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肛门闭锁伴梅毒感染1例患儿的术后护理

2020-12-25 05:10浦红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2期
关键词:外渗造口梅毒

浦红林

(南通和美家妇产科医院,江苏 南通)

0 引言

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属于消化道畸形,需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患儿康复[1];先天性梅毒感染又称胎传梅毒,是由感染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所致。有研究表明,先天性梅毒在新生儿期的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达到了25%-30%,随着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近几年来,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应予以重视[2]。本案例中,通过对患儿规范化的护理,包括造瘘口的护理、消毒隔离、呼吸的管理、营养支持等使患儿顺利出院。

1 病例资料

患者,何嘉杰,男,年龄:21h;住院号:1573583。因生后腹胀,未解大便20h余于2018年8月7日入院。

入院体检:T36.5℃,P130次/min,R42次/min,体重3350g。神志清,精神可,呼吸规则,哭声响。肠鸣音亢进,腹部膨隆,张力稍高。正常肛门开口处未见肛门开口,未见瘘口。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 18.9×109/L,血红蛋白155g/L,血小板297×109/L。抗凝血酶III64.1%,凝血酶时间15.8s,凝血酶原时间13.5s。D-二聚体4.47mg/L。测快速末梢血糖4.5mmol/L,08月07日查梅毒抗体定量阳性9.39;08月09日查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ring card test,RPR)阴性,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TPPA)阳性。

腹部平片:腹部肠管明显扩张积气伴宽大气平面,气体远端距肛门标记物约31mm。

既往史:传染病接触史—母亲有梅毒病史。

入院诊断:先天性肛门闭锁;梅毒。

入院后予以病重,禁食,胃肠减压,完善术前准备。

2018年8月8日在全麻下行肠切开减压术+肠造瘘术。

2 护理

2.1 消毒隔离

梅毒的传播途径分为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体传播。因此,做好消毒隔离非常重要[3]。严格消毒、隔离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8月7日,患儿入院后查梅毒抗体定量阳性9.39;予以清洁皮肤、头皮上的血迹。患儿立即入隔离病房,床头挂有醒目标识,使所以人员提高警惕,床头放置1瓶快速手消毒剂及一次性乳胶手套1盒。患儿所有物品单独统一放置,一用一消毒。每日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2次,防止鹅口疮。每日用500mg/L氯消毒液拖地2次;有明显血渍时随时处理,循环风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医护人员在行侵入性操作时,戴好手套,帽子,口罩。每日输液、采血时戴上乳胶手套,操作结束按照七部洗手法进行洗手;每日尽量将操作集中进行,接触患儿前后,接触患儿周围物品后,接触患儿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后均应洗手。8月9日采血,查RPR阴性,TPPA阳性,解除隔离。

2.2 管道护理

2.2.1 气管插管的护理

08月08日,患儿手术顺利,安返病房,术中采用全麻,带回气管插管,气管导管深度(经口)9㎝,予以呼吸机维持呼吸,双肺呼吸音对称,心率131次/min,BP75/52mmHg,呼吸45次/min,SPO292%。调节呼吸机参数。胶布工型固定导管,用沙包床头压出管道,防止滑脱,床头备有吸痰吸氧装置。小毛巾折叠将肩部稍垫高,助于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患儿麻醉未清醒时取平卧位,清醒后床头稍抬高。密切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意识、口唇及面色等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检查各导管、呼吸道及氧流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2.2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1)将患儿手臂床单固定;(2)面颊部贴上水胶体胶布再用透明敷贴固定;(3)每次生活护理时先将胃管安置好。8月8日20h自患儿胃内引流出淡黄色液体20ml;8月9日24h引流出草绿色粘液15ml;8月10日24h引流墨绿色液体45ml;8月11日24h引流出淡绿色液体32ml。每日用2%碳酸氢钠溶液做口腔护理,2次/d,口腔护理时检查口腔内的粘膜情况,口唇干燥用石蜡油润滑。8月12日患儿腹胀好转,停止胃肠减压,拔出胃管。

2.3 造瘘口护理

患儿术后开放造瘘口,造瘘口在患儿脐上左侧,造瘘口粘膜为红色、血运好、表面光滑湿润,密切观察肠管情况。8月11日07:40分,造瘘口有墨绿色大便流出,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冲洗时注意保暖,动作轻柔,如果出现造口袋漏、松动及时更换,保持造瘘口皮肤清洁,不积粪便,患儿粪便多时进行更换造口袋[4]。(1)生理盐水棉球清理造瘘口大便;(2)周围涂上造口粉;(3)喷3M液体敷料;(4)涂防漏膏;(5)周围贴人工皮(保护皮肤);(6)贴造口袋,用造口卡尺测量造口大小,根据测量好的造口大小进行剪裁,直径比造口大1-2mm;撕开保护膜,将造口袋排放口向外与身体纵轴垂直,袋口对准造口紧贴,袋囊朝下,并以造口为中心由内向外以指腹加压,使其与皮肤紧贴[5]。为避免患儿因哭闹或身体活动较多造成底板翘起脱落,将造口底板边缘相隔1-2㎝呈放射状剪开长约1㎝的小缺口再进行粘贴,粘贴后用掌心焐热以增加造瘘口底板粘贴的顺应性[6]。每次更换造口袋时,选择患儿安静状态,方便操作;尽量减少频繁更换造口袋[7]。08月18日患肠管无脱落、回缩、感染,造瘘口血运好,粘膜红润,表面光滑;造瘘口周围皮肤完好,无破溃,予以出院指导。

2.4 营养支持

2.4.1 肠外营养

患儿术后禁食,在胃肠减压期间,为保证患儿机体需要量,予以营养液24h静脉匀速泵注,每日更换输液器防止感染;每4h监测血糖数值。静脉输液时,首选CVC;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穿刺处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渗出。输液前,用生理盐水试一下静脉是否通畅,是否有外渗,然后再连接补液;密切观察局部是否有红肿、外渗;补液结束,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封管。交接班时,查看是否通畅,有无回血、外渗。若发现堵塞、外渗及时拔出,重新选择静脉,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患儿8月16日停止静脉营养,未有外渗发生。

2.4.2 肠内营养

8月7日至8月16日血糖波动在3.0-6.4mmol/L。8月12日患儿腹胀好转停止禁食,予以5%葡萄糖水试吸,患儿无呕吐,改配方奶10ml/q3h。8月13号予以配方奶30ml/q3h,患儿无呕吐,腹胀。此后逐步增加配方奶,以达到机体需要量,8月18日出院,患儿配方奶增至70ml/q3h,无呕吐腹胀。

2.5 皮肤护理

患儿术后予以阿莫西林钠舒巴坦联合拉氧头孢抗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引起霉菌感染,皮肤破溃;给患儿穿棉质疏松的衣服,每次小便后及时更换尿不湿;每2h更换体位;每日臀部护理时,给臀部涂上鞣酸软膏,垫上纯棉的尿布。生活护理时,患儿颈部、腋窝、腘窝等皮肤处认真清洁,并检查有无破溃。8月18日患儿出院,皮肤完好。

2.6 健康宣教

8月18日患儿出院,由于父母认知不足,对造瘘口的护理不了解,对患儿家属进行指导,介绍造瘘口及造瘘袋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指导家属怎样观察造口的正常状态及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发现患儿呕吐、腹胀、腹泻、尿少、长时间造瘘口不排大便、精神差等及时到医院就诊[8]。指导家属正确使用造瘘袋。

3 讨论

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手术后做好新生儿的管道护理、造瘘口护理、营养支持以及皮肤护理,并加强对患儿家属的进行造瘘口知识的宣教,让家属参与其中 ,对患儿的康复以及后续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先天性梅毒的确诊依据是TPPA、RPR均为阳性,该患儿母亲曾患有梅毒病史,在未确诊之前必须做好消毒隔离措施,这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2018年8月18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皮肤无破损,乳量70ml/次,顺利出院。

猜你喜欢
外渗造口梅毒
CT增强扫描检查中高压注射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护理干预在小儿临床药物外渗中的效果研究
隐性梅毒更危险
非离断式底盘剪裁在含支架棒袢式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妊娠合并梅毒该怎么办
规范化护理对降低CT增强造影检查过程中对比剂外渗的价值
护理质量指标在降低肠造口术后早期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