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教研活动

2020-12-22 06:39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研组研讨教研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 静

幼儿园教研活动是根据教师在实施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幼儿园、教师和幼儿的发展为目标的实践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它重视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那么,如何通过教研使教师获得专业的发展,拥有在专业上前行的经验和力量呢?本文将从以下的五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制度保障

为了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教研组。教研组是幼儿园教师群体研修的最基础单位,具有相应的制度来衡量教研组织与教师的行为。教研组的制度主要是对教研工作中人、事、物的管理制度,通常有:教研活动制度、带教制度、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和教研资料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一般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可以张贴在教师办公室或教研会议室,让每个教师理解作为教研组中的一员应该具有的行为规范与职责。

二、幼儿园教研计划的完善

所谓教研计划,是指教研组长为完成较复杂的研究讨论工作而预先设计与确定的行动方案。它具有统领整个学期教师保教实践研究的作用。如何制定教研计划?教研活动要研究什么?这些问题一直是幼儿园管理层与教研组长孜孜以求的事情。其实,细细想来教研活动无外乎都是围绕“幼儿”“课程”“教法与学法”开展的。

㈠解读幼儿

幼儿是一个具有极强生命力的群体,但同时他们又是脆弱的,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与培养,每个成长中的幼儿都是独立且富有个性的,需要教师在集体中因材施教。因此,解读这个群体的年龄特点、理解每个孩子的行为,支持与帮助他们快乐成长,永远是保教研究的核心视角。

㈡钻研课程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媒介,是众多专家学者基于对幼儿活动与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经过科学的筛选、提炼、实践而总结出来的成果,它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另外,幼儿园一日生活都是课程,需要教师予以准确理解并有效实施。因此,教研更需要教师理解课程模式,让教育教学内容不仅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应适应幼儿生存与生活的环境,让他们学以致用,积累生活经验,建构生活智慧。

㈢探究教法学法

教法学法的探究要基于对幼儿的解读与课程的理解,它们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有效的教学学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附表(见下页)是一所幼儿园围绕“解读幼儿、钻研课程和探究教法学法”制定的教研计划。

“解读幼儿、钻研课程、探究教法学法”这三大核心的关系是不可割裂、相互映衬的。解读幼儿可以支撑对课程的理解,可以让教法与学法具有针对性;钻研课程可以发现幼儿活动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探寻教法与学法可以使幼儿的活动充满童趣、充满生机。因此,撰写教研活动计划时要紧紧围绕着这三大核心来制定。

三、幼儿园教研活动形式的选择

有效的教研形式可以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因此,在编制教研计划时,不仅需要考虑教研的内容,也需要考虑教研形式与教研内容的内在统一,以确保群体研究与个体研究的和谐有效。一般可采用集体性研讨、个别化学习和网络教研这三种形式。

㈠集体性研讨

集体性研讨是基于园内教师的共同需求而进行的研究讨论,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单位时间内组员间的互动效度。幼儿园中需要集体研讨的情形主要以下的八种。

1.计划确认

开学初教研计划的确认,这是所有组员都必须参与的——“人人知晓、人人有责”。

2.理论学习

教师共同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

3.研究教材教法

对某一个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共同的价值分析与方案设计。

4.看课评课

教师共同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看课评课。

5.实践反思

教师进行集体性的教学反思或案例解析。

6.信息交流

教师共同学习园外的课程信息。

7.大型活动安排

各类大型活动的设计方案以及活动后的小结。

8.教师论坛

学期结束时,组织教师进行专题交流。

㈡个别化学习

个别化学习,主要是指教师为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而进行的自觉学习与钻研的过程,是教师自我反思与实践的重要方式。教师的个别化学习与研讨是与集体性研讨相辅相成的。为了促进教师的个别化学习,采用以下的四种策略。

1.集体性理论学习前的自习

提醒教师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为集体研讨中理论联系实践做好准备。

2.开展个体探究活动

自觉根据教研计划开展个体探究活动。例如,根据教研计划先阅读活动的实施方案,然后在集体研讨时共同探讨方案的可行性。

3.外出学习后的总结

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后主动梳理学习资料,为在集体教研中的分享做好准备。

附表.×××幼儿园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研计划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醒教师有意识地将教研中获得的有益经验带回到教育教学中,进行内化和再实践。

㈢网络教研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幼儿园教研搭建了更广阔的交流与研讨平台。

1.网络教研具有即时性和延展性,可以快速地传递与反馈,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沟通与探讨。

2.网络教研还能够实现专业引领的功能,以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网络视频报告的形式进行网络教研。

3.网络教研还可以促进园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四、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组织教研活动需要经历语言准备、现场实施、评价反思等过程,它使得整个活动有计划、有准备、集中和有效。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想出一些策略来支持教研活动的开展,克服其中的困难。

㈠克服计划粗放化,细化研讨内容

在制定整体教研计划时,一般已经大致对每一阶段的研讨做了框架式的思考,设定了每一次研讨的中心内容。怎样才能使计划得到真正的落实?这里采取以下的两种措施。

1.制定预案

在组织教研活动前,应根据计划中的内容做好预案。预案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目标——教研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内容——要教研的核心问题;方式——教研活动使用的方法。

2.预先告知

在开展教研活动之前,提前将教研的主题通知教师,激发教师对研究内容的关注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

㈡避面教师边缘化,关注专业差异

教师之间一般都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有专业能力的差异,也有个性品质的差异。在教研中,有的教师积极参与讨论,有的教师听得多说得少。渐渐地,教研中就会出现每次只有那些积极的教师发言,其他教师变成了“听众”,逐渐被边缘化了。如何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从教研活动中获得专业的进步呢?我们采取以下的三种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1.分组

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和发展需要对他们进行分组,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推动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2.屏蔽

由于教师个体的差异性,那些表现突出、状态活跃的教师会给其他组员造成一些压力。因此,教研中可采用屏蔽的方式,延缓积极活跃的教师发言。例如,在活动前提醒他们先耐心倾听其他教师的发言,最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指定他们承担活动的归纳、总结的任务,帮助大家提升经验等。

3.预约

针对经验不足、个性内向的教师,可采取预约发言的方法,即在活动前与他们沟通,明确布置给他们发言的任务。

㈢防止交流随意性,凸显关键信息

教研中,教师们的研讨是感性的、随意性的,甚至会出现离题的现象。这就需要教研组长抓住目标,适时进行理性梳理,把握研究方向,使研讨更直接、更有效。那么应该如何梳理信息把握研究方向呢?这里从两个方面来入手。

1.紧扣主题

抛出问题后,教研组长应有意识地引导大家围绕问题展开研讨。当出现离题的现象时,应学会拒绝和排除。例如,用“你说的问题不属于今天的研究内容,如果大家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下次我们可以组织专题来研究”等话语将大家的注意力引回到原问题。

2.由繁入简

在教研过程中,教师有时出现讲述一些案例、感受和体会等,但是观点不突出。这时,教研组长就应该帮助他们进行梳理,“剪除无关的枝叶”,使观点更突出。

㈣警惕结果泛化,回归活动实践

教研活动不仅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还要有研究的结果。这一结果要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能够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那么该如何提炼和呈现研讨的结果呢?可采用直接驱动和求助专家这两种方式。

1.直接驱动

对于在教研过程中通过同伴间的互动交流能很快找到问题的症结,顺利形成明确结论的主题,应当设法引起教师对结论的重视,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做到回归实践。

2.求助专家

在教研活动中,可能存在一些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面临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请相关专家来园进行指导,借助专家的专业引领给予大家启发和帮助。

五、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评价

教研活动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研价值观或教研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研活动、教研过程和教研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研质量和教研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在教研活动评价的环节中应本着以教师、教研组长和园长为评价主体,并遵循鼓励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开展评价活动。

㈠明确教研活动评价的主体

评价的主体即主要的评价者。教师、教研组长和园长都是教研共同体中的一员,都是教研活动评价的主体。

1.教师

教师在教研中是研究的发起者、研究过程的实施者、研究结果的受益者,也应该是研究评价的主体者。只有教师参与评价,才能判断教研过程是否有效、教研结果能否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境。此外,这种方式能进一步激励教师参与教研过程,充分体验教研所带来的成长和成就感。

2.教研组长

教研组长是教研活动的规划者、设计者、组织与实施者。如何才能制定确实可行的教研计划,组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这就需要教研组长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其中,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对教研活动的引领能力,不断优化教研活动。

3.园长

幼儿园的园长是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幼儿园教师教研的同行者,对本园的教研工作进行管理是园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园长参与教研活动的评价可以更多地了解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幼儿园整体的教育教学现状以及不同层面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发展了然于胸,有利于实现自己的课程管理及办园思想。当然,园长也会在教研活动的不断反思与评价中发现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理解课程理念,让自己成为一名强有力的课程领导者。

㈡幼儿园教研活动评价的原则

开展教研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鼓励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1.鼓励性原则

教研组长在开展教研活动中,对教师的任何评价应体现在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引发教师自身的发展期望,激励教师不断自主发展等方面。激励评价也可以与教研活动过程紧密结合,在过程中适时切入“应时性”的鼓励,如组长赞美的语言、激励的目光、会意的微笑等都可以活跃教研气氛,推进教研进程。

2.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的评价能够反映真实的教研信息,排除情感因素,真正起到帮助组长与组员诊断问题、发现不足、及时调控教研内容、提高教研效率的目的。

3.引导性原则

引导性评价是指园长参与评价时,引导组长与教师共同关注教研成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转换效果,将教研成果不断转换成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实效,避免教研成为空头之谈。所以,引导性评价要特别关注知行结合。

4.发展性原则

幼儿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场所,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所有幼儿园丰富内涵和提高质量的第一要务。因此,幼儿园教研评价要具有整体性与发展性,在评价教研有效性的同时,也应涵盖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能够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自主发展意识能力的增强,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幼儿园的教研立足于园所发展的实际,强调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教研氛围,教师通过参与教研活动,快速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从而得到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更是促进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幼儿园的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教研组研讨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