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23 09:33陈苹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思维导图初中英语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符合人大脑的放射性思维方式,将对应的内容展现并形成明显形象记忆的概念,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对于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从思维导图引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决定因素为基准,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陈苹,德州市第五中学。

引言

思维导图是近些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逐步被发现并引入的一个概念,相对于新课改下的教学活动而言,传统教学中,尤其是英语这类语言学科的教学,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学生对于词、时态、语态、写作等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语感、表达、共情能力的激发,导致诸如“哑巴英语”这类情况的发生,学习全靠死记硬背,不仅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随着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复杂性和数量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过程会显得愈发困难。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实际上是综合了多个学科于一身的一种逻辑思维概念,其中包括感知理论、神经学、心理学、创造思维、普通科学等等,所运用的是符合人类大脑思维运作的放射性思维方式,而实践证明,思维导图的应用的确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到实际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就是切实将主体突出,形成中心点,由主体关联性向外扩散,形成无数分支,这些分支通过单个词或单个图像构成,能够通过颜色进行区分,形成对于具体知识基于逻辑推理上的思维链接,将原本单向的思维模式转为了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实现对于记忆的增强。

二、引入思维导图的决定因素

引入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学生年龄、课文内容以及学习方式。

1.学生年龄。初中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主要对象,是年龄在12岁到16岁之间的青少年群体,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基于个性特征来看,学生的自我认知强烈,自尊心强,而从学生的逻辑观念来看,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正在形成抽象思维的一个过渡阶段。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相对难度体系较大的学习内容,会表现出学习吃力的情况,且在多次学习不通畅的打击下,容易自暴自弃,放弃主动学习。

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较好地解决和改善这一问题,学生能够较快地通过思维迁移,结合文字和图片这种容易记忆的内容,组合起来,在短时间实现强化记忆。

2.课文内容。初中英语教学的教材和小学英语教学的教材有着很大的区别,一方面,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量相对于小学英语教材而言,要多上很多,但是从难度上来看,又不具备高中英语教材中对于长篇文章的復杂阅读,因此,难度主要在中等的程度,表达的形式也是基于两者之间,较为居中的。

针对这一点,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通过开展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将一篇中等篇幅的阅读教材运用思维导图浓缩精炼成为若干有关联性的关键词,将其表达形式一再缩减,进而更好地解决学生记忆困难、理解困难的问题。

3.学习方式。在学习方式上,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式,但是在初中阶段,有的学生所掌握的学习方式是适合自己的,因此,学习成效较好,而有的学生还迟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盲目的跟着别人的学习进度,导致自己的学习效果较差,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于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师个人精力的限制,很难手把手地帮助每一个学生寻找和探究属于他们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通过思维导图,则可以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形式,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如教师引导学生,在面对整个阅读教材时,首先将其通读,自行进行关键词的提炼,并围绕核心关键词,尝试在每一个段落中都找出与之相关的关键词,形成导图,随后衍生出诸多自己认为属于细节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建立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对整个阅读教材实现了较好的理解和总结。而在这一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的过程,就是对于自身学习方式形成与强化的过程。

三、实际应用分析

本文结合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从三个方面对于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分别是英语词汇教学方面、英语阅读教学方面以及英语写作教学方面。

1.英语词汇教学。词汇是学习英语的根基,如同语文教学中的识字,学生首先要认识并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才能够较好地完成口语表述和思维构想,进而形成阅读理解和写作行为。如果缺乏词汇量,那么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不成立不可行的。

但是实际上,学生在进入初中后,所面对和接触的词汇相较于小学阶段而言,有了明显的数量和难度上的提升,这就给学生的记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由于本身学习习惯不良或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出现反复记忆但无效的学习行为,这种情况会严重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教师则可以在这一阶段,引入思维导图来辅助学生完成新词汇教学,借助这种方式,可以给学生记忆词汇提供一种新鲜的方式,他们也会很愿意去学习词汇,进而产生兴趣,这是非常重要的。

以动物的词汇为例,学生在记忆与动物有关的词汇时,借助思维导图,常会表现出以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记忆方式,第一种是“主标题和副标题”,即建立在“animal”的主标题的基础上,从副标题衍生出所有与之相关的动物词汇,进行笼统记忆;第二种是在“主标题和副标题”的基础上,在副标题处建立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如“fly”“swim”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对于动物进行细化分类;第三种则是基于教学内容,形成对比性记忆的方式,诸如在副标题处加入“plant”,形成对比记忆。除此之外,基于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还有很多思维导图的记忆方式,只要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形成对于记忆的增强和优化,那么本身方法就是适宜学生且可取的,教师不应做过多的干涉。

2.英语阅读教学。英语阅读教学可以看作是英语词汇教学的进阶版。一方面,阅读教学是建立在词汇教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另一方面,听、说、读、写本身就是连贯的,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要为后续写作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学习开端。除此之外,阅读教学还是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具体情况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阅读教学是极为关键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有两个方面需要尤为注意,一方面是通过阅读教学,进一步帮助学生增强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表述、语言逻辑以及对于语言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借助阅读量的提升,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一些具体的知识内容。前者是对于阅读技巧的学习,后者则是对于阅读量的具体要求。

运用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学生通过阅读主旨大意,能够将其细化为若干分支,然后形成对于文章进一步的深度理解,分支的基础上,再形成文章相关联的知识点汇总,从文章到知识再到语言逻辑,形成连贯的放射性思维整体。这样一来,学生会逐渐学习到这种分析阅读文本的思维,对其进行逐步拆解,理清文意,同时在大量的练习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以“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单元内容的学习为例,“reading and vocabulary”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初高中学校存在的异同,对于英语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描述,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更好地融入班集体的生活当中来。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阅读后,后续可以后续就中美两国中学教育系统的不同,让学生先通过中文表达,借助思维思图,将自己的中学英语教学进行汇总分析,然后在此基礎上,形成英语逻辑上的翻转,对于文本进行翻译,并通过翻译,形成思维导图,如此一来,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教材文本内容,同时,也能够逐步掌握表述学校、班级生活的基本方式,为后续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写作教学。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综合实力在国际上的提升,汉语已经成为热门语言,但英语仍然是作为第一外语,国际化的形势对于学生英语能力有了进一步的严苛要求,因此,通过英语能力的强化来实现自身的英语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关键。

实际上,在实际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本身就是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综合性的展示,但是学生却普遍表现出较为吃力的情况。一方面,英语写作是建立在丰富词汇量的英语逻辑思维下形成的,学生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写作过程相对比较困难,另一方面,英语写作不是翻译而是创造,这就对于学生的创作能力形成了一定的考察,对于学生而言,必须要对英语产生重视,并且自主创新地完成学习,这样才能够较好的完成写作。

而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主要是在写作初期,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如通过写作主题的确立,围绕主题衍生出几个相关联的词汇内容,再从词汇内容开始拓展,从关键词到关键句再到联想画面,从而为写作形成一个具体的框架体系,学生在这一框架体系中,逻辑清晰。接下来考察的就是学生的词汇以及语法,词汇及语法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还需要基于具体的学情,开展对应的学习活动。

同样以上文中“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单元的学习内容为例,在“task”部分,就要求通过书面表达的方式,来介绍所在的学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已经通过中文的形式完成过思维导图逻辑框架的构建,因此,在写作教学这一板块,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运用英语思维进行写作,事半功倍的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组织和思维逻辑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便后续进行查缺补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板块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写作内容展开评述,可以是同桌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自评也可以是来自教师的评述,运用评述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精准定位并解决问题。评价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必不可少,但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因此在这里做出强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这种方式,对于促进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如何使用,如何扩展,还需要建立在教师对于学情的了解基础之上,将其进行个性化优化,通过问题的分析,逐步借助思维导图来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望广大相关教育工作者能够继续深入探讨,提出更多可行性建议与意见,共同促进初中英语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喜华,阎伟静,韩昉.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J].科技风,2018(22):56-57.

[2]黄芳.思维导图高效课堂——试析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18(11):134-136.

[3]王霞.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18.

[4]徐玲.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实践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0):153-153.

[5]杨小媛.如何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1):59-59.

[6]易雅琴.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情态动词总复习为例[J].林区教学,2019(09):83-84.

[7]郑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Reading教学策略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8(31):123-124.

[8]周文芳.思维导图在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8(20):64-65.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思维导图初中英语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