仅限于有涵养士子的“以茶养廉”,茶文化真正走入了“百姓家”。宋代商贾从流,而士子入世也是独有的绝景。在这时代独特的背景下,原本局限在文人雅客、权贵富人的茶,也慢慢走入民间,在民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茶诗、茶画、茶歌……无数与茶相关的创作开始涌现。因为茶文化的特殊性,爱茶人多是好的诗人,而宋代又是个文人墨客井喷的时代!原本于市井俗人高不可攀的诗词骚言,伴着茶水清人魂魄的清气,走入百姓的生活。正是这个时代,茶文化成了一种无关阶级、无关涵养出身都能品鉴、享受的中国文化,民间饮茶也开始有独到的讲究,交友、婚娶等等社会行为都开始与细碎的茶叶牵边。到了元朝,北方民族虽然喜茶,却不习惯宋代发展出的繁文缛节。随着时间的推移,饮茶渐渐回归质朴!没有那么多的礼节,茶的重点从“礼”转回到更为单纯的“饮”。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是失了几千年积累的文化细节,于我看倒是“返璞归真”。茶有文化伴生,但抛却那些文化,却是其令人享受、追求心静的本。不去享受,只注重无谓褥节,可谓舍本逐末。然而明清时期,事态横加变故,八股文化兴起,随之而来一股“复古礼”的风潮让那些本该被舍弃的“古礼”重归世人视野!而茶礼作为多数腐儒眼中的礼教,自然也得到了他们的重视。达官贵人又如过去一样开始注重饮茶时的繁重礼仪,有的喜茶、“研”茶之人甚至空耗多年岁月在这些琐事上,玩物丧志,自绝目光。可以说,明清时代着实让茶文化的发展向后退了一大步。随着革命的发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人们的思想不再被古俗旧礼束缚,茶的饮用又归于平淡。茶楼、茶肆在街道兴起,成为人们待友接客的肆所。与友人茶楼谈欢相聚,以盏盏清茶相知,以淡淡清香相识,这种淡如水却易于相互了解的状态,标志着饮茶回归了原本应有的形式。茶文化变得平淡,却真正烙印在了所有人心中,流于形、铭于心,这才是茶文化伟大而平凡,却也理所当然的样子。这样的茶文化到了今日也留存在国人心中。

2 欧美各具特色的茶饮文化

丝绸之路让我国的茶文化开始向陆上的邻国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传播,海上航线的开通让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日本和欧美各国。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也自然催生出了各国特色各显的茶文化。欧洲茶文化源于16世纪欧洲天主教传教士葡萄牙神父克鲁士的来访。他在中国接触到茶叶之后,回到欧洲宣传中国茶叶具有疗养疾病的效用。随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法国传教士特莱康学习了中国饮茶习俗并向欧洲传播。从而,源于中国的茶文化的种子,开始在异邦发芽。而不同于中国自下而上后回归民众的发展轨迹,欧洲的茶文化几乎全是在上层阶级兴起后再逐渐进入一般民众生活。

2.1 荷兰人眼中的“百草”

荷兰是当时海上贸易最为发达的国家,也是第一批饮茶的欧洲国家。由于茶水的药性特点,荷兰称茶为“百草”意指茶水治疗百病、疗养身体的功效。17世纪初期,荷兰商人通过航线的优势,将澳门的绿茶转运到爪哇,再送运至荷兰。出于尝试的心态,最早几批运送的茶叶量并不多,也就导致17世纪初期,茶叶的价格居高不下,因而成为贵族阶级和上层家庭偶尔尝用的奢侈品。人们以喝茶炫富,上流阶级以拥有品质良好的茶叶和奢华的茶具为荣。只有当尊贵的宾客来访时,才会被迎入装潢富丽的茶室,由女主人从精致茶盒中取出茶叶,泡完后倾倒些许到茶碟上。18世纪初上映的《茶迷贵妇人》,就充分展现了那个时期,饮茶文化在上层社会的盛行。17世纪下半期,由于饮茶文化的过度盛行,茶叶进口在人民的上书下进入正常的贸易渠道。茶叶进口量的激增,让久久居高不下的茶叶价格降到了一般家庭能接受的水平!饮茶大众化后,茶室、茶座等商业性设施在荷兰街道开始出现。同中国一样,荷兰也出现了以茶迎客的独特礼节:迎客、敬茶、寒暄、辞别都颇具独特礼仪。荷兰的茶文化展现出的,是中国古老文化与欧洲浪漫风情的结合。尽管随着时间推移,荷兰茶文化的盛行不复当年,却也是欧洲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2 英国的贵族茶礼

十七世纪初,作为贸易贡品,荷兰商人把茶叶进贡给英国上流阶级。但最初英国的上流社会对茶并没有太高的重视,也没有对进口茶叶宣扬饮茶文化的想法。这一情况的改变始于1650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布拉兰萨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葡萄牙作为最早接触茶文化的欧洲国家之一,饮茶文化在葡萄牙上层自然十分盛行,凯瑟琳公主的嫁妆中就有不少茶叶的存在。她将饮茶的爱好带入了英国宫廷。在她的带动下,不少英国贵族开始跟风饮茶,饮茶的文化才开始在英国扎根。在17世纪后期,英国开始从荷兰进口茶叶。其实无论从何种视角来看,欧洲多数国家的茶文化发展路线都与荷兰极为相似:在上层阶级流行得到多数人的喜爱,但因为初期进口量的限制价格久久居高不下;随后国家调整进口政策,进口量增大,价格下降,逐渐进入中下层家庭,这几乎是多数非亚洲国家茶文化的发展历程。英国相比这些国家,则在传统沙龙饮茶文化基础上,发展出了下午茶文化。1840年下午,贝德芙公爵仍意兴阑珊的要消磨她的午后时光。由于腹中饥饿,让女仆准备点心稍作果腹,同时伴着一些红茶食用。而在这种略随意的状态下,她发现在下午饮用茶饮料并搭配上英式点心着实是一种独特享受。随后,在其招待其他贵族的时候也如此效法。由此,这种茶水搭配点心的消磨午后方式也在英国上流阶级扩散开来。下午茶成为茶文化和英国人喜饮茶的特点让饮茶在英国经久不衰!而英国在十九世纪初叶,也通过移植印度殖民地茶树的方式在本土种植茶叶,最终实现茶叶生产的自给自足,而非先前的纯靠进口的供应状态。

2.3 美国的“快餐茶饮”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荷兰人将茶饮文化也带入了美洲大陆。美洲最初作为欧洲多数国家的殖民地,也成为了欧洲国家的茶叶种植园之一。1773年,英国公布一项法令,规定只有英国东印度公司可以在北美殖民地垄断经营进口茶叶。波士顿从事走私茶叶的商人们于当年12月16日,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货船上的茶叶倾倒在海水中,用来抗击垄断。这个事件引起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高压制裁,最终导致美国独立革命的发生。而美国独立之后,茶叶种植也成了美国种植产业链的一环。美国作为一个新生国家,其诞生就带着一种追求效率的文化传统。也因此,美国饮茶文化也追求效率而非礼节或是味道。美国人多喜饮冰茶,在冲泡茶水、放凉之后冰镇并加糖饮用。而在二十世纪,美国的流行文化也让茶更多的是单纯地作为一种饮料,而非作为待客、交际的文化承载。

3 亚洲国家的饮茶文化

亚洲周边国家作为中国的传统贸易、文化交流对象,也自然有丝绸之路传播而来的茶文化,其中泰国、日本、韩国都有各自的饮茶文化。而这各式各样的饮茶文化也多结合各自国家文化,使得茶文化成为具有异国特色的独特风景。

3.1 韩国的“礼茶”

韩国自新罗善德女王时代的遣唐使自中国传入国内饮茶习俗起,饮茶文化就在这高丽异邦萌芽。新罗时期兴徳王三年,遣唐使金大廉自中国带回茶种子种植于地理山,是始韩国茶文化开始稳步发展。韩国茶文化中,茶礼更注重心性。相比我国茶文化,以心性中“和、敬、俭、美”为茶礼核心,强调行茶人应待人以和,相处以敬,从事入俭,沁心致美。这种茶文化中流传的品性和思绪混糅在韩国的历史文化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代代茶人。尽管现在茶文化的影响已不如旧日,但韩国仍尊崇着这一中国传入的优秀文化,并将每年5月25日定为茶日。在这一日韩国会举行独特的茶文化祭典,各色韩产的茶叶、茶具会送上祭典供人挑选、使用。而茶文化协会会在这一日对韩国各色观客进行茶礼表演,以韩式奉礼克行的茶礼招待各色来客。

3.2 日本茶道

公元805年,日本的最澄禅师就从中国带回了茶种,并在近江阪本日吉神社旁种植,史称日吉茶园,从此日本开始种植生产茶叶。从此开始,日本本土的茶叶生产。由于其独特的风土文化,日本茶文化也衍生出了一种有别于中国又相似于中国的茶道文化。宋代,日本荣西禅师两次访中,带回了大量茶叶和佛经,并在佛家中推崇饮茶文化。而这一饮茶文化自然脱胎于唐代佛家“心静神思”的禅境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佛式茶文化的延伸。1214年,源实朝将军醉酒头痛久治不愈,荣西禅师奉茶治好,并献上《吃茶养生记》,自此饮茶在大名武士阶级流传开来,成为一种独特风尚。但因为书籍中更多强调茶水养生、治病的功能,且无配套礼仪思想,此时的茶也仅仅只是一种流行日本上层阶级的饮品,并无多大的历史地位。1259年,南浦昭明禅师于我国学习饮茶礼仪并将这一礼仪带回日本,结合日本独特的士大夫文化,形成了一种奉行于日本大名阶级间的交流形式。并带回了中国的《茶道经》,成为日本茶道文化的参照典籍,日本茶道文化信奉的“和、清、静、寂”就源于其中。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曾被提出的“谨、敬、清、寂”,千利休只改动了一个字,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简洁而内涵丰富。自此,茶文化在日本发展为独树一帜的茶道,并作为日本重要传统文化之一流传至今。

4 结语

茶饮起源于中国却不止于中国,茶文化源于中国却不限于中国!茶饮文化由中国的土壤孕育,经由丝绸之路和海上航线播往无数国家的土壤并借着各色的风土文化成长为形色各异的文化形式。各个国家都有饮茶偏好,而这些偏好中也诞生了他们各自偏爱的茶饮形式,这些又回过来组成了全新的茶文化。这种文化发展的过程也会一直持续。

猜你喜欢
饮茶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香喷喷的茶叶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