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视角下大学英语读写课堂的建设

2020-12-23 09:33郭威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平衡

【摘要】 本文在教育生态视域下,分析了大学英语读写课堂在课堂因子、生态主体交流因子、课堂设施因子和评价体系因子这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以“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加强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输出,并以多种交流方式和学习平台为基础,改进评价手段,建设符合教学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

【关键词】大学英语读写课堂;教育生态;平衡

【作者简介】郭威(1978-),女,汉族,辽宁辽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研究。

一、引言

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旨在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待和解决教育问题、为教育研究提供独特的视角。如今,教育者大多认为生态课堂要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通过优化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的精神得到充分发展。大学英语读写课是实现英语教育目标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完成语言输入和实现语言输出的重要课程,实现该课程的生态平衡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丰富的情感和完善的人格。

二、大学英语读写课堂存在的生态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大学英语读写课堂逐渐渗透了交际教学法理念,并融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堂内容、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辅助条件也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在课堂这个微观的生态系统中,课堂生态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信息的流动就存在于其间,它们共同作用,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此外,除了这三个基本要素,读写课堂也涉及其他因子的活动,如课堂因子、课堂生态主体交流因子、课堂设施因子和评价体系因子等,所以从这一角度分析,目前的大学英语读写课堂仍存在着生态失衡的现象。

第一,课堂因子失衡。传统的英语课堂设计模式稍显单一,课堂呈现方式也比较模式化。教师在讲授每个单元时,一般都是先对单元主题进行问题式导入,然后讲解背景知识、重点字词,分析课文大意,教授语法,最后做练习并布置作业。这种课堂设计会使学生思维受限,不利于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大学英语课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健康向上的品格也很关键,而目前大学英语课堂对这方面的顾及仍然不足。

第二,课堂生态主体交流因子失衡。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看来,英语课堂中的师生需要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特定的功能,交流平衡才能实现课堂稳定。然而,英语课堂中现有的矛盾是课时有限而学习内容较多,所以课堂上仍是教师讲授为主,讨论和小组活动等交流过程难以真正实现,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机会不多,语言输入与输出也不平衡。这样的课堂模式打破了课堂生态系统平衡,学生学习主动性下降,创新能力不强,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第三,课堂设施因子失衡。在互联网+时代,英语读写课堂基本已实现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学过程并没有实现网络价值与学生参与的最优化,只是PPT文稿代替了传统的粉笔和黑板,并辅以图片、音频和小视频播放等简单功能。这样的教学手段并不能真正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也没有获得主动思考和用英语表达思想的机会。

第四,评价体系因子失衡。大学英语读写课堂的评价方式基本是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但平时成绩主要由出勤、作业及小测试构成。這样的评价体系重结果,轻过程。而真正有效的评价应该与教学过程紧密相连,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评价常常忽略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三、大学英语读写生态课堂的建设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如今借助发达的现代信息交互手段,师生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各种网络直播、录播和众多网络教学平台(如学习通、U校园等)进行教学、学习、交流与讨论,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大学英语课堂的实用模式,同时也应该成为课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英语读写课堂应该抓住时代和技术发展的契机,通过重新构建课堂模式,维护课堂生态平衡,促进各个因子相互作用、和谐共处,创造高效的教学环境,实现教与学的高阶目标。

第一,改善课程因子失衡。建立“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同时辅以适合自己学校教学资源的网络平台开展教学,利用多样的通信手段和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完善课堂设计。教师课前发布主要学习内容(应会单词、语法、难句、开放式在线讨论题等)及与单元内容相关的课件与视频,转移课堂中心,令学生对所学内容事先有所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中主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深度学习,以学生为主题,进行个人展示、小组讨论、辩论等课下无法实现的语言输出、思想分享和思辨活动。课后,教师根据单元内容和课上进行的活动布置在线口语或书面作业,完成后可进行学生互评、教师评阅、集体分享和优秀作业展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人被动学习为小组互助学习。这样,大学英语课堂将不再延续传统又低效的老路,从而带领学生走进语言学习的新领域,使他们能够自由地进行语言输出、体会语言的美感与学习的快乐。此外,师生可以在线上对教师课前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合作互助,这种活动有助于学习活动参与者的平等关系的形成,实现课程因子的生态平衡。还有,随着来自学习平台、互联网及有关课堂信息内容的发布,大学英语课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对他人的关爱意识,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和世界观等,满足学生的精神成长之需。

第二,改善课堂生态主体交流失衡。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限时空的交流和互动,打破了传统教学课堂对教学的限制,师生可自由地使用手机或电脑对单元内容进行讨论。在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提问回答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变身为引导者,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这些非面对面的参与手段可以让他们克服胆怯心理,勇于表达自己,为他们提供更多表达思想的机会,从而实现有效的语言输出的目的。此外,由于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具备了相关的语言输出和内容输出能力,更能在心理上和课堂中做好准备,进行更加丰富的个人展示、更加深入和彻底的小组讨论,从而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改善课堂设施因子失衡。如今,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线上教学的优势得到了充分显示,通过选择当下最流行的交流方式(qq群、微信群)和学习方式(各种学习平台进行直播授课或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采用学生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手段,发布与单元学习内容有关的信息,以教育生态学中“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基础,设计大学英语的课堂活动。此外,由于各种信息方式及手段时效性强,交流也更亲切自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结成网络学习小组,随时发表自己获得的信息或分享想法,小组其他成员也可以及时接收信息并进行思辨和讨论,这样全方位的课堂设施充分发挥了其教学辅助作用,完善了课堂的生态环境。

第四,改善评价体系因子失衡。如今,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线上教学帮助建立了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多所高校的期末考试采用了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这使得生态课堂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如评价手段包括课堂评价(签到、课堂活跃度、课堂测试、课堂讨论参与等)、课外评价(单元内容必读、自主延伸阅读、小组合作情况、学术探索)和期末评价(考试、论文)等多个模块,以多元化的手段促进教学评价活动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从教育生态学理论来看,大学英语读写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并以此为中心对教学环境进行重新构建,利用生态理论来提升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思路、授课方法,优化教学环境,完善考试评价体系。首先,教师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在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也应该加强教育生态理论的学习,以便能够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自如地将教育生态学的理论知识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最后,根据教育生态理论,大学英语教學的生态圈不应当是封闭的,各高校应加强英语师资互换,通过资源共享,将多个英语教学生态圈联系在一起,从而丰富大学英语读写课堂的生态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立群,仝慧茹.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讨论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4):191-193.

[2]宁云中.生态、空间与英语教育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9.

[3]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4]王林海.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状况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11):46-51.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平衡
以文化人 品格提升
对一道杠杆的平衡试题的探讨
教育生态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以生态管理评价方略推进教育和美发展
斯新政府想“平衡”与中印关系
李显龙谈南海争议玩“平衡”
希拉里释放“平衡”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