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方法及其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0-12-26 07:53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102206袁成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7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风险管理医疗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102206)袁成

在时代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医院的发展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无论是医院的管理目标,还是医院的经营都有所变化。为了患者能够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保障医院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医院在不断扩大发展规模的同时,更多考虑的是为病患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在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会提高医院的风险,同时也会制约医院的长远发展。在各种工商业管理中,风险管理方法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如今将风险管理办法与医院管理工作融合到一起,对风险管理办法进行探讨,研究其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1 风险管理方法介绍

1.1 风险识别方法 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医院管理人员应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判断分析,因为在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举例来说,在医院设备运行过程中,在人员安排上就会存在一定的动态风险,在医院的服务过程中同样如此,在任何一个动态环节中,都存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所以在医院风险管理中,应该从各个方向各个角度进行风险识别,提高风险预警的准确性,针对可能发生风险的部分进行监控。目前医院管理的风险识别方法并不多,较为常用的方法只有两种,其中一种方法为调查法,另一种方法为工作流程图法。前者主要是指工作人员对医院风险管理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医院的动态变化情况,掌握医院更多的相关信息,综合各种信息,分析出信息中所含的风险因素,第一时间做出风险预警。这主要是指医院的工作人员根据医院运转流程环节进行合理地分析,找到风险因素[1]。在医院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最为合适的风险识别方法,因为调查法与工作流程图法各有各的优势,不能一概而论。

1.2 风险评价方法 在风险识别之后,需要进行风险评价。任何一个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可能会遇到一些风险,不同的风险所产生的后果不同,可能有些风险比较小,但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可能有些风险比较大,但产生的后果却比较轻微。因此,医院风险管理人员应该对风险进行评价。风险评价的内容比较少,主要包含两个不同方面,第一方面是,发生风险的可能性有多高,一旦发生风险,医院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通常情况下,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很难判断,往往是通过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如果计算得出的概率比较高,则意味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医院要针对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行预警处理,不仅包含对医院损失的预警,还包含对医院可能出现的伤亡情况的评估。如果风险给医院造成的损失比较小,则应该提前预防,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办法,如果风险给医院造成的损失比较大,医院不仅需要考虑如何最大程度降低风险,还要考虑风险给医院带来的负面影响[2]。

1.3 风险处理方法 在对医院管理工作进行风险分析之后,风险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具体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主要取决于风险的严重程度,同时还要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识别的目的是为了找出风险,风险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针对风险采取相应措施,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给医院管理带来的危害。因此,风险管理是医院经营中非常核心的一部分,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更会影响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通常情况下,医院管理主要采取的风险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应该对风险进行预防,在完成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工作之后,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做好预防工作[3]。举例来说,医院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警惕,加强对医院基础设施的维护,多对基础设施进行检查。第二,医院管理部门不仅要做好风险转移工作,同时还要做好风险滞留工作,前者主要是指医院管理部门的风险转移到其他部门,或者是间接转移给其他机构,让其他部门或机构帮助承担一定的风险,尽可能降低医院管理部门所承受的风险。后者主要是指将风险滞留在医院管理内部,医院管理内部的力量尽可能降低风险。在大多数医院管理工作中,往往会使用风险转移手段,将风险转移到保险机构。除此之外,还存在风险取消,如果医院管理人员在项目开发之前存在较高的风险,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医院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取消项目,通过这种方式取消风险[4]。

2 风险管理方法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1 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医院需要承担的最大风险主要是向患者家属赔款,这赔款有可能是巨额的,很多医院是赔偿不起的,这会给医院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还有一些医院尽管赔偿了资金,但还是会给医院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大大增加医院的损失。与此同时,很多医院管理人员并不能够正确处理医疗纠纷问题,这与医院管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有关,更是体现出他们的风险管控意识匮乏,而且他们不擅长找出确凿的证据去处理医疗纠纷。对于大多数医院来说,它们不太愿意利用法律的手段解决医疗纠纷问题,因为法律解决问题的时间比较长,这会让医院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甚至会扩散到社会当中。医院就很难控制社会舆情的发展,医院的稳定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院更愿意用赔偿方式去解决问题,尽可能避免医疗纠纷扩散到社会舆情当中,给医院带来更大的损失。但作为医院工作者,医院管理人员要全面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类型精准识别,高度重视医院的风险防控工作,严格规范日常工作中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掌握一切与风险有关的材料证据,一旦风险发生,可以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利用法律去维护医院的权益[5]。

2.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在医院管理工作过程中,大多数风险都是来源于医疗纠纷,这也是影响医院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医院患者较多,医疗服务人员紧缺,所以有些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并不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这时患者的心理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医疗纠纷埋下“种子”,为了管控医疗服务方面的风险,医院应该想办法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否需要更多的的医疗服务人员,从而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与此同时,医院还要注意及时更新医院的基础医疗设施,通过引进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提升医院的诊断水平,从而节约医生与患者的时间,服务更多的患者,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医院管理人员,还是医院的医疗人员,他们都应该具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在为医患服务的过程中,他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可能避免医患误会的产生,从而避免医疗纠纷。除此之外,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进行风险预防,针对不配合医生的患者,应该按照合理的规范守则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收集可能对风险发生的证据,在必要的时刻,果断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

2.3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我国当前的医疗环境中,由于患者众多,医疗机构的压力比较大,而且医务人员比较紧缺。在为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治疗病人身上,反而忽略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而且有些医生可能会从早忙到晚,在情绪处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面对比较多的患者时,很有可能会出现情绪不高,或者态度不够好的问题,这样就会让患者心里感到不快,甚至会质疑医生的诊断水平,很有可能对接下来的治疗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医院管理人员应该多了解掌握医生的工作情况,及时给予医生心理疏导,尽可能避免情绪问题的发生,进而提高医生的专业素质,让医生能够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服务。

综上所述,通常情况下,在医院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主要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处理。对于风险管理来说,风险识别是基础。风险评价也比较重要,主要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风险处理,如果处理结果比较好,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院损失,让医院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发展。风险处理方法比较多,医院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注重风险预防,一旦发生风险,该采取最为合理的风险处理措施,对于能够取消的风险要及时取消。与此同时,医院管理人员应该提高风险意识,正确处理医院纠纷问题,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风险管理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国企基层管理人员作风建设措施分析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