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激越行为的影响

2020-12-26 07:53南京市祖堂山精神病院211100仇宁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7期
关键词:病患者玩偶阿尔茨海默

南京市祖堂山精神病院(211100)仇宁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mer 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是高发于老年人群的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有调查显示[1]:我国65岁以上AD患病率高达10%,而85岁以上AD患病率则高达47%。除记忆力下降、认知障碍失语、失用和失认等症状外,患者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妄想、幻觉、攻击和激越等精神症状。激越行为指无法用患者特定意识或需求来解释的语言、运动等行为。激越行为不仅对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身心负担,也为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2]。药物是治疗AD的常用手段,然而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期使用可能加速认知功能的下降,并增加跌倒、坠床等安全风险。近年来,非药物治疗法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包括怀旧疗法、园艺疗法、音乐疗法、宠物疗法、玩偶疗法等[3]。玩偶疗法指通过增加AD患者与玩偶的接触来改善患者的精神障碍及异常行为,提高其认知功能,从而延缓疾病进展的一种新兴的非药物疗法,与玩偶的接触可包括拥抱玩偶、与其交谈、为玩偶穿衣、喂养玩偶等[4]。该疗法以其成本低、易实施等优点在国外医疗机构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本文将玩偶疗法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功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老年科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71例,将患者编号后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纳入标准为:年龄≥65岁;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CCMD-2)中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可表达自身意愿;排除合并有其他精神疾病者;排除AD终末期患者;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玩偶疗法,具体方法如下:①选择玩偶:选择与正常幼儿体型相似或略小一些的玩偶,玩偶应由柔软的硅胶制成,五官齐全、表情平静、面带微笑,眼睛可开可闭,四肢可活动,穿着典型的童装[5]。②玩偶治疗:患者入院后,将玩偶作为礼物赠送给患者,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抗拒和抵触情绪和行为,则收走玩偶,不再将该患者纳入研究;如患者表现出喜欢的情绪,则将其纳入玩偶疗法的研究。护理人员应将玩偶当做一个正常的婴儿,指导并陪同患者一起为玩偶起名字,拥抱、抚摸玩偶,照顾玩偶、与玩偶交谈、喂养玩偶、陪伴玩偶一起玩耍等。待患者与玩偶熟悉后,可将玩偶留给患者独立照顾。③注意事项:当患者与玩偶建立起一定的情感基础后,护理人员也应尊重玩偶,如向患者一样称呼其名字;未经患者许可不可擅自拿走玩偶;当患者不配合治疗或护理时,不可以“要拿走玩偶”、“要惩罚玩偶”来威胁患者;当患者对玩偶失去兴趣或出现抵触情绪时,应终止玩偶治疗。

1.3 观察指标 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及激越问卷(CMAI)分别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激越行为。

1.3.1 认知功能 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时间、地点定向力,计算能力,复述能力,表述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辨认能力,模仿能力共9个维度、30个条目,每项回答正确计1分,回答错误或不回答计0分,总分0~3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被测试者的认知功能越好。

1.3.2 激越行为 采用激越问卷(Cohen-Mansfield,CMAI)进行评价[6],该问卷包括躯体性非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及语言激越行为共3个维度、29个条目,采用6级评分法,评分越高,则表示被测试者的激越行为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双人核对后将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MMSE评分及CMAI评分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接受玩偶疗法后的MMSE评分(16.19±1.0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3.28±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激越行为评分(22.1±4.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9.7±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Miesen认为[7]:AD患者情感与生活混乱类似于人类创伤后的应激反应,患者受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可出现寻求安全感的反应,进而出现如哭泣、请求身体接触、反复提问和确认、抱怨、学习他人的动作、攻击行为等依恋请求行为。玩偶对于AD患者而言是一个过渡性对象,模拟出患者熟悉的某种角色或让其舒适的物体,从而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多项研究表明[8]:AD患者多能接受玩偶,患者使用玩偶后,喊叫、扔东西、攻击等激越行为减少,焦虑、恐惧情绪减少。患者拥抱玩偶、与玩偶交谈、玩耍的过程中表现出欣喜和热情。部分患者主动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照顾玩偶的心得;患者用餐时有时会喂养玩偶,从而增强其对进食的意识;而在陪伴玩偶入睡的过程中,患者的睡眠质量也随之提高;部分患者甚至主动编织、缝制玩偶的小衣服、鞋子等,锻炼了患者的动手能力和智力水平。

总之,将玩偶疗法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了患者的激越行为,延缓了疾病进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理念。

猜你喜欢
病患者玩偶阿尔茨海默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杨亚州“玩偶”六十载
睡眠不当会增加阿尔茨海默风险
动一动,手指玩偶
当当心爱的玩偶不见了
浅谈老年咳喘病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