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0-12-26 07:53河南省方城县妇幼保健院473200徐建幸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光疗胆红素蓝光

河南省方城县妇幼保健院(473200)徐建幸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症,病因复杂,主要包括原发性疾病、生理性因素等多种原因,对患儿机体健康及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目前,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主要通过光照疗法治疗,以促进光氧化及胆红素异构化进程,进而降低胆红素水平。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86例,旨在探究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86例,2018年1月~2018年12月的42例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19年12月的44例为观察组。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日龄2~16d,平均日龄(9.23±3.12)d;体质量2.5~5.1kg,平均体质量(3.85±0.48)kg。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日龄2~18d,平均日龄(10.28±3.36)d;体质量2.6~5.5kg,平均体质量(4.01±0.53)kg。两组资料均衡可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血液生化、特异性抗体检查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日龄≤18d;家属签订研究同意书。

排除标准:先天性疾病者;存在出生窒息抢救史者;先天畸形者;溶血性疾病者;严重感染者;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对照组蓝光照射治疗,根据患儿胆红素水平及日龄时间采取双面光疗或单面光疗,光疗时间设置分为Q8h、12h、8h×2次。观察组上述光疗基础上口服益生菌(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10)治疗,0.25g/次,3次/d,连续用药14d。

1.3 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疗效,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胆红素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消失,但胆红素水平未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效:症状未改善,胆红素水平无变化或升高,治愈、有效计入总有效;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以软件SPSS24.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腹胀1例,便秘1例,红疹1例;对照组出现腹胀2例,便秘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3/44)与对照组9.52%(4/42)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达30%~50%,主要特征为全身皮肤与黏膜黄染,并对神经系统存在潜在毒性,严重者可诱发胆红素脑病及核黄疸,故早期干预与治疗至关重要[1]。

目前,蓝光照射是基础治疗方法,蓝光光波与胆红素最高吸收波接近,通过改变胆红素结构异构体,进而降低胆红素浓度,达到缓解症状目的。另相关报道表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与新生儿正常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完善相关[2]。新生儿肠道胎粪内胆红素含量约为1368~1710μmol/L,而胎粪排泄不畅可引起胆红素含量升高[3]。因此,促进新生儿胎粪排泄,减少肝肠循环,有利于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益生菌中富含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婴儿型双歧杆菌等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有利于促进患儿肠道菌群平衡建立,同时双歧杆菌能分泌大量乳酸与乙酸,可刺激肠道蠕动,加快胎粪排出,进而降低胆红素水平。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此外,本研究对不良反应研究发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在蓝光照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不会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高,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方案。

综上所述,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效方案。

猜你喜欢
光疗胆红素蓝光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不同光疗策略的临床效果研究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强光疗与传统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