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食用菌产业现状浅析及发展策略初探

2020-12-22 21:23曹荣利尹传磊邢利伟葛祥山
食用菌 2020年4期
关键词:平菇临沂市黑木耳

曹荣利 王 萍 刘 钰 尹传磊 邢利伟 葛祥山

(1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蔬菜站,山东临沂276001;2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管站,山东临沂276001;3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临沂276001;4临沂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山东临沂276001;6山东洲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7700;5莒南县祥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山东临沂276600)

近年来,国内较多地方的食用菌生产存在基础设施差、标准化水平偏低、栽培品种单一等问题,出现了大宗食用菌产品阶段性供大于求,价格走低,收益下降的情况[1-4]。

为了推动山东临沂市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菇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笔者调查临沂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临沂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及措施。

1 临沂市食用菌产业现状

1.1 食用菌栽培品种、规模、模式,区域分布

2018 年,临沂市食用菌栽培面积1 433 hm2,鲜菇产量32.8 万t,产值18 亿元;出口菇类产品1 130 t、菌包 620 万包,产值 1 751 万美元。主栽品种有平菇、金针菇、黑木耳、双孢蘑菇、杏鲍菇、香菇,珍稀品种有大球盖菇、蛹虫草、榆黄菇、羊肚菌、草菇等。产量在1 万t 以上的有平菇15.2 万t,黑木耳7.4万t,金针菇7.8万t。平菇、黑木耳、金针菇、香菇、双孢蘑菇、杏鲍菇等大宗食用菌产量占总产量的98.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6.1%)[5]。临沂市高新区、兰陵县、费县年产量均在1万t以上。目前,临沂市已形成沂南县、蒙阴县菇棚、菇房栽培平菇,兰陵县菇房栽培金针菇,兰山区、高新区、临沭县、费县露地栽培黑木耳,蒙阴县双层钢架高棚栽培香菇,河东区、临港区、平邑县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及罗庄区工厂化栽培杏鲍菇5个特色食用菌产区。

1.2 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现状

临沂市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有29家,其中一级菌种生产资质企业5 家,三级菌种生产资质企业1家。菌种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平菇、金针菇、黑木耳、香菇、双孢蘑菇菌种、菌包,年产一级菌种4.3 万支,二级菌种73.9 万袋,三级菌种1121 万袋,菌包4 238.6万包。临沂市现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 家,市级龙头企业2 家。这些企业主要生产双孢蘑菇、杏鲍菇、香菇、平菇,日产量47.1 t,年产量1.6万t,年产值1.7亿元。

临沂市拥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59家,年产鲜菇3.9 万t,总产值2.7 亿元。合作社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模式。

1.3 加工产品及销售情况

临沂市现有食用菌加工企业4 家,主要食用菌加工产品为清水、盐渍、罐头、酱菜等,年加工量3.3万t,产值1.1 亿元。其中90%的产品出口日本、欧洲部分国家,10%的产品在临沂本地以及济南、青岛、北京、上海等城市销售。

2 临沂市食用菌产业存在主要问题

2.1 栽培食用菌品种、茬口、模式结构不尽合理

一是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少;二是以常规茬口为主,产能阶段性过剩;三是栽培模式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采摘、观赏,既是当今消费者的新需求,也是田园综合体或农业公园发展的新项目)。

2.2 生产缺乏专业化分工

菌种生产企业既是菌种生产者,又是菌包生产者,还兼着菇类生产,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分工格局。

2.3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标准化生产推广难度大

生产者以散户为主,且栽培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食用菌技术培训和推广力量薄弱,所以向生产主体推广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难度大。

2.4 食用菌深加工能力弱

临沂市食用菌加工产品以粗加工盐渍、烘干、罐头等为主,缺乏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

3 临沂市食用菌发展策略

针对存在的问题,临沂市食用菌生产今后一段时期应当朝着“丰富品种,适度控旺补淡,创新栽培模式,逐步实现专业分工和标准化生产”的方向发展。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1 优化栽培品种、茬口、模式

3.1.1 稳定大宗食用菌品种,同时适度发展珍稀特品种

现今,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养生、保健理念深入人心,这为既有营养,又有保健价值的珍稀特食用菌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临沂市应适度发展蛹虫草、猴头菇、灵芝、大球盖菇、榆黄菇、羊肚菌、长根菇等珍稀特食用菌的栽培规模。既满足人们保健需求,丰富人们的餐桌,又能提高菇农经济收益。

3.1.2 由应季生产食用菌向反季节生产转变

近年来,许多地方将食用菌作为扶贫产业大力发展,菇棚等生产设施增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产量连年增长。平菇、金针菇、黑木耳、香菇等大宗食用菌,时常出现“春秋过旺,价格低”“冬夏不足,价格高”的现象,所以顺季栽培这些食用菌的菇农效益逐年下降。

因此,为了实现“控旺补淡”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应研究开发夏季能够有效降温的水帘风机菇房(菇棚)和冬季可以保温的冬暖式菇棚,并引进筛选适合当地夏季生产的高温型和冬季生产的低温型食用菌品种,以此来适度提高冬夏季食用菌生产能力。

3.1.3 由规模(产量)型向观赏娱乐、质量型转变

当前,食用菌栽培不应再片面地追求规模和产量,而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向观赏性、优质性方向发展。首先,观食兼用型的菌包(菌棒)的“基地+电商”产生销售模式现已成为食用菌增值的又一新途径。其次,在田园综合体或农业旅游采摘园内,以地栽、架栽、盆栽等方式栽培珍稀特食用菌,既有展示观赏价值,又能带来采摘销售收益,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再者就是常规生产的食用菌产品只有注重提高品质,才能有市场竞争力。

3.2 逐步实现生产专业化分工

多年来,在临沂平菇、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生产一直是以一家一户生产为主,家家备有灭菌锅炉生产设施设备;家家制菌种、菌包,不但生产风险高,成本高,效益低,还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因此,政府应当出台扶持政策鼓励部分有生产经验且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食用菌公司、合作社等专业生产销售菌包,同时引导广大食用菌栽培户购买栽培菌包,实现食用菌生产专业化分工。

3.3 抓好食用菌技术推广工作

一是做好新园区规划和菇棚(房)设计。新建园区,技术人员应对园区规划、菇棚(房)的设计,栽培食用菌品种选择给出科学的指导意见,以确保园区建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二是做好技术总结和推广工作。做好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设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同时技术推广人员还需要多外出交流学习,总结食用菌生产先进技术及时推广。三是抓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工作。行业管理部门要根据生产实际,制定发布与当地相适应的专业地方标准,例如:制定“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黑木耳菌包生产技术规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

3.4 抓好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3.4.1 做好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工作

抓好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关键是让生产主体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意义。地方标准发布后,一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杂志等媒介广泛宣传;二是通过技术指导等工作,宣传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实质性意义。只有生产者充分了解标准化生产意义,才能推动食用菌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3.4.2 做好菌包生产的关键性工作

做好原料储备区、制种生产区卫生消毒工作和科学配制培养料。料包灭菌的压力、温度、时间把握准确;接种过程中,严把无菌接种关;发菌室(棚)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管理,力争做到精准细致。

3.4.3 做好出菇环节的关键性工作

菌包入棚前,应做好栽培区、管理区的卫生消毒工作,防杂菌,防虫。栽培棚室应采用“两网一板一灯”技术:用遮阳网遮阳,降低菇棚内的温度;通风口和菇棚进出门用防虫网覆盖,防止害虫进入为害;菇棚内张挂黏虫板,悬挂杀虫灯,黏杀、诱杀菇蝇菇蚊等害虫。出菇管理中,做好温湿度和通风的调控工作。出菇结束后应做好食用菌菌渣的集中清理工作,防止菌渣污染菇棚附近环境。

3.5 抓好食用菌产品深加工生产

为了提升食用菌加工产品附加值,临沂市应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方式,引进培育现代化的食用菌加工企业,引进开发食用菌主食化食品(菇类挂面、菇类饼干)、食用菌即食脆片食品(香菇脆片、杏鲍菇脆片、秀珍菇脆片、白玉菇脆片)、食用菌营养调味品类(食用菌酱油、蘑菇精调味料、浓缩蘑菇汁、食用菌酱料)、护肤品(银耳胶补水保湿)、化妆品(灵芝护肤护发化妆品)等创新产品的深加工技术[6],提高食用菌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同时要实施产品品牌战略,树立地方品牌优势,提高产品品牌价值。

3.6 抓好食用菌电商培育工作

物流快捷发达和信息高速流通的今天,计算机、手机等网络购物的电商平台得到了迅猛发展。近年来,大众的食用菌消费观念也正逐步转向观赏性、新鲜度和食用安全等方面。为了开拓销售新渠道,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一些头脑灵活、有市场眼光的食用菌生产者开始逐步建立起新的销售模式——食用菌电商平台,通过淘宝、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抖音、微视频、快手等平台销售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临沂食用菌电商共有5家,年销售额在6 000 万元以上。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期间,食用菌生产主体采取在线下单、无接触配送等销售模式,既有效缓解了食用菌产品滞销,又保障了市民的餐桌,体现出电商平台销售模式的优势。

猜你喜欢
平菇临沂市黑木耳
临清市平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含羞草
假如我是马良
会“变身”的黑木耳
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
平菇种植记
体育赛事与临沂市城市品牌塑造的研究
江苏:平菇价格上涨明显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黑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