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爆发性”出菇成因分析及防控

2020-12-22 21:23武婉丽莫丽君关良洲周建方
食用菌 2020年4期
关键词:菌棒出菇菌丝

武婉丽 莫丽君 关良洲 周建方

(1 河南省卢氏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河南三门峡472200;2 河南省卢氏县农业农村局农机化技术推广站,河南三门峡472200;3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双龙镇工业园,河南三门峡474563;4 河南省三门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三门峡472000)

“爆发性”出菇是困扰香菇栽培者的一大难题。因其出菇数量大,菇蕾密集,菇小而薄,香菇商品价值低,严重影响香菇的生产效益。笔者分析了香菇“爆发性”出菇的特点、危害及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与同仁交流探讨。

1 香菇“爆发性”出菇的特点

1.1 头潮菇为主,呈现爆发态势

“爆发性”出菇一般发生在第1 潮菇出菇期间,催蕾后3~4 d,菇蕾在1~2 d 甚至一个晚上集中爆发,使栽培者猝不及防,不知所措。第2、3潮菇虽然也有部分菌袋出菇密集,但出菇数量要少得多,而且菇蕾分布相对均匀,基本不会出现“爆发性”出菇现象。

1.2 出菇数量多,菇蕾密集

“爆发性”出菇的菌棒,菇蕾数量相当惊人,密集于菌棒表面,或菌棒表面某一特定位置,通常在80 个以上,甚至多达数百个。特别是春栽香菇菌棒,由于菌棒越夏时间长,菌丝充分成熟,出菇猛,数量多,菇蕾常密集于菌棒两端。

1.3 发生范围广,菌棒占比高

“爆发性”出菇并不是香菇生产中出现的偶然的、个别的现象,而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春栽香菇菌棒,还是夏栽香菇菌棒,头潮菇都存在一定比例的“爆发性”出菇菌棒,且春栽菌棒发生比例及出菇数量多于夏栽香菇菌棒。几乎所有栽培户都会有菌棒“爆发性”出菇现象,但“爆发性”出菇菌棒所占比例及菇蕾数量不同。同时,这一现象每年都有发生,只是发生程度有所不同。据调查,正常状态每个菌棒菇蕾数量50个以上的占全部菌袋数量的30%左右,每个菌棒菇蕾数量100 个以上的占10%~15%,菇蕾数量200 个以上的占3%~5%。某些年份个别栽培户头潮菇爆出菇菌棒比例竟高达40%~60%,菇蕾数量大都在80 个以上,而且密集于菌棒某一特定部位,如菌棒两端或接种穴附近等。

2 “爆发性”出菇危害

2.1 香菇产量降低

产量降低原因:一是“爆发性”出菇后的菌棒营养消耗过度,第2潮菇及以后的养分供应不足;二是菌丝连接能力减弱,抗逆性下降,极易疏松、断裂,甚至散袋,菌棒寿命短,出菇潮次少;三是菌棒外膜破损面积大,保水能力差,香菇生长期间水分散失快,菌丝中积累养分难以全部转移到子实体;四是大量剔除的幼蕾,也消耗相当数量的养分。据大面积调查,“爆发性”出菇比较严重的菌棒,一般减产30%左右,有的高达50%以上。

2.2 香菇品质下降

“爆发性”出菇,菇蕾数量多,香菇子实体相互拥挤,菇体小,菇盖薄,柄长,盖小,且多畸形,品质极差,甚至失去商品价值。1 kg干菇价格很少能达到45元以上,比正常出菇的香菇价格下降50%左右。鲜菇只能做等外级销售,价格相差一半以上。

2.3 管理成本上升

生产优质香菇,菌棒的留菇数量应保持在15个左右。“爆发性”出菇的菌棒菇蕾数量多,幼蕾密集,疏蕾任务相当重,疏蕾成本上升一倍,甚至数倍。同时,由于香菇多,疏蕾后留下的香菇也较多,摘菇、烘干等环节投入的人力成本也大幅上升。

3 “爆发性”出菇形成原因

3.1 香菇繁衍后代本能特性

在恶劣环境条件与激烈生存竞争压力下,生物只有大量繁殖后代,并且随着环境变化不断进化,才能在自然界占据一席之地,不具备这种能力的生物将不断被自然淘汰出局。香菇的密集出菇、果树的繁花似锦、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等都是生物繁衍后代,延续物种的本能特性,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

3.2 栽培品种的特性

虽然“爆发性”出菇是香菇遗传后代的本能特性,但在香菇不同品种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有些品种容易出现爆出菇现象,菇蕾数量多,有些品种则相对少一些。豫西地区栽培香菇品种中,同等栽培管理条件,香菇9608、0912、212等品种,较香菇808、向阳二号等品种更易出现爆发性出菇现象,出菇密度与菌棒所占比例都比较高。因此,选择合适的香菇品种也很重要。

3.3 菌棒质量不合乎要求

主要表现:一是配料时基质含水量偏低,或刺孔过多导致水分大量散失。基质含水量与菌丝氧气供应有一定关系,基质含水量低,氧气供应充足,菌丝生命代谢旺盛,爆发出菇可能性较高;基质含水量高,氧气供应跟不上,菌丝生命代谢较弱,爆发出菇的可能性就下降。二是菌丝成熟度过高。这在春栽香菇中表现最为明显,豫西山区春栽香菇春季接种,9 月中下旬出菇,经过漫长的越夏期,菌丝充分成熟,就像熟透了的柿子,一碰就会掉下来,极易出现爆发性出菇现象。三是菌棒转色浅。夏香菇与秋栽香菇中时常出现。转色期间温度长期低于15 ℃,基质含水量少,空气相对湿度低,达不到转色要求,形成的菌膜薄、色泽浅棕或黄褐色,或形成较大的白色“花斑”,这种菌棒现菇蕾集中,极易爆发出菇。

3.4 催蕾条件太过适宜

这是“爆发性”出菇的主要原因。菌棒含水量55%~60%,空气相对湿度在 85%~90%,温度 8~20 ℃,10 ℃以上温差刺激;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有一定的散射光照;“适度振动”是菇蕾形成的最适宜条件。许多栽培经验不丰富的栽培户,对菇蕾形成的特性缺乏深入了解,不能根据不同环境条件采取灵活的管理方法,导致严重的爆发出菇。夏季或冬季,外界条件特别是温度达不到菇蕾形成的要求时,采取振动、拉大温差等措施,创造条件,促使菇蕾形成,是行之有效的催蕾措施。春、秋季节,外界的温度、温差等条件本身就非常适宜于菇蕾形成。这时,如果再采取振动、温差刺激等措施,就会出现大面积爆发性出菇现象。特别是春季接种培养菌棒,经过漫长越夏期,菌丝充分成熟,极易出现爆发出菇现象,这时要控制出菇条件,使之不利于菇蕾形成。

4 “爆发性”出菇的防控

4.1 提高思想认识

“爆发性”出菇是香菇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它严重影响香菇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关乎香菇生产的成败。同时,香菇栽培具有不可逆性,一旦管理发生失误,补救起来非常困难。因此,香菇栽培者要充分认识“爆发性”出菇的危害及其发生的必然性,思想上高度重视,严格控制菌棒质量及催蕾条件,尽可能将“爆发性”出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其对香菇生产的危害,保证香菇生产效益。

4.2 强化培菌期管理

一是,选用出菇量少的菌株。豫西地区推荐选用香菇808、向阳二号、9608 等品种,以减少爆发出菇的程度。二是,培养料配制时含水量要适宜,尽可能保持在55%~58%,不能为提高发菌成功率而人为降低培养基的水分含量。三是,菌袋刺孔数量以60~80 个为宜,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刺孔数量,以免菌袋水分散失,影响香菇菌丝生长。四是,强化转色期管理,严格控制转色期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使菌袋形成厚薄适中的棕褐色菌皮。

4.3 合理控制催蕾条件

一是,春栽香菇培菌、出菇尽可能设置在同一场所,以免成熟菌袋运输过程中产生剧烈振动,诱发大量菌蕾形成。二是,采取菌棒分批、次催蕾出菇管理技术,以免因管理不当造成损失。三是,春栽香菇第一潮菇不注水,自然气温适宜时,直接增湿催蕾,避免因振动、菌棒含水量高而导致形成过多菇蕾。四是,关注天气预报,春栽菌棒避免在阴雨天气催蕾,以免空气相对湿度过高,出菇过多。五是,随时观察,当菇蕾数量适量时,立即通风降温,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控制菇蕾数量。六是,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出菇数量过多,立即组织人员疏蕾。

猜你喜欢
菌棒出菇菌丝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鸡菌菌丝体固体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中国被毛孢三种菌丝形态的超显微特征观察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探究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秋栽香菇养菌出菇管理顺口溜
陇西县香菇出菇管理规程
香菇菌棒不同刺孔分布对工厂化出菇的影响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