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外渗62例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2019-01-07 00:55刘彩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8期
关键词:外渗输液医护人员

刘彩娜 么 丹 张 渝

(辽河油田总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将药物注入到血液中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在患者静脉输液的时候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静脉输液外渗情况的发生,输入到患者体内的药液会漏出或渗入到皮下组织中,会出现红肿、疼痛等情况,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1]。为了有效的降低静脉输液外渗现象的发生,需要及时了解外渗的原因,并给予有效的预防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在该项研究中,对62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62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入选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其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33、29例,年龄为23~68岁,平均为(47.9±2.6)岁。静脉输液部位:外周静脉59例,中心静脉3例。所有患者均为静脉输液外渗者,组织损伤程度不同,主要表现为皮温上升、肿胀、疼痛、溃破、水泡等。

1.2 方法:需要对62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的原因进行详细了解,并对其进行总结,根据外渗原因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

2 结 果

2.1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在62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中,由于患者因素引起外渗者24例,占38.7%;由于疾病因素引起外渗者15例,占24.2%;由于药物因素引起外渗者12例,占19.4%;由于医护人员因素引起外渗者11例,占17.7%。

2.2 治疗效果分析:62例患者在1~3 d内痊愈的有41例,占66.1%;在4 d内痊愈的有19例,占30.6%;经外科清创换药后痊愈的有2例,占3.2%。

3 讨 论

3.1 外渗原因分析:首先,在患者因素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影响也不同。针对神经科患者躁动不安,不配合医护人员,抗拒医护人员,从而导致医护人员出现失误,继而出现外渗现象。而老年患者由于皮肤退化,血管脆弱,穿刺困难较大,并且老年患者反映较慢,与其沟通存在一定难度,容易出现失误现象。而针对语言障碍患者,无法及时有效的沟通,对医护人员静脉穿刺不够配合,从而容易出现外渗情况。其次,疾病因素中,部分疾病会导致血管或皮下组织出现病变,从而容易引起静脉输液外渗情况。如果患者患有严重的癌症时,需要经常化疗,对血管壁会造成损伤,导致血管壁变薄,静脉输液的时候发生外渗概率较大。如果出现血管硬化或糖尿病等,导致血管壁变硬,静脉输液外渗概率也随之增大。部分患者血液凝固功能较差,在血管穿刺的时候血管壁伤口无法凝血闭合,外渗现象比较常见。另外,在药物因素中,部分患者需要采用甘露醇等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属于高渗液体,在治疗的时候,容易引起外渗情况的发生[2]。最后,在医护人员因素中,由于医护人员操作技术不够熟练,或者心理压力较大等,会增加外渗概率。由于缺乏丰富的经验,对静脉输液操作不够熟练,不够了解药物性质,容易出现失误。或者输液患者较多,医护人员工作繁忙,对药物流动速度没有适当的调节,或者多次输液在同一位置穿刺,从而导致外渗情况的发生。

3.2 预防护理措施:首先,需要加强与患者沟通。针对儿童患者,采用温柔、亲切的态度与患儿沟通,缓解患儿紧张心理,转移其注意力,避免哭闹,采用童话故事、玩具等让患儿安静,并积极配合治疗。针对老年患者或语言障碍患者,需要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在患者家属陪同的时候,需要与家属沟通,对其血管进行密切观察,避免出现失误。针对重症患者,需要对静脉部位的皮肤进行处理,促使血管浮现,对输液中患者的反应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避免外渗情况的发生。其次,选择合适的药物。医护人员需要对各种药物进行了解,明确药物的酸碱度与刺激性性质,对不同情况应对症下药,尽量减少刺激性药物的使用。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对刺激性药物输液速度进行密切观察,适当的调节药物温度,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一旦出现异常需要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另外,加强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培养。需要确保医护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操作技能,了解患者身心感受,并耐心与患者沟通,熟练静脉输液的操作步骤,并确保自身能够熟练掌握。并密切观察ā的情况,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保持镇静,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解决问题。同时,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对各种药物与血管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将其与实践联系起来,总结经验教训,并练习好基本功,避免出现操作失误情况[3]。最后,在外渗出现后,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针对外渗较轻的情况,需要在外渗部位热敷处理,消除红肿。患者疼痛明显的时候,需要停止在该部位输液,可以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对外渗部位进行热敷。外渗情况严重的时候需要立即停止输液,对外渗部位热敷,并给予相关药物治疗,消除红肿与疼痛等症状。

综上所述,在静脉输液中需要对外渗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降低外渗概率,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促使护理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外渗输液医护人员
护理干预在小儿临床药物外渗中的效果研究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CT 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的护理干预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