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渠的三个“之一”

2020-12-23 09:29杨琦明唐贤健
湘潮(上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林伯渠革命

★ 杨琦明 唐贤健

林伯渠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之一

林伯渠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前就加入了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之一。

1886年,林伯渠出生于湖南省安福(今临澧)的一个书香门第。受家庭影响,林伯渠从小立志教育救国。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后,加入中国同盟会,走向革命救国的道路。随后,他以实际行动参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等。但是,一次次革命活动的失败,促使他开始思考失败的原因。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林伯渠找到了救中国的真理。在李大钊的介绍下,1920年冬,林伯渠在上海法租界与陈独秀会面,并进行了多次交谈,讨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俄国革命的经验及一些共产主义理论。1921年1月,经李大钊、陈独秀的介绍,林伯渠加入了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林伯渠加入党组织后,根据党的指示继续留在国民党内工作,但积极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参加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座谈会。这年的五六月,林伯渠到达广州。在广州,林伯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社会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他参加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马克思经济学会和互助社等团体组织的纪念德国工人运动领袖、马克思主义者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纪念会并发表演讲,出任改组后的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财政部审计股负责人。他参加广州44个工人团体联合举行的追悼湖南劳工会领袖黄爱、庞人铨和被英国警察开枪杀害的4位工人的大会,并为黄爱、庞人铨致挽联:“看举世方以金钱造罪恶,唯二君能以颈血洗乾坤。”

与此同时,林伯渠积极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国共第一次合作搭设桥梁。吴玉章就说过:“由于伯渠同志和孙中山的密切关系,在推动孙中山的思想进步和促成国共合作方面,他起了很大的作用。1921年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到桂林和孙中山会晤,就是由李大钊同志写信给伯渠同志从中介绍的。其后凡是孙中山和苏联代表的接谈,都有伯渠同志参与其间。”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林伯渠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革命策略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军队的创建者之一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林伯渠积极参与其中,担负重要职责,为南昌起义做出了重大贡献。

大革命失败后,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林伯渠和吴玉章等人秘密乘船离开武汉,驶抵九江,移居庐山胡景芳旅馆。在九江,林伯渠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为革命活动提供掩护。“在九江、庐山的接头和安排工作,几乎全是通过林伯渠进行的,因为他的三弟林祖烈这时正出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派驻九江的外交专员兼九江海关监督。”林伯渠还利用自己的堂叔在英国人开设的饭店——仙岩客寓当大师傅的便利条件,将李立三在庐山召集讨论武装起义的会议安排在该饭店的厨房里举行。

7月26日,林伯渠离开九江到达南昌,下榻在南昌市中心的江西大旅社。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林伯渠和徐特立一起利用老朋友的关系,去做时任江西省代主席姜济寰的争取工作,成功地把姜济寰争取过来。林伯渠发挥自己的特长,调度人员、物资、资金等,把革命力量用到实处,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参加了南昌起义的彭猗兰说:“那几天,我们白天都在江西大旅社集中待命,常被派出去搞宣传工作,并调查了解学生和妇女运动的情况。林老那时很忙,除指挥我们干这干那外,还忙着跟人接头。各方面的人来了要人、要钱、要军需用品都找他,他的工作相当于后勤部长,又像是联络总站负责人。”起义打响后,彭猗兰他们被林伯渠派去组织担架队,运送伤员。天亮后,他们又被派到街上进行大规模的反对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的宣传。

林伯渠故居

南昌起义前后,面对强大的敌人,林伯渠没有退缩,发表宣言、主持会议、担任要职、参加典礼,用自己的行动担当起了革命的使命。8月1日,林伯渠联合国民党左派共22人发表了《中央委员宣言》,痛斥“武汉与南京所谓党部政府,皆已成为新军阀之工具,曲解三民主义,毁弃三大政策,为总理之罪人,国民革命之罪人”,并号召全体党员为实现三民主义、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获得新的根据地、解决土地问题等7项主张而奋斗到底。8月1日下午,国民党部分中央委员及各党部代表40余人,在南昌开联席会议。会议选举宋庆龄、林伯渠等25人组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以总揽党务、军事、政治。“这个革命委员会,就是革命的新的领导机关,一切党务、政治、军事……都隶属于委员会指导之下。”8月2日,林伯渠参加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的就职典礼。

8月3日,起义部队撤离南昌,南下广东。林伯渠担当起了领导全军后勤工作的使命,肩负起为部队筹粮筹饷的重任,开创了党领导下的军队后勤保障工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如何筹粮筹饷,对于包括林伯渠在内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为此,起义部队在临川开展了财政政策的大讨论,总括起来有两种意见:一、主张沿用旧的政策,就是每到一城,即行提款、派款、借款等,实际上就是利用一般劣绅土豪来筹款。这种政策的结果,自然是剥削到一般贫苦的工农小商人身上,大商劣绅反可从中渔利。二、主张应完全抛弃旧的方法,目前的政策,应该以征发(如征发地主的粮食)、没收(没收劣绅反动派等的财产)和对土豪劣绅的罚款等为主。这既是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后勤保障工作的探索与发展,也是革命实践的需要。林伯渠作为具体的执行者,立足实际进行了大胆实践、大胆探索,保障了部队的基本供给,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以后在长征途中主持部队的征发、没收工作,为部队后勤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林伯渠以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实践,传播革命理想、壮大革命力量、领导后勤工作,是南昌起义的实际参与者、重要组织者,是人民军队的创建者之一。

人民共和国的筹建者之一

1948年11月3日,中共中央给习仲勋、林伯渠等人发电报,“因政协召开在即,临时中央政府即将建立,东北人民政府亦将建立,拟请伯渠来中央工作,并准备去哈尔滨参加政协”。林伯渠服从中共中央的决定,投身到新中国的筹建工作中去。

1948年12月26日,林伯渠到达西柏坡,随即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前往东北迎接民主人士进入北平参与新中国的筹建。1949年2月19日,林伯渠到达沈阳。当时,在沈阳的著名民主人士有30多人,林伯渠与民主人士频繁接触交流,“不是他们来看林老,就是林老去看望他们”。林伯渠代表中共中央迎接他们去北平,征求他们对建国的意见。2月23日,部分民主人士在林伯渠的陪同下离开沈阳,2月25日到达北平,被安排住在北京饭店和六国饭店。在妥善安排好民主人士后,林伯渠才匆匆离开北平回到西柏坡参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毛泽东、林伯渠等21人被选举为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负责筹备工作。会议明确了3项筹备重点:一是拟定新政协会议所需的各种文件;二是全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新闻等各人民团体的筹建;三是根据《关于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规定》协商参会代表名单。

会后,林伯渠全力投入工作,参与起草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等文件;促成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中华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新政治学研究会、新法学研究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学术团体的成立;出席新闻工作者座谈会,宣传、介绍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情况。

林伯渠的工作得到了筹备会的认可,筹备会常委会秘书长李维汉摔伤住院后,由林伯渠代理秘书长之职。这样,林伯渠的工作就更加繁忙了,63岁的他有时要连续工作20个小时。为了勉励自己,他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这10个字,盖上自己的印章,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等各类别代表共计662人参加了这次盛会。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林伯渠以中国共产党代表的身份出席会议,并被大会推选为主席团成员。9月22日,林伯渠以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在会上作了《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的报告》,向大会报告了会议发起经过、筹备会成立经过、3个月来筹备工作概况和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的决定的经过等内容。9月30日下午,大会举行了选举,林伯渠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会议决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施政方针,林伯渠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下午3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的主持人林伯渠首先走到麦克风前,说:“现在宣布开会,请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讲话。”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主持人林伯渠再次发声:“请毛主席升国旗。”毛泽东开启了电动按键,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仪式结束后,林伯渠又主持了阅兵典礼。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林伯渠观看了阅兵式和焰火表演,直到晚上8点才离开,9点又去参加了欢迎苏联代表团的宴会。

林伯渠在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践中,以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猜你喜欢
林伯渠革命
林伯渠家风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机械革命Code01
中共“五老”之一林伯渠
林伯渠的红色家风
中国的出行革命
林伯渠无条件执行组织决定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林伯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桥梁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