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CT 检查的护理体会

2020-12-27 10:26黄淑程积累贾方郑绮明通讯作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7期
关键词:针头注射器造影剂

黄淑程,积累,贾方,郑绮明通讯作者)

(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广东 湛江)

0 引言

CT 与增强CT 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两种检查,有相似的操作步骤,也有不同的特点。针对其特点进行护理,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检查成功率。CT 是用X 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的X 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增强CT,则是在CT 平扫基础上,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对发现的可疑部位有重点的进行检查,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的一种方法。增强CT 与普通CT 的主要区别在于:(1)增强CT 是对普通CT 检查不能确定具体性质的病变,进行的增强扫描检查。例如肝脏血管瘤,肿瘤,甚至肝癌的鉴别等;(2)增强CT 扫描需经静脉注入含碘有机化合物即造影剂进行扫描,而CT 平扫是静脉内不给含碘造影剂的扫描。鉴于上述特点,增强CT 的准确性与灵敏性比普通CT 更高,而放射性以及过敏发生几率也相应地增高。这就造成增强CT 的护理与普通的临床护理,在操作流程上有一定区别[1]。我院从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对300 例患者进行增强CT 扫描。现将护理要点,做出如下总结,以期为增强CT 检查的护理提供一定借鉴。

1 临床资料

2019年3 月至5月在我院行CT 增强检查患者,共300 例,其中男165 例,女135 例,年龄8 岁-88 岁。检查目的:排查肿瘤,术前检查或肿瘤定位等。

2 方法

我院使用GE64 排螺旋CT 机,造影剂采用德国产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其终末清除半衰期约为2 小时。在检测剂量范围内,优维显清除率平均为(106±12)mL/分钟,与肾脏清除率(102±15)mL/分钟相似。因此,优维显几乎全部通过肾脏排泄。

3 结果

300 例患者,其中2 例在做增强中发生液体渗漏,3 例有留置针的肝素帽喷出,5 例于检查前后及检查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经积极处理(地塞米松5-10mg 静推、吸氧等)与精心护理,患者情况好转恢复,291 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4 讨论

4.1 造影前宣教

将增强CT 检查的注意事项整理汇总为一页word 文档,打印并分发给待检查的患者。在等待检查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职业及居住地,采用合理、客观的方式告知患者(本地患者,制定精通本地方言的护士,采用方言沟通交流)及其家属此项检查的目的、方法、意义及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如有碘过敏史、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甲亢等患者禁止使用碘对比剂;有高血压、肺动脉高压、支气管哮喘、心力衰竭、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骨髓瘤、副球蛋白血症、重症肌无力和高胱氨酸尿的患者慎用碘对比剂。说明增强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碘过敏反应或造影剂所致肾源性纤维化等意外的发生;由于高压注射造影剂,存在局部血管破裂的潜在危险,注射部位也可能出现造影剂渗漏,造成皮下软组织肿胀、疼痛、麻木、甚至溃烂、坏死等;注射局部轻微疼痛、体热、口干为正常反应。对年幼患者,与家属沟通并嘱家属参与整个检查的护理工作,尽量减少患儿在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及移动产生的伪影,由于CT 增强患者大多病情重,体质弱,精神紧张,护理人员做好必要的告知和解释工作,尤其加强心理护理[2-4],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和恐惧感。患者检查前必要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重度反应的发生率。为了防止检查过程中胃内会有残留食物,检查前空腹,禁食4 小时不禁水。做腹部脏器检查的患者需提前摄入约500-1000mL 水,在临上机检查之前再摄入200-300mL 左右,效果更佳。说明完毕后,请每位患者及家属详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名。

4.2 造影检查前护理准备

尽管非离子型造影剂较离子型造影剂产生副作用的机率大为降低,但不良事件仍时有发生[5]。故注射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对具有高危因素者,慎用或禁用碘对比剂做增强检查;将常规急救药物、急救用物、急救器材,摆放在靠近检查室的固定位置;特别是在穿刺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全身情况以及血管情况要做评估,対于长期化疗、年老体弱、尿毒症、癌症等不易穿刺病人,注射过程中容易发生碘造影剂渗漏的高危人群,应该在操作中提高警惕。选择抗高压留置针头,常规型号20-22 号,仔细检查包装完整性,检查肝素帽是否完好,注意加强无菌操作,在患者肘部或手腕部选大血管穿刺,以利于碘剂快速顺利注射,确定穿刺成功有回血,再用0.9%生理盐水快速注射,注射过程中,密切留意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最后用无菌粘膜固定牢固,以防滑脱。

4.3 检查过程中的护理观察及干预

检查采用的是高压注射器自动控制注射,高压注射器能够保证扫描与静脉注射同时进行,高压注射器压力大,注射速度快,易造成碘对比剂渗漏,影响检查质量[6-8]。因此,护理人员在注射前要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并固定好针头及导管,避免扫描时针头移动,询问患者情况并观察针头是否移出血管外,方可注射,示教吸气呼气动作。针对病情危重、躁动不安、小孩等患者不配合的,家属陪同检查,以防出现意外,要做好家属防护工作;扫描同时注射碘对比剂,通常成人注射速度为3-5mL/s,压力为250-300psi,总量65-100mL,年老体弱者以及血管硬化择情减量及速度,儿童剂量为2mL/kg,按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窗户严密观察检查室内患者的细微动作,高压注射器注射药物时,观察曲线走势,如发现曲线压力过高或过低,要注意患者的反应。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检查,进入室内询问情况,避免发生意外。

4.4 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放射防护工作

由于CT 扫描过程中的X 线会对人体造成损伤,且增强CT 的放射危害大于普通CT[9-11]。故在扫描前应尽可能的使用含铅防护用品对患者无需照射的部位进行遮盖,尤其是性腺、甲状腺等高敏感区域,以减少人体不必要的射线吸收。检查过程中,虽然护理人员不在检查室内,不过在造影剂的准备以及检查后的清扫整理,均使其暴露在放射下,故我院要求护理人员操作过程需穿戴含铅防护服,做好自身保护。

4.5 检查完毕后期护理

患者检查完毕后注射器按规定分类处理,做好登记工作,患者检查完毕后不宜立即离开,应在休息室观察休息20-30分钟,防止迟发型过敏反应或其它不可预料的意外情况发生。在此期间,护士加强巡视,询问情况。如若离开医院后出现上述不适,嘱患者即刻到就近的医院或来我院诊治。由于造影剂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故检查后嘱患者多饮水,以利造影剂的排泄。在患者休息确认无任何不适后方可拔针、离开。

5 小结

对于临床护理而言,有“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而对于增强CT 检查的护理,也可以说“三分检查,七分护理”。护理工作贯穿于整个CT 增强检查过程,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将影响到检查质量,多一份仔细,多一份关怀,就将少一次事故。

猜你喜欢
针头注射器造影剂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用错注射器,西班牙浪费上万剂疫苗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注射出来的画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