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23 04:11钟凤枚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数据分析小学数学

钟凤枚

摘 要:数据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本班学生的学情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提炼出学生学习中的学习规律或监控学生学习变动性,从而采取相应的精准教育决策,真正地使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不断发展。

关键词:数据分析;小学数学;有效监控;精准决策

数据作为最好的管理工具,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其结果可以作为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方向的数据支撑,真正地使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带动小学数学教学不断发展。笔者在自己的教学班进行了三年的“以数据分析”为辅助手段的精准教学实践,收获了一点心得,下面将进行阐述。

一、确定数据分析样本

在数学教学中,数据分析要起到巨大作用,必须选取样本进行长期跟踪,使得持续收集的学情数据既能较准确反映学生学情,又不会给一线教师增加太多工作量。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选取学生单元测试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数据收集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每个单元的测试和期中期末测试都是必須要进行的,教师选择跟踪学生单元测试情况做样本分析,增加的工作量不多,又能比较全面地掌握学生整个学期的学情,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上手。

二、制作单元测试学情分析表

要想从单元测试卷中收集学生的学情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那么分析表中的项目必须要有目的地设置,对应项目收集的数据要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或者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基本掌握情况。

笔者选取每次单元测试中分数最低的五位学生的试卷进行错题分析,把这五位学生出错的题目和对应考查的单元知识点进行分类概括,再形成表中项目,那么这些“问题项目”基本能囊括本班所有学生在单元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如表1)。然后对全班学生的每份试卷错题做对应项目分析,在有问题的项目记上“√”。这样就能用最简洁又全面的方式记录下全班每一位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后还存在的所有问题。然后再用一个总表把单元出错项目次数汇总起来(如表2),这样就能快速掌握全班学生在每个单元学习中的学习情况,准确把握教师自身的教学不足和学生的学习困难点,改进后续教学。

三、深入挖掘学情数据

(一)汇总数据做总体研判

在收集完每个单元每位学生学情原始数据后,除了可以从表中直观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还可以对汇总数据进行对比和判断。

如从上述表2项目对比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是比较薄弱的,这就可能反映出教师在授课中可能不够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但是笔者在过去的教学中没有发现,或者本班学生比较不重视概念的学习。这时教师可以先反思自己的教学,再反思学生的学习表现,寻找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同时调整后续教学。

(二)筛选个人数据,进行个体学情追踪

收集的原始学情数据除了可以做总体研判和监控,还可以筛选出学生个人的学情数据,进行个别判断追踪,指导学生个性学习。

笔者按照表1、2的统计方法监测了班上的一位学生,他在学习上较为勤奋,但是成绩总不见起色。笔者通过筛选学生个人原始数据对比,发现这位学生在概念学习、单位换算和几何知识这些方面比较弱,通过教师观察、与家长详细了解和数据记录查证,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不重视概念的学习,几何观念比较薄弱,学生在学习中特别喜欢死记硬背,宁愿刷题记答案,也不喜欢耐心分析。于是笔者叫来学生家长一起帮助孩子分析导致他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学习方法,再制定针对性的数学学习的计划,请家长辅助监督。一段时间后,学生的成绩渐渐提高,学习数学越来越自信。

(三)设置一些精准教学措施

借助记录、跟踪和分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数据,教师就能设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或者开展一些具有差异性的个别化指导。

1. 改变“问”的形式

比如从上述表2项目分析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掌握较薄弱后,就在为学生设计的课前预习的《预习案》中的问题设置做了改变,增加了概念理解的思考题。

利用这些针对“概念理解”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心中多存疑问,触发学生深入思考数学知识。

或者在学生学完一个数学概念后,设置一些容易造成概念混淆的问题,用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笔者在概念教学中就是这样巧妙设“问”,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索、辨析、解惑,想方设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概念表达中的严谨美、逻辑美和语言美,激发学生重视概念的学习。

2. 确定“辅”的方向

对于数感较弱的学生,笔者专门设置数感培养训练。笔者通过学生的学情记录表,筛选出数感较弱的学生,专门为这些学生讲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四则运算的来源和算理、竖式计算的来源和算理、简便计算的算理等,再设置相关的计算习题训练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3. 刻画“动”的痕迹

再如对于空间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发展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也是要经历一个时间较长、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笔者通过研判学生学情数据记录发现,空间能力较弱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动手能力也是比较弱的。于是,笔者便增加这些学生的动手作业,如自己制作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管锥体等;或者布置一些探索空间的作业,如测量学校篮球场的长和宽、面积等。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时,录制视频上交,教师通过网络进行跟踪检查、指导,助力学生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四)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成各种数据统计表

借助数据的追踪和监控,教师还能精准预判学生的学习节奏,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帮助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走出学习困境。笔者让学生在完成测试后先是自我给一个预测分,通过对预测分与学生的实际分做对比,可以较准确掌握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对于预测与实际相差不远的学生,表明他们是能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节奏的,那么教师就不去干扰这些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预测与实际相差较远的学生,教师就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找出相背离的原因,如发现学生陷入困境就能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要是教师想了解学生一段时间学习的稳定性,也可以快速从原始数据表格中筛选出需要的数据,绘制成一张新表,通过观察对比,马上找到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

借助数据分析辅助数学教学,笔者进行了三年的教学实验,在这三年中,笔者所带的实验班,无论是在学习成绩上还是在学校举行的数学竞赛上,都不断突破进取。更重要的是,借助数据监控,笔者常常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变化,及时帮助学生找到引起变化的原因,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成长中的烦恼;同时,笔者的教学水平得到相应提高,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杨现民.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2016-2017):走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2][美]拉·摩尔,莉比·H.加斯特,罗伯特·J.马扎诺著;管顾译.编制与使用学习目标和表现量规:教师如何作出最佳教学决策[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8.

[3]付达杰,唐琳.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07).

猜你喜欢
数据分析小学数学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基于读者到馆行为数据分析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优化建议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