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

2020-12-27 10:26黄昊强李宇卫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7期
关键词:筋骨肝肾骨质疏松症

黄昊强,李宇卫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2.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0 引言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代谢性骨疾病,包含以下3 个特性:1、发病隐秘性,早期患者无典型症状;2、多发性,发病部位多为髋骨、脊柱骨、腕骨、肩胛骨等;3、渐进性发展,疾病后期患者骨量明显丢失,引起疼痛甚至骨折,介于以上特性,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又被称为“无影小偷”[1]。有数据统计[2],中国7%的成年人存在骨质疏松,以女性多见,50 岁以上男、女发病率分别为22.5%和50%以上。

我国每年在治疗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所导致的骨折方面花费巨大,预计到2020年将达125 亿美元。而中医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其治疗手段的多样性、副作用较少,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许多临床医生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医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

1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中医典籍鲜有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描述与记载,各大医家对此病的认识也尚未达成统一,因此,我们一般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为中医“骨痹”“骨痿”范畴。

1.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的病变涉及多器官、多脏腑,其发生与肾、肝、脾、血瘀等有关。

1.1.1 骨质疏松症与肝肾的关系骨质疏松症的根本病因是肝肾亏虚

《素问·上古天真论》[3]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筋骨坚……。丈夫八岁,肾气实,……四八筋骨隆盛。”《医精经义》云:“髓含在骨内,髓足继而骨强”。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在体合骨、生髓,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筋骨得以滋养,方能坚固有力,若肾精亏虚,骨髓无以化生,骨骼失养,则出现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骨质疏松的症状。

《素问·上古天真论》[3]有云“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令五脏皆衰,筋骨懈堕。”此段又论述了肝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中医认为,肝藏血,在体合筋,司运动,其中,筋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中的肌腱、筋膜、韧带,连接各个骨骼。肝气盛,肝血充,则筋力强健,骨骼运动收放自如;肝气衰,肝血虚,则筋失濡养,筋力受损,骨关节收缩、张弛能力减退,不耐疲劳,无法久立、久坐。

另外,肝肾两脏,乙癸同源,肾精化血,藏于肝,肝血养精,则肾精充。肝肾两脏,一荣则俱荣,精血充足,髓生化有源,骨髓足而筋骨坚固;一损则俱损,精血亏虚,髓枯筋燥而筋骨痿废脆弱,发为本病。

1.1.2 骨质疏松症与脾的关系脾虚是骨质疏松的重要病因

《灵枢·本神》[4]:“脾气虚,则四肢不用。”脾的生理功能是运化水谷,化生水谷精微以充养四肢百骸,现代医学认为[5-6],钙、镁、磷、蛋白、微量元素、氟等骨矿物质皆属于水谷精微范畴,故脾气虚,运化无力,骨髓不生,筋骨失养,四肢痿废无用,导致骨质疏松症。《脾胃论·脾胃胜衰论》[7]也有:“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足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肾精之充盈,乃水谷精微不断充养,若脾病,则水谷精微化生、运输无力,肾精不充,骨髓不生,骨骼不荣,诱发骨质疏松;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关系,脾久病及肾,肾藏精功能受损,肾精空虚,髓无化生之源,骨无髓滋养,则骨痿骨枯,易于折断。故脾虚为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因。

1.1.3 骨质疏松症与血瘀的关系血瘀是骨质疏松症的促进因素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明确提出了“痹有瘀血”的学术论点,而骨质疏松症在中医属“骨痹”范畴,也就是说,血瘀可诱发骨质疏松。血液由水谷精微化生,行于脉管,流布全身,营养人体各个部分,包括骨骼。因此若血运不畅或停滞,形成瘀血,瘀血阻滞气机,引起局部骨痛,阻碍血液运行,血行难达之处则无精微物质以充养,骨骼失养,则骨枯易折。明代龚廷贤于《寿世保元·戊集五卷》[8]中所述:“痿者,手足不能举动是也……此症属血虚。血虚属阴虚,阴虚能生热,热则筋弛,步履艰难,而手足软弱,此乃血气两虚。”瘀血日久不去,脏腑功能失常,新血不生,久则出现血虚,血脉空虚,不能正常营养骨骼,进而出现骨质疏松。

1.1.4 骨质疏松症与外邪的关系外邪是骨质疏松症的诱发因素

中医认为,外邪可诱发骨痿、骨痹。《诸病源候论·卷三》言[9]:“夫风寒湿三气合为痹。……其人苦筋骨痿枯,身体疼痛,此为痿痹之病。”患者感受风寒湿邪,出现疼痛、活动不利、骨量丢失等症状。《诸病源候论》云:“凡人血气虚,为风邪所伤,初始客在皮肤,后重遇气血劳顿,骨髓空虚……肌肉消尽,……柴瘦骨立”。风邪外客于肌肤,久则耗伤气血,气血亏虚,髓生化乏源,则骨骼失养,出现骨质疏松症等临川表现。

2 辨证分型

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辨证分型,《中医骨伤科学》[10]中将其分为肾虚精亏、正虚邪侵、先天不足三型,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虽然对该疾病的辨证分型缺乏统一认识,但普遍认为以肝肾亏虚为主,与脾虚、血瘀、外邪等因素有关,所以,可以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再分是否兼有血瘀、风、寒、湿邪等。

3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

目前,西医仍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以钙质素或激素口服、鲑鱼降钙素肌注为主[11]。但受治疗手段单一、副作用多、耐受差、价格贵等因素影响,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远期疗效欠不佳。而中医治疗则是在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指导下,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以达到多系统、多靶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3.1 中药复方治疗

3.1.1 补益肝肾之剂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的根本病因是肾虚,而肝肾两脏,乙癸同源[12],两脏相互作用,支配筋骨活动,充髓壮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故筋骨作痛,肝肾之伤,治疗当以补益肝肾为主。徐绍俊等人[13]通过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式,评价补肾方剂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研究证明金匮肾气丸能促进雌激素受体表达,明显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改善成骨细胞活性及功能。左归丸作为肝肾同补之代表方剂,广泛应用于各种肝肾亏虚、精髓不足为主症的疾病,一些学者[14-15]通过研究发现,左归丸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调整骨代谢、蛋白及雌激素水平,能显著改善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王佳辰[16]和梁剑聪[17]分别对91 例和100 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发现中医补益肝肾法对治疗该症有特殊疗效。

3.1.2 补益脾胃之剂

《内经》曰“治痿独取阳明”,骨质疏松症属“骨痿”范畴,而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先天有赖于后天的滋养,故治疗此病,当补肾兼调补脾胃。马清华等[18]通过临床比较西药常规用药及补中益气汤加味的疗效,发现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先天优势:方中黄芪、党参、白术为君,川续断、骨碎补补肾强骨而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砂仁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柴胡、升麻为使药,用量宜轻以助清阳升而不散,君臣协力,佐使相合,共奏补肾健脾之功。赵万宁[19]通过对60 例OP 患者分别服用健脾方药和金天格胶囊疗效研究发现,健脾疗法对改善OP 患者骨质疏松性疼痛疗效明显。

3.1.3 祛风除邪之剂

吴门医派龚正丰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一套独特有效的理解。龚老认为,骨质疏松症虽然以肝肾亏虚为根本原因,但临床骨质疏松症患者就诊时往往以“腰背剧痛,甚则平卧、休息后不减”等实证表现为主诉,故骨质疏松症辨证当属“本虚标实”,本虚与标实并见。而此类患者腰背疼痛部位不定、程度不一、性质不明,龚老将其归为感受风邪之由,因为,风邪性轻扬,易袭阳位,善行数变易行无定处。基于上述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龚老创芪藤汤治疗本病。方中以黄芪为君,益气补虚,红藤为臣,祛风通络,君臣相配,标本兼治;再加用蒲黄破血化瘀,兼利小便,使外邪从小便而出;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取金银花、升高草解毒之功,诸药相合,共奏扶正祛邪之效。蔡学峰等人[20]对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分别服用芪藤汤和西药的疗效比较发现,芪藤汤能有效且安全地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患者骨痛。

3.2 针灸治疗

针灸是目前中医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费用低等优点,目前已有研究[21]证明了针灸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针灸疗法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控制病情进展、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从而改善骨质疏松,治疗当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王珊玺等[22]通过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所选取的穴位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肾俞、脾俞、足三里、命门、关元等为常用穴位,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少阳胆经、任脉、足阳明胃经等为常用取穴经脉。葛鸿庆等[23]认为腹针能刺激机体神经及经络系统,调控人体内环境,达到治疗全身的作用,并以腹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腹针取中脘、关元、气海为主穴,配以双侧滑肉门、外陵、大横等,研究证实疗效明确。有学者[24]对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进行Meta 分析,同样证实温针灸疗效明确。这可能是由于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神经及内分泌系统,一定程度补偿了相关激素的分泌,调整骨代谢平衡,改善骨质疏松情况[25-26]。

3.3 推拿

推拿作为中医治疗常用手段中的一种,操作便捷,易学易用,不受环境限制,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受到了广泛的欢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骨质较脆,易发生骨折,以往普遍认为推拿是治疗该疾病的禁忌,但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推拿疗法逐渐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常用手段。中医认为,推拿可疏通经络,松筋解肌,推行气血,调和阴阳。而现代研究表明[27-28],推拿通过各种手法刺激患处,增快局部血流循环,以增快局部新陈代谢,促进成骨细胞活性,改善骨代谢。刘华[29]等通过观察中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发现推拿可以通过改善腰椎生物力学,从而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骨痛。顾夙[30]等人的研究得出同样结论,他们发现运用唑来膦酸联合推拿对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疗效显著,并且无明显副作用。然而,目前对于推拿疗效的研究,多是联合中药汤剂、针灸或是西药,对于推拿本身的疗效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影响,这是目前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且对于推拿治疗骨质疏松症是否存在绝对禁忌症这一问题也尚未完全解决。

3.4 运动疗法

《吕氏春秋·尽数篇》认为:“形不动则精不流,……处足则为痿。”孙思邈云:“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形骸四肢不活动,精气无法流注全身,四肢失养,发为痿证;进行适当运动,能调和气血阴阳,达到颐养生命、预防疾病的效果。现代医学已经证明[31-33],有氧运动及传统养生运动疗法能够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增加骨密度,从而治疗骨质疏松症。

我国传统健身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太极拳以调气调息、动静结合为特点,具有强骨壮筋、疏通血脉之效,近些年不少临床研究文献发现了太极拳对于骨健康运动有着正向促进作用的证据。曾令烽[34]等围绕太极拳对改善骨密度流失状态进行循证医学研究,研究表明太极拳对于骨密度流失改善方面疗效明确,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少,也有学者[35-36]发现长期联系太极拳有利于促进人体骨量与骨强度,特别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人群、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妇女等疾患症状的改善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而对于五禽戏及八段锦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亦有学者[37-39]通过研究证明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明确,缓解慢性疼痛的同时,改善骨密度及骨代谢情况。

4 分析与思考

在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指导下,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的作用是可以肯定的,其成本低,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且具备多种治疗手段,中医临床工作者往往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选择治疗方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目前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中药复方成分十分复杂,在高温作用下,药物成分可能存在相互反应,且多靶点作用于机体,作用机理复杂,尚需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2)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缺乏统一标准,一定程度阻碍了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向更标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3)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研究检测指标较少,缺乏分子、基因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筋骨肝肾骨质疏松症
芒种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有些骨质疏松可治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筋骨 道德 温度
两腿一分补肝肾
文贵有“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