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渗

  • 全身骨扫描检查发生放射性药物外渗后果严重吗
    反应。放射性药物外渗是由于注射时多种原因(肥胖、高龄、血管直径小、乳癌术后、放射治疗区域血管、手背或关节处血管等)造成放射性药物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血管通路。放射性药物外渗在国内外核医学科日常检查及治疗中时有发生,可造成皮下軟组织肿胀、疼痛、麻木。国外一项最新回顾性研究表明,全身骨扫描药物(99m Tc-MDP)外渗的患者发生急性和慢性长期不良临床事件极为罕见;用于全身骨扫描时注射的小体积诊断性放射性药物不可能引起局部症状,没有患者出现任何与注射放射性

    家庭医学 2023年11期2023-07-10

  • 静脉化疗标准化外渗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实践
    , 邢志花化疗药外渗指静脉化疗时药物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为0.1%~6%[1],但一般仅严重外渗案例如发疱性药物外渗才会被报道,故而真实发生率更高。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CVAD)普及后,外渗比例有所下降。然而,经CVAD化疗不能杜绝外渗隐患,输液港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外渗时有报道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2年6期2022-12-05

  • CT增强扫描检查中高压注射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原因,存在对比剂外渗的风险[4];对比剂外渗到局部组织轻者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等,严重者可引起皮肤溃疡、局部组织坏死、肢体关节功能障碍、筋膜间隙综合征甚至截肢等严重不良事件,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5-6]。鉴于此,本研究采用了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四川省肿瘤医院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并探讨相关因素,为预防外渗、减少患者损伤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0月—2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8期2022-10-10

  •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原因护理对策分析
    患者发生静脉输液外渗,其中40%是由于患者因素,10%是由于药物因素,26%是由于仪器因素,9%是由于其他因素。结论对于老年患者、昏迷患者或半昏迷患者,应加强临床护理,特别是为了增强患者或同伴对静脉输注警示的认识,而无意识和无症状的患者应加强巡查筛查。重要的是要确定药物的性质,特别是血管的刺激。甘露醇、前列地尔等药物对血管具有高度刺激性,并且需要选择用于输液的血管。同时,他们积极改进穿刺技术,不断学习和了解内血管的解剖位置。最后,避免静脉输液液体外渗,减少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3期2022-07-03

  • 一例4级碘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效果观察及体会
    丁美摘要:造影剂外渗是指将造影剂无意地注入周围健康组织而不是预期的血管[1],而含碘造影剂具有高浓度、高渗透压、高粘滞度等物理特性,容易发生静脉外渗,导致局部组织的损伤,轻者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麻木等,严重者可发生皮肤坏死或溃疡、血管和神经萎缩,有的甚至发生筋膜间隔综合征[2]。有资料显示,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为0.3%~1.3%[3-4]。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行增强CT检查时防止造影剂外渗提高警惕。2021年9月本科室一患者行增强CT时发生造影剂外渗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期2022-01-10

  • 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外渗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使用,伴随对比剂外渗事件也不断增加。有关研究表明[3],早期对比剂外渗发生率约在0.09~0.14%,随着自动高压注射器投入,对比剂外渗率上升至0.9%,经临床监测和护理管理其发生率降低至0.2%。虽有所改善,但仍然是影像科护理工作中不可小觑的事件。文章现对CT 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外渗护理措施进行综述。1 对比剂外渗预防措施1.1 将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提高研究表明[4],血管评估不够全面,反复穿刺和静脉窦周围进行穿刺等均可增加外渗几率。有学者[5]提出,通过加

    今日健康 2021年12期2021-11-30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影响分析
    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影响。方法:设定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为时间段,选择在我院住院的68例化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而后以随机数法为依据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再采用预防性护理模式。在护理完成前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A级患者中有1例、B级患者0例、C级患者0例,发生率为2.94%,对照组A级对照患者有3例,B级患者有3例,C级患者有1例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期2021-09-13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调查选择对象主要为54名恶性肿瘤患者,均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了解应用预防及护理对策前后的效果。结果 患者应用预防及护理对策后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化疗药物外渗问题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具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维护患者生活质量、加速患者康复等诸多优势,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护理针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化疗是其

    健康护理 2021年4期2021-09-10

  • 规范化护理对降低CT增强造影检查过程中对比剂外渗的价值
    有可能出现对比剂外渗等不良事件[1-3]。对比剂本身对人体是没有过多影响的,并且能够轻易地随着身体代谢排出体外,但是在对比剂注射过快、患者本身属于对比剂外渗高危群体、护理人员操作失当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对比剂外渗的情况,将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4-6]。由此选取了2019年12月-2020年8月在我院放射科进行CT 造影增强检查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于探究规范化护理对降低CT 造影增强检查出现对比剂外渗的价值,现将结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13期2021-07-26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但在临床上,输液外渗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患者皮肤造成损害,容易引起医患、护患纠纷[2]。因此,对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研究的具体内容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中,选取2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90例未出现液体外渗的患者和70例出现液体外渗的患者。外渗组:男性10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2021-07-07

  •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时常会发生对比剂外渗[1-2]。目前,常采用与对比剂注入流速相等的生理盐水预注射方式预测对比剂注入后发生外渗的风险[3-4]。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在等速预注射生理盐水未发生外渗的情况下,注入对比剂时仍出现外渗,特别是肿瘤接受多次化疗的患者。本研究前瞻性的采用生理盐水增速预注射方法,与目前常用的等速预注射进行比较,旨在通过合理提高预注射生理盐水的速率,更好的评估肿瘤多次化疗患者接受CT 增强检查过程中对比剂的外渗风险,降低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现报道如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5期2021-05-30

  • 如意金黄散糊剂外敷治疗碘造影剂外渗的疗效
    剂外敷治疗造影剂外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碘造影剂外渗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n=25)与治疗组(n=25),参照组治疗以硫酸镁湿敷治疗为主,治疗组治疗以如意金黄散糊剂外敷治疗,对两组患者皮下肿胀消退、疼痛症状缓解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皮下肿胀消退及疼痛症状缓解时间相比,治疗组明显较短,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造影剂;如意金黄散;外渗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为CT增强扫

    医学前沿 2021年18期2021-04-14

  • 肿瘤患者CT 造影剂外渗风险因素分析及外渗处理
    11486)药物外渗主要是指患者在进行静脉输血的过程中,部分具有腐蚀性的药物进入人体静脉之外的组织结构[1]。当患者接受临床增强CT 检查的时候,患者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后才能接受后续的临床检查[2]。此时,CT 造影剂需要在短时间内注射到患者的体内,这些药物具有黏度比较高、浓度比较高的特点,极易导致患者发生CT 造影剂外渗的情况[3]。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进行CT 造影剂的患者发生外渗的时候,容易致使患者发生疼痛、局部皮肤出现肿胀或溃疡的情况,甚至导致患者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4期2021-04-07

  • 思维导图引导前馈控制护理在小儿外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刺成功情况、输液外渗发生情况、输液依从性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5%,输液外渗发生率为3.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5%(P<0.05)。研究组患儿的输液依从性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7%(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6%(P<0.05)。结论:思维导图引导前馈控制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输液依从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36期2021-03-24

  • 应用鱼骨图分析法分析1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及护理
    液港;化疗药物;外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7-0201-02植入式静脉输液港(Central verlous port access system,CVPAS)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是一种可以通过皮下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可用于各种化疗药物、完全肠外营养液的输注及输血、血标本的采集等[1]。据文献报道[2]输液港输注外渗现象的发生率为0.3%~6.0%。美国肿瘤护理学会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7期2021-01-01

  • CT 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的护理干预
    增多,而碘对比剂外渗是影像诊断的主要并发症,因此碘对比剂外渗的科学管理十分必要。通过分析碘对比剂外渗后的严重程度分类及护理干预措施,找出护理干预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以期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规范化的对比剂外渗后的程度分类及护理干预措施。目前,CT检查中约有50%的患者需要静脉注射对比剂行增强扫描[1],而碘对比剂外渗是主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04%~1.5%[2-3]。对比剂一旦外渗,立即大量淤积,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性大,轻则肿胀疼痛,重则可能造成组织坏死

    微创医学 2020年3期2020-12-28

  • 循证护理对降低输液外渗外渗致组织坏死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防十分必要。输液外渗为输液治疗常见并发症,发生后很可能导致组织坏死,深受医疗领域重视。本研究主要评价循证护理在降低输液外渗外渗致组织坏死发生率中的作用,现进行以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输液治疗的306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根据入院顺序先后进行分组,先入院的153例患者为对照组,本组中,男78例,女75例,年龄2~76岁,平均(41.05±5.10)岁。后入院的153例患者为循证组,本组中,男79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3期2020-12-14

  •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方法,为减少类似情况发生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6年5月-2019年12月间出现的31例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的静脉炎的处理方法,并对其进行总结。结果 胺碘酮外渗原因主要有药物自身原因、操作原因、穿刺血管选择、药液外渗这几方面。通过有针对性的处理,31例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的静脉炎都得到了妥善处理。结论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原因较多,当出现外渗时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此外,还需要积极做好防范工作,只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9期2020-12-06

  •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对比剂外渗的影响因素研究
    部CT可见对比剂外渗或出血的高密度改变,其中对比剂外渗率高达60%,而对比剂外渗原因及影响因素仍不明确。本文就ALVOS机械取栓术后对比剂外渗的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作一讨论,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连续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卒中中心经机械取栓后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的ALVOS患者52例,男性31例,女性21,年龄范围46~78岁,年龄(62±16)岁;根据术后CT提示有无对比剂外渗,分为无外渗组22例(42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0年2期2020-12-01

  • 影像科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解决措施
    探讨影像科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及护理解决措施。方法:采集2019年收治到本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100例患者,为其提供多排螺旋CT核查服务,最后相关的医护人员需要整合注射对比剂的渗漏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分析原因。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出现6例渗漏问题,采取22G留置针的渗漏出现率要显著大于采取20G靜脉留置针的渗透率(P【关键词】影像科;对比剂;外渗;原因分析;护理;解决措施分析【中图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1期2020-11-11

  • 包裹式外渗敷料包在新生儿液体外渗护理中的应用
    因素都增加了液体外渗的几率,具统计报到成人液体外渗率为2.3%,而新生儿则达23%—63%[1]。液体外渗后引起局部皮肤发红、肿胀、水泡甚至皮肤坏死,外渗引起局部疼痛不适,在此刺激下新生儿哭闹增加,耗氧量增加,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药液外渗患儿应及时有效的给予处理。以往经验通过浸湿硫酸镁、酚妥拉明或喜辽妥等药物的纱布直接敷于皮肤肿胀处进行护理[2],其缺点是患儿容易乱动,湿敷纱布脱落不易控制,同时药液易挥发,再者湿敷纱布帖敷皮肤不充分,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2期2020-06-04

  • 浅静脉血管评级在预防高压注射造影剂外渗中的应用
    中高压注射造影剂外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01月~2019年12月间接受CT增强扫描检查的4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受检时间段分为观察组(n=224)与对照组(n=200)。对照组采用CT增强扫描常规细节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于CT增强扫描检查前全面评估患者一般情况、浅静脉血管分级,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工具和方法,实施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持续动态管理。比较两组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造影剂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注射造影剂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1期2020-06-04

  • CT 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原因及护理干预分析
    00)前言造影剂外渗是CT增强扫描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常导致组织坏死而影响肢体的形态及功能。造影剂外渗是指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应用的造影剂因多种因素未能进入患者血管,外渗至患者机体其他部位。一旦发生造影剂外渗,因其对皮肤刺激性大,容易引发患者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引起皮肤组织溃疡、坏死或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1 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我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共400例进行研究分析,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到2019年5月,其中205例男性

    人人健康 2020年11期2020-01-01

  • 静脉输液外渗62例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响,导致静脉输液外渗情况的发生,输入到患者体内的药液会漏出或渗入到皮下组织中,会出现红肿、疼痛等情况,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1]。为了有效的降低静脉输液外渗现象的发生,需要及时了解外渗的原因,并给予有效的预防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在该项研究中,对62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62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入选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其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33、29例,年龄为23~68岁,平均为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8期2019-01-07

  •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原因分析1.1 药物原因药物原因是造成静脉留置针外渗的主要诱因,主要分为药物的酸碱度、药物的渗透压和过敏反应等情况[1]。药物的酸碱性是因新生儿调节酸碱平衡能力不足,导致静脉输入碳酸氢钠后,二氧化碳在血管内积蓄,容易出现血管外渗的情况。药物的渗透压主要是因输液中采用甘露醇属高渗性药物,容易产生血管收缩、痉挛从而导致外渗情况。新生儿药物的过敏反应容易造成血管通透性,从而引发药物的外渗。1.2 新生儿自身原因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重要诱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18期2019-01-03

  • 留置针非穿刺性输液外渗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中的分析研究
    置针非穿刺性输液外渗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中的分析。方法:收集自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400例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00例,A、B组患者在桡静脉放置留置针,A组选用20号留置针,B组选用22号留置针,C、D组患者在前臂头静脉放置留置针,C组选用20号留置针,D组选用22号留置针,连续观察3d,对不同部位和不同型号留置针及不同的输液时间与输液外渗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随着输液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22期2018-12-10

  •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
    具有刺激性,如果外渗到患者的皮肤上,则会造成局部皮肤红斑、疼痛、皮肤溃烂、组织坏死等诸多并发症,外渗比较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发生肢体共丧失[2]。因此,在化疗过程中,护士应加强护理干预,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本研究选取112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患者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方法,具体情况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选研究对象为采用化疗的肿瘤患者,共11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研究小组,每组56例。观察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2期2018-11-13

  • 输液治疗的患儿发生药液外渗的原因及护理
    输液治疗发生药液外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在6个月内的为11例,6个月~1岁的为17例,1~2岁的为8例,2岁以上的为6例。1.2 方法 对上述发生药液外渗的42例患儿分析输液治疗发生药液外渗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1.2.1 药液外渗原因 ①患儿自身因素。一方面,患儿在进行静脉输液前或者输液时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影响穿刺输液部位,导致患儿血管壁压力增大,患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致使输液发生外渗。另一方面,有的患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3期2018-03-17

  • 地塞米松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湿敷治疗碘对比剂外渗的效果观察
    的过程中容易引起外渗,对比剂外渗进入血管外周组织后,使组织间隙渗透压发生改变,细胞内水分子进入组织间隙而造成相应组织充血肿胀[3],严重者可能造成组织坏死和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发生骨筋膜间隔综合征[4]。当发生对比剂外渗时医务人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预防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本文采用地塞米松联合 0.9%氯化钠注射液湿敷治疗对比剂外渗产生的不良反应,观察其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12期2018-02-13

  • 探讨儿科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非常容易发生药物外渗的反应。同时又因为儿童患者的皮肤表皮组织比较薄,在液体外渗现象产生之后,外渗的速度较成人而言更快,在儿童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本身就具有外渗性质的化学性药物,比较典型的有1-6二磷酸果糖;呈现出高分子性质的药物,比如多巴胺,此外,还存在一些比较常用于静脉输液的高营养性物质,比较的典型的有甘醇露。这些高危性化学药物、化疗药物和高营养物质等在进行给药的过程当中,都有可能会造成药物外渗,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使患儿产生程度不一的皮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51期2018-01-31

  • 造影剂外渗的潜在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造影剂,而造影剂外渗是指造影剂注入体内后经血管漏至血管外,可产生局部组织刺激,患者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CT检查的安全性以及患者的耐受程度[1]。本研究通过对240例CT增强检查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产生造影剂外渗的风险因素,并研究其针对性护理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6例,女114例,年龄15~87岁,平均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3期2018-01-22

  • 妇科肿瘤患者增强CT检查中对比剂外渗的护理和预防
    管因素出现对比剂外渗,渗透进入组织间隙,从而引起局部组织的损伤。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增强CT检查中对比剂外渗的病例进行收集、整理,探讨护理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沈阳市妇婴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患者2720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8.7±9.6)岁。经超声初步检查后,高度怀疑患有妇科肿瘤,为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数目、大小、范围、内部结构及周围情况行增强CT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生对比剂外渗患者15例。其中接受过化疗患者5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期2018-01-20

  • 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的环节质量控制
    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的环节质量控制刘玉君,李 梅,陈 静,何晓燕,黄晓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放射科,江苏 南京 210029)目的探讨环节质量控制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放射科2015年7—12月CT增强扫描患者21 564例为对照组,分析碘对比剂外渗率和发生原因。2016年1月成立降低碘对比剂外渗率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将2016年1—6月CT增强扫描患者26 511例设为观察组,对检查前评估、血管选择与置管、高压注射

    护理学报 2017年3期2017-12-02

  • 静脉输液外渗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防护理对策
    000)静脉输液外渗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防护理对策贾春莉(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0)目的分析影响静脉输液外渗的因素以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分析影响静脉输液外渗的因素,并给与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因素有输液工具不当、穿刺部位不当以及自身静脉条件不好等方面。结论对静脉输液外渗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后,患者基本痊愈,为患者输液时的安全提供了保障。静脉输液外渗;因素;预防护理静脉输液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是维持酸碱平衡,补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期2017-03-08

  • 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00)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王 爽(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目的 对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收治的新生儿静脉输液病例 120 例,年龄 1~28 d,体质量 1.2~4.1 kg,根据症状、体征和临床诊断,均满足静脉输液的标准。所有静脉穿刺均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师以上人员完成,穿刺使用静脉留置针。为降低外渗发生概率,尽量选择近心端血管,避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期2017-01-15

  •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施小雨,李丹,吴世凯,申戈,高文超,王军良CT定位;造影剂外渗;护理CT增强扫描定位是指经静脉注入含碘有机化合物即造影剂同时进行CT扫描,其目的是增强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对比,更清晰显示病灶的范围。由于CT增强扫描定位时注射速度快、压力大,造影剂浓度高,再加上肿瘤患者化疗后血管弹性差,血管阻力大,患者配合不够充分等原因,易造成造影剂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我科56例造影剂外渗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7年1期2017-01-14

  • 化疗药物外渗应急箱的制作与应用
    理创新】化疗药物外渗应急箱的制作与应用陈春雨,王 丽,陈佩娟,周 馨,谢国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放疗科,广东 广州 510515)目的研制应用于临床化疗药物外渗时紧急处理的工具箱,以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培训次数,降低患者化疗药物外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市售普通塑料双层储物箱作为化疗药物外渗应急箱,箱盖上面张贴“化疗药物外渗处理箱”字样,箱外左侧壁张贴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流程;箱分上下2层,上层及下层外面分别用A4纸注明上下层内放置的物品及数量,上下

    护理学报 2016年2期2016-12-15

  • 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探讨
    9)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探讨殷春健1周亚敏2马文燕1*(1 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2 江苏省镇江市仁济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9)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外渗的116例患者,对其药物外渗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据此研究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 经过我院医务人员对116例患者进行及时的处理措施,112例患者的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5期2016-11-10

  • 婴幼儿静脉输液严重外渗临床观察及护理
    幼儿静脉输液严重外渗临床观察及护理苏 敏上海嘉定区中心医院儿科 上海市嘉定区 201800目的: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对患儿的损害。方法:对婴幼儿静脉输液严重外渗立即终止输液,拔除针头,用干棉签轻轻擦去外渗的少量血水,直至无渗液为止,常用25%Mgso3湿敷。若局部皮肤出现水疱,变紫黑色或坏死要立即进行药物封闭,常用1%普鲁卡因加地塞米松5mg或生理盐水4ml加酚妥拉明2mg稀释进行局封,每天1次,直至肤色正常。讨论:严重输液外渗时,因细小的血管受到肿胀组织的挤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7期2016-04-14

  • 药物外渗临床质量指标监控在老年科的应用效果评价
    王琼儿药物外渗临床质量指标监控在老年科的应用效果评价王琼儿建立药物外渗临床质量监控指标,成立老年科药物防外渗护理小组,落实风险循环管理监控程序。探讨药物外渗临床质量指标监控在老年科的应用效果。经过建立药物外渗临床质量指标监控,老年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比去年同一时间段明显下降。药物外渗临床质量指标监控的建立,能有效地降低老年患者输液外渗的几率,提高护理安全质量。药物外渗;临床质量指标监控;老年科;应用效果评价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是反映护理质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8期2016-01-27

  • 碘对比剂静脉外渗局部天然蜂蜜湿敷的效果观察
    护理碘对比剂静脉外渗局部天然蜂蜜湿敷的效果观察莫静霞,路海云,李燕如,谢佩珠,黎少芳(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528000)随着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碘对比剂应用广泛,以医学成像为目的将某种特定物质引入人体内物质称为“对比剂”,也称之为“造影剂”[1]。患者行CT增强扫描过程中常为无人在身边监控下使用高压注射器行外周静脉注射碘对比剂,但静脉快速注射碘对比剂,可能会渗漏于血管外,从而引起一系列物理及生化反应。国外研究报道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对比

    护理学报 2015年2期2015-12-17

  •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007)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具有细胞毒作用的药物,在经血管给药时,若渗出到周围组织可导致严重的局部组织损伤,甚至会发生皮肤坏死、难治性溃疡。由于化疗药物是肿瘤患者的常规治疗,一旦药物外渗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将患者的伤害减至最小。现将临床效果观察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肿瘤科2013年1至6月收治的肿瘤患者因输液发生外渗的患者2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6岁。1.2 方法1.2.1预防措施 ①做好卫生宣教,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5期2014-03-24

  • 探讨CT增强扫描中不同穿刺部位血管外渗探测技术的应用价值
    不同穿刺部位血管外渗探测技术的应用价值王 萍①时惠平②*马晓璇②祝红线①方 红①目的:比较血管外渗探测技术在不同注射速率和不同穿刺部位下监测对比剂外渗的报警率结果,探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接受CT增强扫描的5572例患者资料,将其分为常规增强扫描组和CTA成像组,注射速率分别为2~3 ml/s、4~6 ml/s,所有患者均使用血管外渗探测贴片,每组内穿刺针穿刺部位分为肘正中静脉处及腕关节头静脉起始处,血管外渗探测片平铺或卷铺于皮肤表面。比较不同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4期2014-02-07

  • 非离子型CT对比剂体外加温到37℃后使用对过敏反应发生率和外渗率的影响
    过敏反应和对比剂外渗是影像科检查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这会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1]。因此,尽量减少对比剂外渗、预防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也是造影检查过程中的重点。一些研究表明通过将室温状态下的非离子型CT对比剂加温到人体体温(37℃)可以降低对比剂黏稠度[2-4],从而使对比剂更容易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3]。然而,对于通过加温非离子型CT对比剂来减少对比剂过敏反应发生率和外渗率的研究还不多[5],其认为加温对比剂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4年5期2014-01-11

  • 急诊科诊治特殊人群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防治
    ,然而,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就会引起静脉炎[1],有的将会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急诊科诊治的特殊人群一般包括:婴幼儿、老年人、重症患者及无法沟通者等。本文就分析这一类人群发生静脉外渗的原因及防治对策。1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1.1 患者因素1.1.1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头皮等静脉分支多,交叉成网,相互沟通,哭闹、

    吉林医学 2013年22期2013-02-20

  • 绿豆冷敷用于新生儿液体外渗的效果研究
    部位被遮挡,影响外渗的观察,静脉速度过快,使用输液泵,在一个部位长时间输液,同一部位多次穿刺。造成各种程度液体外渗的发生,我科近年来,采用绿豆冷敷的方法,相对于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液体外渗的方法,效果明显,危险因素小,特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一病区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静脉液体外渗的患儿,胎龄>37周25例,胎龄35~37周5例,引起外渗的药物为抗菌素类6起,静脉高营养液24起,参照液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9期2013-02-02

  • 芦荟外敷联合地塞米松封闭在碘海醇高压注射外渗的应用
    在碘海醇高压注射外渗的应用朱小凤 温洁贞 刘小琳目的探讨芦荟外敷联合地塞米松封闭在碘海醇高压注射外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30例碘海醇高压注射后造影剂外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30例外渗患者,治愈3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皮肤水泡及组织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新鲜芦荟外敷或地塞米松封闭加新鲜芦荟外敷治疗碘海醇高压注射后外渗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碘海醇;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4期2013-02-02

  • 小儿输液外渗的预防与护理
    于淑春小儿输液外渗的预防与护理董红霞 于淑春目的对小儿静脉输液所致药物渗漏的主观及客观原因、护理对策和防治措施的探讨。方法 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与防治措施,对50例患儿药物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大限度的降低输液所致药物渗漏的发生、减少后遗症。结果除2例因未及时治疗局部组织坏死遗留瘢痕外,其余49例痊愈。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减轻渗漏对患儿的损害,小儿静脉输液所致药物渗漏是可以预防的。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预防护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静脉输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2期2012-08-15

  • 浅谈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断提高,静脉输液外渗已经被相关专家学者及大众普遍关注。静脉输液外渗指的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溶液从血管中渗出到血管周围的组织之中[1]。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如果对其不够重视,没有进行合理的预防和处理,将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产生永久性的损害[2]。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有效的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是至关重要的。然而,造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对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分析,采取科学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是势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2期2012-07-07

  • 巧用弹力绷带在药物外渗中的应用
    用弹力绷带在药物外渗中的应用尹香花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吉林 延吉 133000弹力绷带;药物外渗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基本方法之一,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是临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由于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将导致局部组织严重损伤的后果。一旦发生药物外渗,不仅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同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如不幸出现药物外渗,应正确及时地给予相应处理,减少外渗药物造成的损害,减轻患者的痛苦。一直以来药物外渗处理时,根据外渗药物的pH值,在输注部位选择适宜的解毒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5期2012-01-25

  •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法之一,化疗药物外渗是临床静脉输液抗癌药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化疗药物外渗会引起局部皮下组织红肿、剧痛、起泡甚至坏死。一旦发生静脉外渗,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化疗约物外渗的损伤。笔者对2008年-2010年1 5例乳腺癌术前术后化疗外渗后的患者进行了分析,现将预防和应急处理报告如下。1 化疗约物外渗的预防1.1 正确选择注射血管是预防药物外渗的关键,选择管腔大、弹性好,、无破损静脉,避免在同一条静脉上反复穿刺,避免在指间小静脉和下肢静脉、靠近关节

    当代临床医刊 2011年3期2011-04-01

  •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液时一旦发生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均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或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干性坏死。我科自 2007年 4月以来共收治肿瘤患者68例,其中 5例患者行化疗药物应用时出现外渗现象,经及时有效处理均治愈出院。1 临床资料女 40例,男 28例,年龄 36~72岁,平均 53岁。 其中接受化疗者 59例,未接受化疗者 9例,因不当外渗者 5例。2 护理分析2.1 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认识不足,当成普通药物来用,发现不完全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9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